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到底是

2025/3/25 来源:不详

作为宇宙中唯一生命的星球,地球不仅给了你我,还给了世界上所有动植物的生命,可谓是万物之母。可是我们对这位“母亲”了解多少呢?好好教育我们的孩子,了解地球,了解我们唯一的家!地球在宇宙中的地址是:位于室女座超星系团本星系群银河系的太阳系,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排第三。地球已有44~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23小时56分4秒的周期自转,并且以天5时48分46秒每圈绕太阳公转。这样就是地球上一天和一年的来由。地球的质量约5.*10^24千克,直径约千米。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密度最高的,密度达到.85kg/m,也是太阳系内直径和质量最大的类地行星(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地球并不是规则的球形,其中赤道比两极稍微长一点,从太空看去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赤道周长大约为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从近距离看,地球更是凹凸不平,地表上到处是高山、峡谷、平地和大海,还有各种人造物。图片看起来地球很圆很漂亮,其实但看地表而言,挺丑的。地球在距离太阳1.5亿公里也是,太阳系行星中排第三。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孕育并保护在地球上的生命。大气中氮气含量约占体积的78%,氧气约占体积的21%,其他各种气体约1%。一般将大气层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其中对流层高度约10km,是主要天气现象发生区域,也是生物圈所在区域。对流层内温度随高度降低,每上升米,温度下降约0.6℃;平流层高度约10km~50km,这一层含有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免收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致命的侵袭。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也叫做同温层。平流层上面是中间层,区域约在地球上空50km~85km之间。中间层主要成分有臭氧、氧、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快速下降。大气的暖层,也叫热层,是电离层的主要区域,范围大概在80km~Km之间。这一层空气极稀薄,而离子特别多。温度相当高,且随高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大气的散逸层,大概在km~km,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逃逸层空气极为稀薄,其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故又常称为外大气层,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大气层虽然分为五层,但是各层之间的分界点并不明显,而且不同地方各层的高度也有所差别,以上划分的高度范围是一个大概数值。地球表面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非洲、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亚洲是最大面积的陆地,我们的国家也在亚洲,太平洋是最大面积的海洋。说完地上,也要说说地球的内部,地球内部我们也分成三部分,从外到内分别是地壳层、地幔层和地核。是不是有点像鸡蛋,地壳层很薄像鸡蛋壳,地幔层像蛋白,地核层像蛋黄。地壳层是地球最上面的一层,由硅和富含铝的硅酸盐类岩石组成。大陆的地壳层的厚度约40km,但是由于地壳厚度各处不一,陆地和高山处地壳较厚,海洋的地壳比较薄,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km。相对地球的半径来说,地壳层确实和薄,但是目前人类最深的打孔都还没有能打穿地壳层。地壳层重量约占地球重量的1%。地壳层也为两层,上面一层为花岗岩层、,主要由硅-铝氧化物构成;下面一层为玄武岩层,主要由硅-镁氧化物构成。地壳层内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增加,预计每深入米,温度会升高1℃。近年的钻探结果表明,在深达3公里以上时,每深入米温度升高2.5℃,到11公里深处温度已达℃。地幔层是地球的中间层,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其厚度约km,占地球总体积的82.3%,占地球总质量的67.8%,是地球的主体部分。地幔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层,其中火山爆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之中,但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地核是地球最核心的一层,它的半径约千米,主要成分是铁和镍,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核也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层,内地核温度约有7,K,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地核层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2%。地球与其他星球最大的区别就是地球上孕育了生命,大概在36亿年前,也就是地球形成后大约10亿年,地球开始出现了原始生命。经过几十亿年的发展,目前预计地球上共有万种生物,其中包括万种陆地生物和万种海洋生物。已经被人类了解的生物总数大约为万种,其中陆地约万种,海洋约20万种。虽然宇宙苍茫,无限无垠,但是宇宙中还没有发现其他存在生命的星球,也没有发现可以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星球。因此,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了解地球、爱护地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是地球上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