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香,海上珍宝与漂浮的黄金
2023/5/23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大家都觉得龙涎香神秘,作为相当昂贵且小众的一种香料,它身上有太多误解和谎言,纷乱如麻的信息和混乱的市场让大家对这一味香料望之却步,龙涎香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鉴别龙涎香?如何购买?价值几何?今天复之就带大家清清楚楚的认识龙涎香,它的前世今生。
任何一种天然香料都是复杂多变的,沉檀龙涎是这样,丁香肉桂也是如此,只是前者簇拥多,后者太普通。一种香料资源的稀缺必然造成市场的细分,而这种细分充满了经验性的描述和主观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系的建构,构建体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划分等级、营造稀缺、整合市场,比如更好的割韭菜。我们无法理解中世纪欧洲人对昂贵的肉桂胡椒如何细致的划分,因为我们无法设身处地了解当时当地的市场体系。中国的龙涎香市场很小,大家对它的了解更多来自营销号,比如“某地居民/渔民海边发现几公斤粪便,卖出天价成为富豪”等等哗众取宠的新闻,而当我们想要了解更真实的信息,会发现相关论文或专业著作聊胜于无。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龙涎香至今仍是一种充满争议、仍未被完全了解的自然产物,它的形成机制、呈香成分都值得继续讨论和不断的研究。我在此的科普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从历史到现实,龙涎香来自抹香鲸
要得到这个认识可不容易,人类从史前时代便开始捕鲸,但从未耐心的在抹香鲸肠道里搜索一番,原因很简单,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发现龙涎香巨大的芳香价值,龙涎香的历史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晚得多。
营销号常说古埃及和中国汉朝就已经熟悉并使用龙涎香了,但这并没有任何根据。目前关于龙涎香最早的书面记录出现在8世纪的阿拉伯地区,当时,它被称作“ambar”,当地的人们收集被冲上海滩的龙涎香并进行交易,阿拉伯人认为它是一种海洋植物树脂或者海底泉水固化形成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献记录出现之前的几百年,龙涎香就在部分地区使用,但这个时间不可能太长,使用的地域和人群也不会很广,至少目前没有相关出土证据和文献支持。
随即,我们在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发现了“阿末香”的记载,时间相隔很近。唐朝的对外贸易非常发达,阿拉伯到中国有稳定的陆路交通和固定航线,龙涎香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是非常可信的。接着关于龙涎香的各种记录纷纷出现,但它仍不是普遍的贸易品,虽然这种神奇的香料在宋代便为人熟知,但真正能够使用它的只能是皇亲国戚,它的供应太少,从未被普遍使用,这能在《香乘》中得到体现,大多数名为“龙涎”的香方都是拟香,真正用到龙涎的屈指可数。
从公元8世纪第一次记载龙涎香开始,往后的记录源源不断出现,而直到11世纪,龙涎香才被记录在印度的文献中。
龙涎香的形成一直是个迷,除了阿拉伯人的猜测,印度人认为这是一种神鸟在海里的粪便,也有人认为它是地底的分泌物或者某种植物的果实、某种真菌、某种矿物。在中国流传最广的说法,它是龙的口水,这也是龙涎香名称的由来。
终于,到了13世纪,马可波罗(就是大家熟知的那个马可波罗)记载龙涎香有时在鲸鱼体内找到,虽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但人们心中的疑惑仍未减退,大多数人认为,是鲸在海上吞食了龙涎香,也有人认为龙涎香是鲸鱼的精液幻化而成。
时间来到18世纪,工业化的捕鲸运动开始了,鲸全身都有商业价值,鲸油更是当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油脂,可以做优质灯油和机械润滑油。大量猎杀的抹香鲸终于让人们注意到一个事实,龙涎香是抹香鲸的肠道产物。工业捕鲸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18世纪开始到年逐渐停止。
