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深处的重力黑洞科学家揭秘其成因
2024/9/19 来源:不详述(最多18
重力黑洞,这个被科学家称为印度洋地球重力低值区(IOGL)的现象,其起源仍然是个谜。卫星测量揭示,由于印度次大陆尖端附近的地球引力拉扯,海平面就此下沉。
现在,来自印度科学院班加罗尔地球科学中心的两位研究员对这个占地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巨构的形成提出了解释。重力洞并非完美的球体,因为地球的重力场并不均匀,这是由于密度和质量分布的差异。
地球内部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某些区域的密度更大,而其他区域的密度则较小。这些密度和质量的差异导致了重力吸引力的差异,进而形成了地球重力低值区。
重力场的不规则性导致了异常现象,造成了地球表面不同位置的重力强度不同,这影响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也受到行星的自转、重力力和内部结构的影响。那么,印度洋重力洞是如何形成的呢?
DebanjanPal和AttreyeeGhosh领导的研究团队深入地球表面,探查了距离地壳约公里的地方,那里曾有一片古老的海洋深入,搅动起炽热的岩浆,这发生在大约万年前。
该团队然后研究了在过去1.4亿年中,印度板块刚开始从大洲分离时,地壳板块如何沿着彼此移动。他们的分析基于年由国家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部署在形变带上的地震仪收集的数据。在几个计算机模型上进行的模拟显示,每一次重力洞异常的形成都需要有炽热、低密度的岩浆柱,并且第一个这样的岩浆柱出现在大约万年前,随着岩浆柱的加强,重力洞也相应地加深。
他们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发表的论文中写道:"岩浆柱在产生IOGL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位于更深部分的特提斯板块也在形成这个地球重力低值区的过程中发挥了次要但必不可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