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印度洋远征的草草收场,倒霉的穆拉德
2023/6/2 来源:不详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16世纪中叶的奥斯曼帝国趋于繁盛,游牧民族后裔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开始剑指海洋,除了西边称霸地中海,奥斯曼帝国还在东方印度洋与葡萄牙帝国较量,由此形成了奥斯曼苏莱曼时代的多次印度洋远征。
奥斯曼帝国苏莱曼时代疆域
公元年,奥斯曼进行了 次印度洋远征,即第二次第乌战役,但出师不利,失败而终;公元-年奥斯曼人又进行了第二次远征,虽然得胜,但犯下致命战略错误,最终功败垂成。
而这场16世纪奥斯曼帝国对决葡萄牙帝国的争霸战争,还将在广袤的印度洋上继续发生,两大海洋强国也将持续博弈,只要棋局未了,双方都还有机会逆风翻盘。所以尽管第二次印度洋远征奥斯曼人犯下重大战略失误,但只要补救得当,“僵局”也能“盘活”。
奥斯曼帝国对决葡萄牙帝国
于是乎在第二次印度洋远征结果的基础上,奥斯曼人酝酿、筹备了所谓的“第三次”,只不过,这场远征最终又因战略失败而草草收场,以致为人所不知。
奥斯曼帝国印度洋远征舰队
而咱们本期就聚焦这次草草收场的远征活动,看一看奥斯曼人这一回合是怎样跟葡萄牙人相较量,聊一聊奥斯曼人又是因何再度失败的。
海上博弈
表面上,奥斯曼帝国跟葡萄牙帝国在遥远东方印度洋的争霸,是两大海洋强国的“海权之争”,但实际上因双方理念和想法的不同,双方所进行的印度洋战争性质也不完全一样。
葡萄牙殖民帝国
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由于西边攻下了埃及和北非,并且沿着尼罗河和红海西岸深入了东北非;在阿拉伯半岛上也沿着红海东岸进入半岛南部海岸线。其势力一度控制了红海出口,所以红海成为了帝国“内海”。
奥斯曼帝国疆域变迁
因此奥斯曼人必须实现对红海的有效控制,否则像葡萄牙人这样,沿着红海直入,便能肆意摧毁沿岸城镇,给帝国稳定带来极大威胁。而要想守住红海,就要控制红海的入口——亚丁湾。
红海和亚丁湾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知道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红海的独特地形决定了亚丁湾的重要战略地位,而要想牢牢控制住亚丁湾,那么奥斯曼人势必需要在西印度洋跟葡萄牙人交战(当时葡萄牙人已经在东非等地拥有沿海据点)。
另一方面,奥斯曼帝国同样在三次东征东方波斯萨法维帝国的过程中,攻下了两河流域,占领了今天的伊拉克、科威特之地,这就意味着奥斯曼帝国拥有了第二个印度洋的出海口——波斯湾!
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
让我们再次翻开世界地图,波斯湾那狭长的海路又被阿拉伯半岛东南方的霍尔木兹海峡所控,而霍尔木兹海峡同样是葡萄牙人的领地。所以只要葡萄牙人控制霍尔木兹,奥斯曼的波斯湾舰队就被牢牢锁在波斯湾动弹不得!
至此,咱们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即便不想参与印度洋争霸,不想搅合大航海、大殖民时代,不愿意发展成海洋强国,那它总得自保吧?总得保证帝国领土安全吧?你奥斯曼人能从红海、波斯湾进印度洋,他葡萄牙人就能反过来沿路打你海岸!
阿拉伯半岛周边海域
因此相较于葡萄牙人积极开拓海洋来说,奥斯曼帝国在大洋争霸中显得更加被动。至少相较于奥斯曼人来说,葡萄牙人那种只占领个别沿岸据点进 海洋发展殖民和贸易的方式,更能适应大航海时代的新浪潮(当然葡萄牙人的方式相较英国人还是差远了,所以后来海洋霸主的地位才会被英国取代)。
所以,表面上这几次奥斯曼人远征印度洋的失败,都是由于各种意外和疏忽导致,但本质上都是因为这个帝国在对待海洋的态度上太过保守,跟不上滚滚而来的时代洪流,被历史和时代给无情的抛弃了!
大航海时代
因而穆拉德·雷斯是“倒霉的”,因为他要承担此处远征失败之责。哦!忘了介绍了,这位穆拉德·雷斯,就是这场第三次奥斯曼远征印度洋的舰队指挥官......