这期间人们对龙涎香和抹香鲸做了很多研究,比如英国海洋生物学家罗伯特.克拉克。他在年随着南方收割者号捕鲸船前往南极,亲自解剖了大量抹香鲸,最大一次收获是在一只抹香鲸的直肠中发现了公斤的龙涎香。我们如今对龙涎香的知识仍大多出自克拉克的研究。
罗伯特.克拉克教授
到年,几份新的研究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龙涎香,普利茅斯大学的罗兰教授通过碳14测年法分析了海上漂浮的龙涎香年龄,发现部分白色龙涎香的形成年代在年以上,他的另一篇论文则揭示了抹香鲸肠道微生物在龙涎香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同样是年,哥本哈根大学的麦克莱德研究员通过龙涎香中残留的DNA分析,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龙涎香来自抹香鲸。
龙涎香的孕育——粪石学说
从龙涎香与鲸产生联系开始,它的形成原因就是一个迷,比如前文中阿拉伯学者认为龙涎香是鲸鱼的精液。
18世纪确定龙涎香与抹香鲸的关系后,人们提出了很多假说,比如信息素假说、肠道刺激假说、粪石假说。支持信息素假说的学者认为龙涎香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信息素,由它的直肠腺体排出,用来标记领地和位置,和小狗到处尿尿一样,但是海洋中液体信息素会很快稀释,便形成了一种蜡质信息素,他们认为抹香鲸会周期性的排出小个头龙涎香。这个假说并未得到验证,只是一种猜想。
肠道刺激假说是现在流传最广的说法,很多科普号、营销号,甚至论文都使用这一说法,他们认为龙涎香是抹香鲸未消化的鱿鱼喙在肠道中划伤黏膜并刺激肠道分泌的蜡质,用来包裹尖锐的鱿鱼喙,使其顺利排出体外。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符合实际观察情况,也不符合龙涎香的成分分析。
现在,还剩下一种粪石假说,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抹香鲸的生活史。
抹香鲸Physetermacrocephalus是一种巨大的海洋哺乳动物(鲸鱼宝宝要喝奶的),体重超过50顿,体长可达18米,它可以下潜到一两千米深的中海层,并主要以这里的各种头足类生物(鱿鱼、章鱼)为食,一次能吃几百公斤。
鱿鱼全身柔软,但有一个坚固柔韧的鱿鱼喙(甲壳素构成的角质硬嘴)。
当抹香鲸吃下鱿鱼之后,它的四个胃开始一步步将鱿鱼柔软的身体消化,而剩下无法消化的鱿鱼喙会积攒在胃中,有时能在抹香鲸前两个胃里发现两千多个鱿鱼喙。但奇怪的是第四个胃和肠道中却很少发现,这么多鱿鱼喙去哪儿了?答案是抹香鲸把它们吐出来了,呕吐的周期一般是5~8天。但这时呕吐出的物质还不是龙涎香,龙涎香是肠道产物,它的形成不在胃部,就像人不能吐出肠道的屎一样,抹香鲸也不能吐出龙涎香。
在胃中被消化的鱿鱼输送到肠道中吸收营养,然后排出,但要注意的是,抹香鲸只能排出液态粪便,它的肛门括约肌不能充分放松,无法排出大的固体。
这套消化系统通常是完美运行的,但总有例外发生,如果一两个漏网之鱼的鱿鱼喙溜进肠道,抹香鲸大概能将他们排出,但有时几十上百个鱿鱼喙漏进肠道,就没那么简单了。这时鱿鱼喙和一些未消化的残渣相互勾连在一起,随着肠道蠕动推向前方,越滚越大,形成一个难以排出的粪球,粘稠的粪球堵住直肠,液体粪便无法正常排出。
这时,抹香鲸通过增加直肠对水的吸收作出反应,将粪球压缩成一块致密的粪石,液体粪便能暂时从粪石和肠道的空隙中排出。但过不了多久,粪石表面又勾住了新漏下的鱿鱼喙,抹香鲸再次将粪石压缩,一层一层如此反复,直到形成一个巨大的永远无法排出的粪石。我们相信有时粪球比较小或者发生破解,抹香鲸便能将它排出,但也有很多粪石伴随了抹香鲸的终生,直到自然死亡或将它肠道撑破。
以上推论来自克拉克的假说,他认为这种肠梗阻病变的发生率在抹香鲸种群中为1%左右。他实地检查并解剖了抹香鲸的直肠,在与粪石接触的肠道表面,他发现直肠异常的增厚和充血,这说明抹香鲸正在通过直肠增加水分吸收。肠道表面没有明显的出血和伤痕,证明鱿鱼喙并没有刺激抹香鲸肠道分泌腊质。而对粪石的解剖发现年轮一样的圈层结构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看法。粪石学说是目前学界对龙涎香形成的主流意见,后人的分析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
但是,当抹香鲸体内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粪石,它是如何演化成龙涎香的呢?
