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印度洋的安全战略不战而屈人之兵
2023/2/5 来源:不详北京正规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159711.html
多边安全合作以“共同安全”为目标,淡化和减少排他性的维护行动,不再以单一军事或以军事为主的手段,主张通过行为体之间尤其是国家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科技等多种手段,来应对和解决共同面对的安全挑战和相互间争端,从而树立起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共同体观念,追求建立在相互、双赢、共赢基础上的安全与和平。这与美国式的霸权供给安全公共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却是中国-直秉持的安全观念。
最新公布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中提出“中国军队坚持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安全观”。中国的安全观是讲究合作的安全观-“推进务实性军事合作,坚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军队开展务实合作”,中国军队将通过“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履行安理会授权,致力于和平解决冲突,促进发展和重建,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积极参加国际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派遣专业救援力量赴受灾国救援减灾,提供救援物资与医疗救助,加强救援减灾国际交流”来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
同时,“根据需要继续开展亚丁湾等海域的护航行动,加强与多国护航力量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广泛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推动建立突发情况通报、军事危险预防、危机冲突管控等机制”来提供地区安全保障机制。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一系列行动虽然多数以军事行动为载体,但不论是护航与反海盗行动、停靠与访问活动,还是人道主义救援与撤侨行动,其实质都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同时,这些行动并不是单纯的军事手段,往往与相关的外交、政治和经济活动一起,以相关国家的同意与合作为前提,避免干涉相关国家的内政。因而这些行动可以看作是中国努力进行多边安全合作的实践,推进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发展。
中国对印度洋海军论坛非常重视,自该论坛成立之初就表达了希望加入的强烈愿望。中国海军受邀参加了第三届和第四届分别由南非和澳大利亚任主席国的印度洋海军论坛,并在会上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索马里海域和亚丁湾的护航与反海盗行动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沟通机制。尽管中国未参加由美欧主导的联合行动,但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希望承担作为印度洋海上安全公共产品供给者的独立角色,并且保持一定的行动自由。中国海军以独立身份参加了“共享共识,降低冲突”军事协调会议。这一会议是该区域护航各国自发的多边反海盗信息共享机制,各国海军和产业领导人每季度在巴林召开定期会议,以协调护航与反海盗行动,中国海军推动该机制的顺利运行,积极参与“共享共识,降低冲突”(SHADE)的护航协调工作组工作,并同其他独立护航的海军协调月度护航计划表。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与其他护航力量逐渐形成了登舰互访、联合演练的惯例和传统,虽然尚未形成制度化安排,但已经是一种不断进步的合作尝试。此外,中国海军与印度洋国家定期开展多领域的双边多边联演联训,虽然目前课目以非传统安全为主,但推动演训课目从非传统安全领域向传统安全领域拓展是必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