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偶极子澳大利亚烧了几个月的山火竟是
2022/10/8 来源:不详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价格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0918/4259971.html
从去年9月份开始,澳大利亚山火已经持续烧了天,至今仍未扑灭,且随着澳洲的高温和干旱在2月份达到峰值,这场山火极有可能还会持续到下个月。那么这场山火因何发生?为何它远不同于澳洲往年的山火?
澳大利亚气象局的资深气象专家AndrewWatkins提到了一个词汇:印度洋偶极子,称它是导致这场山火的主要气候因素。
网上关于这个气象词汇的解释不多,简单来说,印度洋偶极子,简称IOD,是一种在印度洋的海温异常现象,和厄尔尼诺类似,只是位置不同,而厄尔尼诺是发生在太平洋的海温异常现象。
IOD大家基本都听过厄尔尼诺,那么厄尔尼诺也好,印度洋偶极子也好,这俩玩意为什么就引起了反常天气、澳洲如此大的山火呢?其实就是它们影响了沃克环流。沃克环流是正常情况下的大气海水相互作用发生的环流。
在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高,东部海温低,西太平洋的低空气体因此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东流动,在东部聚集多了后,开始下沉,沉得多了后,开始在低空向西扩散。因此形成了一个高空向东,低空向西的环流。
而印度洋,印度洋西部海水温度低,印度洋东部海水温度高,因此东部空气上升,在高空向西移动,到西部下沉,在西部低空又开始向东移动,形成这样一个和太平洋反方向的环流。
IOD我们知道,印度洋的西部就是非洲、阿拉伯国家那些地方,印度洋的东部是印尼、澳大利亚这些地方。正常环流情况下,澳大利亚附近海温高,多雨,非洲那里海温相对低、干旱。反常情况下,也就是印度洋偶极子发生时,澳大利亚附近海温低、干旱,非洲那里海温高,多雨。而去年,印度洋西海岸的非洲那确实洪涝灾害严重。
印度洋偶极子和尔尔尼诺一样都有周期,印度洋偶极子一般3到5年发生一次,发生时对印度洋周边国家造成很大影响。而在年印度洋偶极子值达到60年最大,这么大值肯定造成了极大危害,它严重的削减了沃克环流,导致印度洋低空出现异常东风,这些东风刮走了澳大利亚大量的云量,使得澳大利亚降雨量减少,天气极端干旱。适逢澳大利亚夏季,这种远超往年的高温干旱天气,想不发生山火都难。
IOD指数印度洋偶极子值达到几十年最大,这便是导致山火发生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些其他原因,比如人为纵火、植被特性,例如考拉喜欢吃的桉树就是演变成了喜欢高温、喜欢大火的树种,因为它们非常易燃,但长得贼快、种子耐高温,当大火过后,这些树能重新发芽,再次迅速长成大树。这样它们就能通过大火间接地消灭对手,可以说是对澳洲天气研究透了,变成山火的“帮凶”,因此桉树也成为了澳洲的优势树种(喜欢吃桉树的考拉被大火烧死了几万只)。
可能有人觉得解释不彻底,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既然山火发生是因为印度洋偶极子,那么印度洋偶极子的发生又是因为什么?
在气象界,这些海温反常的现象还没有统一、准确的解释。比如众所周知的厄尔尼诺,其发生的原因,有人解释为信风张弛理论,有人解释为海洋不稳定波动理论,有人解释为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有人认为是啥玩意延迟振子理论。不少人认同的信风张弛理论认为:加强的东南信风使暖水在西太平洋堆积,造成太平洋的海平面西边高东边低,信风减弱后,堆积的暖水回流,60天后到达中美洲沿岸,使得沿岸水位升高,南赤道流和秘鲁海流减弱,然后这些暖水又向西扩展,在太平洋形成大片暖水区。
信风张弛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厄尔尼诺的产生过程,同时也在一些观测中被证实,但是又有人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信风会张弛?它什么时候突然加强,什么时候又突然减弱呢?我们知道,信风的强弱其实是受海温影响。所以这就是个圈了,到底是信风变化导致了厄尔尼诺,还是厄尔尼诺导致了信风变化?
正如电视剧中吕轻侯灵魂发问,“到底是谁杀了谁?”。这一个个圈其实正是反应了地球各个系统的循环同一,虽各不相同,又相互影响。地球自转影响大气和海水运动,风力驱动海水,海水又影响大气,大气和海水又反过来影响自转,地球自转又影响风和海流---整个地球就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之下,当某个环节偏离了,就会扯一发而动全身。
或是物极必反,或是蝴蝶效应,整个地球上,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其中的某个环节,导致了海温异常,从而引起了这场澳洲山火,我们并不能从根本上知道,或者原因就在我们人类自己身上,因为人类想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澳大利亚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