穆拉德·雷斯
在奥斯曼帝国的第二次远征中,因其海 统帅皮里·雷斯,做出了将舰队泊入波斯湾巴士拉基地的决定,导致奥斯曼在印度洋的海 主力,被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葡萄牙人牢牢地按在了波斯湾内动弹不得。
皮里·雷斯
所以皮里·雷斯本人在第二年就被愤怒的苏丹苏莱曼大帝下令处死。第二次远征失败的责任也就划清了。但责任是清了,问题依旧还在,如何打破波斯湾的这种僵局呢?
最终苏莱曼大帝决定将奥斯曼主力舰队从波斯湾撤出,随后绕阿拉伯半岛,进入由奥斯曼人控制、更加安全的红海停泊。而刚刚印度洋的海 上将才被斩首,整支舰队急需一位新的指挥官,于是穆拉特·雷斯被调任指挥。
苏莱曼大帝
事实上,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根本不乏 的海 人才,且不说地中海巴巴里海盗集团的实力跟众多北非、地中海上穆斯林海盗的数量,就算是帝国自我培养的 指挥官也是一抓一大把。
这还是得益于奥斯曼雄厚的国力、广袤的国土跟取之不尽的人口优势。事实上在奥斯曼控制的莱斯博斯岛、加里波利半岛等地,当地人几乎天生就是驰骋海洋的好手,也就诞生了诸多 海 将领,像什么巴巴罗萨·海雷丁、图尔古特、皮里·雷斯等等等等。
巴巴罗萨·海雷丁
而这场第三次远征的指挥官——穆拉特·雷斯(MuratReis),就是常年混迹海上的好手。今天关于穆拉特·雷斯的资料很少,我们也难以考证他的生卒年,其生平经历也是非常模糊仅有个大概。
甚至在提起穆拉特·雷斯时,我们往往想起的是几十年后另一个更加出名的荷兰海盗,外号“小穆拉特·雷斯”的扬·扬松·范·哈勒姆,当然“小穆拉特·雷斯”跟穆拉特·雷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小穆拉特·雷斯”扬·扬松·范·哈勒姆
这位穆拉特·雷斯的身世充满了疑团,但今天普遍认为他出生在阿尔巴尼亚,即巴尔干半岛西南部,跟意大利靴型半岛的“鞋后跟”隔海相望的那个地方。所以他也算是早早就混迹于海上。
阿尔巴尼亚
由于当时的阿尔巴尼亚是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所以穆拉特·雷斯从小跟着穆斯林海盗与奥斯曼海 混,尤其在后来他更是成为了奥斯曼海 大将——图尔古特(Torghut),麾下的一员,从此跟着这位威震欧洲的海 大将混迹沙场。
这里有必要介绍两句图尔古特,他也可以叫成德拉古特(Dragut),是当时奥斯曼帝国海 元帅巴巴罗萨·海雷丁的得意门生,也是海雷丁死后“钦点”的巴巴里海盗王国的“接班人”。
图尔古特(Torghut)
图尔古特跟巴巴罗萨·海雷丁一样,都算是希腊人,后来也都皈依伊斯兰教,加入奥斯曼帝国。而图尔古特生于安纳托利亚,在埃及接受教育,曾在埃及马木留克的 队中担任炮手,逐渐锻炼成了一名火炮专家。
马木留克王朝灭亡后,图尔古特来到海上寻求冒险和财富,后成为巴巴罗萨·海雷丁的得意门生,也得到了苏丹苏莱曼的注意。于是被苏莱曼大帝任命为苏丹的桨帆船部队的指挥官。
《图尔古特之死》
当然这位海 大将最终战死在了马耳他大围攻中。他一度被认为是北非最强悍的海 统帅和海盗,在他的统帅下,奥斯曼帝国海 牢牢控制了的黎波里为据点的北非海岸。因此后世为他在托斯卡帕宫南边的老城墙边上立了雕像,时至今日还能看到。
而就是这样一位海 大将,成为了穆拉特·雷斯的良师。在图尔古特的带领下,穆拉特·雷斯甚至参与了年,奥斯曼巴巴罗萨·海雷丁大败基督教联 的普雷韦扎战役!
