搬开大山,河流改道,两个关乎青藏高原的
2022/8/13 来源:不详要说世界上那些修建在山腰的建筑,哪个更为著名,青藏高原上的布达拉宫,一定榜上有名,那气派确实很辉煌。
布达拉宫全景布达拉宫有多久的历史了?
它从公元7世纪开始建造,后来又经历过几次调整。
但是青藏高原上让人震撼的,可不止一个布达拉宫,该地区还有哪些有名之处?
它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有哪些问题?
雪域高原该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我国花费巨大代价,在青藏高原修建了铁路,那么是否还可以实现将大山搬开,河流改道的两个“大胆”构想,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的发展呢?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
青藏高原的有名之处,第一个当属喜马拉雅山,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对气候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太空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上处处都能看到高山,总面积约有万平方千米。
四面八方的山脉,形成了许多内陆湖泊,由于海拔较高,所以高原上也遍布着冰川和雪山,这些冰川是世界上许多河流的发源地,意义重大。
气候条件上,青藏高原日照充足,辐射强烈,毕竟海拔高,大气层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接收到的紫外线也会更强。
电磁光谱加上海拔高,气温也就更低,其他地区的人们去往西藏旅游时,都会带上自己最厚的衣服,有些甚至还会带着氧气瓶。
有人说,青藏高原的发展,是被喜马拉雅山给限制住了,它的高度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进入到青藏高原的内部,所以该地区的降水量才那么不均匀。
搬开大山
于是搬开大山,或者炸掉大山的想法,便在人们脑海中萌芽。虽然从气候的成因来看,喜马拉雅山确实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暖流,但移开大山真的能改善青藏高原的环境吗?
地形性降水真不一定,首先,喜马拉雅山本身就不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物体,它拥有缝隙和裂口,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也可以从这些缝隙中流入,那些地区的茂密植被也验证了这一点。
当然,这与其南坡的降雨量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毕竟那些跨越“万里”来到山坡的水汽,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再爬升到世界最高峰的山顶,只能停在山坡南边,形成雨滴降落下来。
乞拉朋齐:瀑布成为当地常见的景观南坡的乞拉朋齐也因此成为世界雨极。
搬开大山,真的会改善这一现象吗?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喜马拉雅山移开,那么印度洋的水汽确实会直奔内陆,这也一定会给那些地区带来更多的降水,但这并不能改善青藏高原的环境,甚至还会恶化如今的长江、黄河流域。
美丽的高原风光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虽然能够深入到青藏高原的内部,但它们的移动范围是有限的,而且在行进的过程中,很多水分会被蒸发掉,最终落下的降雨量并没有多少。
没有了喜马拉雅山的阻挡,青藏高原的热力效应,会将这些水汽通通吸入内陆,那么长江、黄河流域的许多地区,降水量便会急剧减少。
波涛汹涌的河水长此以往,长江、黄河也会变得干涸,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会让我国大部分地区,变成干旱的沙漠地带。
就算有一些少量降雨,也无法再支撑种植农作物,农业是立国之本,没有粮食,我们对于他国的依赖就会变大,这在许多层面都是不划算的结果。
而且喜马拉雅山哪是说搬就搬,说炸就炸,作为世界第一高山,它海拔又高,体积又大,就算有了具体的移山计划,这该怎么执行,又要花多长时间,多大的代价实行?
“愚公移山”故事出自《列子》传说中的愚公移山,也是移了好几个世纪才完成,真要搬开喜马拉雅山,恐怕得需要几万年了。
就算是炸开,也没有那么多的能源让你用来消耗。
挖开山石之后,你得将它们运走吧,货车运输得要加油吧,这石油本身就很贵了,又是不可再生资源,能让这么浪费吗?
按照喜马拉雅山的体积计算,人们想要完全运送走这些石块,可能得需要一百年,而且运输这些土石,还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损失成本和时间,未免也太大了。
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图所以搬开大山,没什么可能,也没那个必要。
有人又说,那不能移山,可不可以将河流改道呢?
历史上很多地区,也是因为河流改道,才改善了当地的生存环境。青藏高原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河流改道
这个想法可比搬开大山要现实得多,人们也确实有将其实行起来,被改道的河流主要是雅鲁藏布江,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对青藏高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关于它的改道,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地区的河流,流量很不稳定,温度高的季节,冰川融化,汇入河流的水就会更多,人们能利用的也就更多。
冰川融化而冬季时,该地区气温更低,冰川融化的速度变慢,有些河流甚至在这个时期,会出现暂时断流,这对人们利用水资源,十分不利。
人们将雅鲁藏布江的河水改道,就是为了那些干旱缺水的地区,能够有水使用,所以改道的线路显然不会特别简单。
青藏高原的地形本身就比较独特,河流改道还可能会涉及到,人们在该地区建设的其他基础设施,比如隧道和铁路。
青藏高原的地貌所以河流改道的难度其实也很大,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冬季是河流的枯水期,这时候人们再抽水使用,只会加剧该地区的沙漠化。
而且部分流域断水的的话,也没多少水能满足人们使用了。
这样一来,河流改道这一举措,其实也没有很大的用处。
高原风光该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青藏高原的人们,与生活在其他地区的人,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在该地区,基本看不到什么工厂,只看得到牧人和牛羊。
漫山遍野的牛羊,就是青藏高原的独特资产,也是当地牧民维持生计的宝贝。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早起放牧,夜晚可能会聚在一起,举行热闹的晚会。
青稞当然人们也有种植作物,因为气候条件的差异,所以该地区的主要作物是青稞,他们会将青稞酿成酒,这也是当地的特色食物之一。
该地区的问题
人类产生的碳排放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地球上的温室气体变得越来越多,地表温度逐渐升高,而气温升高影响最大的地区,就是南北极和被誉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卫星照片青藏高原上遍布着许多冰山和冻土,全球变暖使得高原上的冰川,开始大量融化,按理来说,冰川融水的增加,会给河流、湖泊带来更多的流量,也能够滋养更多的水土和植物,是个好事。
这确实没错,但研究发现,该地区的暖湿化,加剧了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也就意味着,当地人所面临的危险会越来越多。
自然灾害:泥石流类似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气候增多,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发生频率,同步上升。
数据显示:
年以来,西藏共发生严重气象灾害起。
青藏铁路另外,冻土消融也是一大危害,我国的青藏铁路有很多部分,都是建立在冻土层之上的,一旦冻土大量消融,很可能会威胁到铁路的运行,影响人们的交通安全。
而且,冻土层之下常常会有许多的动物尸体,一旦冻土消融,这些尸体又会重新露出地面,其所携带的细菌,也很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
冻土层一旦形成传染病,将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