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火山爆发多国海啸预警,中国会受影响吗
2024/6/3 来源:不详最近地球挤了个“青春痘”。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14日和15日发生火山喷发,首都努库阿洛法观测到海啸。在这张由日本气象卫星Himawari-8拍摄并由该机构发布的卫星图像中,显示了年1月15日星期六在太平洋国家汤加发生的海底火山喷发。这次火山喷发威力巨大,斐济、萨摩亚、瓦努阿图等国部分地区的海水活动异常,这些国家都紧急发布了海啸预警。新西兰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局发布警告,其北部、东部沿海地区及南岛西海岸可能受到巨浪袭击,建议人们远离港口、河流和河口。澳大利亚诺福克岛附近浪高达到1.72米。日本海岸的最大浪高出现在鹿儿岛县奄美市附近,约1.2米。在火山喷发的海浪席卷码头后,人们在新西兰图图卡卡的码头看着一艘受损的船
目前,此次喷发带来的海啸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但近日专家指出,事发地火山口已苏醒,喷发活跃期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尚不清楚目前是否已达喷发的峰值。
对于中国来说,“海啸”似乎是个很陌生的灾害,往往只在媒体中看到有关海啸的新闻。汤加更是位于南半球的岛国,与中国远隔万里,似乎并不用担心。但目前汤加火山爆发趋势不明朗,紧张的情绪不免在网络上蔓延:
中国会不会受到海啸影响?
万一中国海底地震了,也会发生海啸吗?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海啸是怎么产生的。
据统计,过去年中发生的58场海啸,共夺走了26万多人的生命,平均每次余人,超过其他任何自然灾害。
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波及14个国家,造成约22.7万人死亡,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受灾最为严重。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海底大规模的、快速地上下变动,包括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海底滑坡等都会引发海啸,甚至陨星或彗星的撞击等都会激发海啸。
海底这种大规模的、快速地上下变动,以及外来大型物体的突然侵入,会使大范围的海水从海面直至海底受到扰动,这种扰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形成海啸。
海啸波波长可达数十或数百千米,在大洋中,开阔的洋面为海啸波运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而这时海啸的波浪高度却不高,显得“波澜不惊”。
但是一旦海啸靠近海岸,由于海水深度急剧变浅,海啸波运动受到局限,波长骤减,波高骤增,最高可达20~30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冲向海岸,给人类带来灾难。
在引发海啸的诸多原因中,最主要的还是海底地震。据资料显示,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约80%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中国正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但查阅近百年来的灾害记录,会发现在中国发生破坏性海啸的频率极低。
因为发生海啸还需要有适合的海底地形条件。
海啸可分为两种:一类是危害极大的近海海啸,其生成源地距海岸公里以内;另一类是远道而来的远洋海啸。
对于远洋海啸来说,以日本列岛、菲律宾群岛等构成的岛链,“屏蔽”了中国大部分的海岸线,这是远洋海啸遇到的第一重防线;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沿海有着平坦且延伸极远的浅水大陆架,海啸波在进入这片辽阔的海域后,形成陆架假潮,能量大量损耗,抵达海岸时已成强弩之末。
而最危险的近海海啸,也因中国拥有较为稳定的海床,和海岸线上数千个岛屿礁滩构成的天然防波堤所“屏蔽”了。
所以,无论是远洋海啸还是近海海啸,要在中国大陆沿岸掀起巨浪可谓难上加难。
但是警钟长鸣还是有必要的,也保不齐在国外与海啸“不期而遇”,所以掌握一些海啸应急知识很有必要!
如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快速撤离海边。海啸发生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洋生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大观,但此时千万不要去捡鱼虾或看热闹,应迅速离开海岸,向陆地高处转移。若海啸发生时,不幸落水要注意:1、要尽量抓住大的漂浮物,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2、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应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3、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5、不要喝海水,海水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6、要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以扩大目标,让救援人员发现。参考资料:
《世界海啸日:对海啸了解多一点点》科普硚口
《汤加海底火山喷发,活跃期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新京报
来源:震知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