普雷韦扎战役
而在巴巴罗萨退役逝世、图尔古特被排挤打击之后,穆拉特·雷斯就进入皮里·雷斯的 中从事,关于皮里·雷斯这位老哥的彪悍履历,咱们上期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所有这些经历,都让穆拉特·雷斯逐渐成长为了一名 海 统帅,所有在他的上级皮里·雷斯在埃及被杀之后,他就被苏莱曼大帝点为了第三次印度洋远征的统帅,顶替了皮里·雷斯的海 上将职位。
苏莱曼大帝
至此,他才获得了“雷斯”的头衔,因为奥斯曼帝国“雷斯”的意思相当于“舰长”,或者“海 将 ”,所以很多海 将领名字中都会加上“雷斯”的头衔,比如塞尔曼·雷斯、皮里·雷斯、西迪·阿里·雷斯等等等等。穆拉特·雷斯也是如此。
二次远征
这次穆拉特·雷斯的“升官”是带着刀子的,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想办法解决舰队被困波斯湾的僵局。虽然苏莱曼大帝没有明说,但穆拉特·雷斯心中明白,一旦任务失败,自己很有可能跟自己的老上级——皮里·雷斯一样的下场。
皮里·雷斯
在苏莱曼大帝的命令之下,穆拉特·雷斯的准备之中,这场第三次带有解围性质的远征,就被风风火火地组织起来了,刚刚平复下来不久的印度洋,即将再度被硝烟和战火笼罩!
公元年第二场远征失败,年皮里·雷斯就被斩首。也就这一年春天,穆拉特·雷斯就赶马上任,并在匆忙准备之后,立即率等待许久的印度洋舰队主力,出波斯湾的巴士拉海港,向着葡萄牙人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全速前进!
巴士拉位置
中间路上未遇敌情,因为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力量也捉襟见肘,况且只需扼守霍尔木兹海峡便能瓮中捉鳖,葡萄牙人也不需要沿整个波斯湾设防。
路途中偶尔有看见奥斯曼舰队主力的葡萄牙据点,也没进行交战,因为奥斯曼人此行不是为了打击葡萄牙人,而是赶紧将海 主力撤回红海!因此时间就是 要务,而最终穆拉特·雷斯,也就是败在了细微的时间差上......
奥斯曼人此前二次远征的路线
果然等奥斯曼舰队主力赶至霍尔木兹海峡后,就碰见了在此驻扎已久的葡萄牙人的主力部队,双方二话不说立即开战,甚至奥斯曼人方面的船队都并未停下,直接就冲向了葡萄牙海 防线。
霍尔木兹海峡
双方刚刚经过一轮的交战,奥斯曼一方就逐渐占了上风,这既得益于“天时”(奥斯曼船队顺风),也得益于“人和”(穆拉特·雷斯 的指挥能力和奥斯曼舰队的组织结构)。
而在奥斯曼舰队突破葡萄牙人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之时,甚至穆拉特·雷斯舰队还击沉了葡 的旗舰,差点让葡萄牙人陷入混乱。但就在这即将抓住胜利的紧要关头,倒霉的穆拉特·雷斯遇上了不可抗力——海上的大风。
之前奥斯曼舰队是顺风而行,因此突破封锁有速度加持。但突然之间,海上风向大变,奥斯曼舰队瞬间从顺风变成了逆风,这对于刚刚要突破封锁,准备全速前进驶离战场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就是这微弱的差距,让葡萄牙人抓住时机进行反击,原本逆风的葡萄牙人如今成了顺风,又有海上封锁和陆上岸基大炮、要塞的掩护,整个战场形势瞬间翻转,而指挥官穆拉特·雷斯眼看情况不对,赶紧宣布行动失败,立即将舰队再度撤回巴士拉休整。
虽然穆拉特·雷斯此举保存了奥斯曼印度洋舰队主力力量,但还是让这场第三次远征陷入失败,最终只得草草收场。如今局势又回到了穆拉特接任海 上将之前:奥斯曼人仍旧需要突破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将舰队撤回埃及。
只不过对穆拉特·雷斯来说,他再也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了。在穆拉德失败之后,头疼的苏莱曼立即撤了他的职,换上了另一位海 将领——西迪·阿里·雷斯(SeydiAliReis),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年近六十、经验丰富的老将。
西迪·阿里·雷斯
至此,奥斯曼帝国第三次印度洋远征因战略失败而草草收场,但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新一轮远征,即第四次印度洋远征开始了筹划。这次苏莱曼大帝交代的任务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将主力舰队带回苏伊士的海 总部!
苏莱曼大帝
那么西迪·阿里·雷斯会重蹈倒霉的穆拉特·雷斯的覆辙吗?奥斯曼的第四次印度洋远征又是怎样进行的?西迪·阿里·雷斯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