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要闻人造稀缺不平等如何伤害经济的

2023/2/11 来源:不详

福建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news.com/yiliao/155957.html
                            

原创庾秋经济观察网收录于话题#午间阅读?63个

“人造稀缺”之所以会被不平等制造出来,背后的逻辑和经济史上的“劳德代尔悖论”一致,“私人财富”的复利往往是在扼杀“公共财富”之后实现的,正如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如何规避不平等这个隐患,从而不伤害到经济的韧性?除了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假设,在过去历史上放任市场和驯化市场分别引发的两种灾难之间,未来人类在找到一条保有韧性的经济道路上仍旧需要小心谨慎。

本文约字

阅读大概需要10min

作者

庾秋

photo

图虫创意

按照联合国的预计,年全球将有万人重新回到极端贫困,这是贫困人数自年来首次出现的上升。在被疫情所暴露出来的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脆弱惊讶到瞠目结舌之后,相当多的人、包括一些经济学家转向思考如何让经济具有“韧性”。

如何找到并且维护经济的韧性?这两年出版的《极端经济:韧性、复苏与未来》(理查德戴维斯/著,冯毅/齐晓飞/译,中信出版集团,年7月出版)一书也许提供了一些见解。作者在实地走访经受印度尼西亚海啸最深重的亚齐和繁荣却极度不平等的智利这样极端经济体的经历,在非虚构叙事中抽丝剥茧到底是什么制造了经济的“韧性”。

在全球市场受到疫情冲击而动荡不安的年,“韧性”(resilience)也再度成为了欧美经济学界的热词。“韧性”(resilience)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年代的科学文献中,被定义为“系统在特定冲击后自我再生的能力”,直到本世纪初时,“韧性”开始被引入经济学领域,并不清晰地用以描述经济体抵抗冲击或从衰退中恢复到以前甚至更高水平的能力。《极端经济》的作者,伦敦经济学院研究员,《经济学人》(TheEconomist)编辑理查德戴维斯(RichardDavies)是位格外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