从粪便到黄金——龙涎香的诞生
通过前文,我们已经知道龙涎香并不是抹香鲸的分泌物,而是一大块对抹香鲸造成困扰的粪石。通常,粪石并不会影响抹香鲸的健康,即使发现了史上最大龙涎香(kg)的抹香鲸身体也十分健康。
史上最大龙涎香(kg)
粪石形成之后,被包裹进粪石中的肠道微生物开始发挥作用,它们将粪便中的角鲨烯等物质转化为龙涎香醇,而龙涎香醇进一步催化或氧化形成了有特殊气味的降龙涎香醚,转化过程是随时间推移和龙涎香长大而不断发生的。这一过程目前还没有很清晰完整的理论,但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支持。
通常,直肠中的大块粪石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从外到内,水分和灰分含量递减,龙涎香醇含量递增。
很明显的分层结构
外面包裹着一层黏腻的黑色腊状物质,这层物质就是所谓的“黑龙涎、生龙涎”它的含水量高、龙涎香醇含量偏低、还有50%以上的灰分,灰分来源是抹香鲸粪便中的磷酸铵镁(俗称鸟粪石),这是抹香鲸自然代谢或不吸收的废物,它们在粪石表层饱和析出,一些巨大的粪石干燥后,表面甚至析出闪闪发亮的晶体。
而粪石的内部,此时已经是灰黑色或者黄褐色了。对的,龙涎香不是在海水中慢慢由黑色变为灰色的,而是刚形成就呈现出灰褐色,只是在海水中经过漂白,颜色更浅了。
此时,我们就可以将内层的粪石称为龙涎香,它已经具备成为龙涎香的所有条件。
含有高比例(25%—50%左右)的龙涎香醇,这是它之后持续转化的基础和关键,杂质含量低,灰分含量5%左右,并且此时它已经具有龙涎香的特征性气味。接着,等待一个机会,一般是抹香鲸死亡后,龙涎香从直肠中挣脱,开始它的下一场奇幻漂流!
龙涎香的奇幻漂流
刚脱离抹香鲸的龙涎香比重和海水差不多,它会慢慢下沉,在海水和海底岩石的打磨下褪去黑色的外壳,由于内部含水率低,比海水轻,它会慢慢浮到水面,接受阳光、氧气和海水的转化。这个过程是缓慢进行的,据说形成纯白的龙涎香要经过几百年的漂流,在漂流过程中,龙涎香可能第二天就被冲到沙滩上(确实发生过这种情况),也可能永远无法靠近陆地,在海水中慢慢破碎、缓慢分解,最后变成浮游生物的美食。而那些被冲上岸的龙涎香则默默等待着一个幸运儿,让他发笔小财。
由于年后大部分商业捕鲸停止,活体中的龙涎香几乎没有了,如今的龙涎香大多都是岸边捡到的。
抹香鲸几乎在全球都有分布,加上洋流携带,理论上任何靠海的地方都有可能找到漂浮龙涎香,但有些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洋流方向等原因,总是能更大概率的发现龙涎香,他们分别是爱尔兰、印度洋沿岸(阿拉伯半岛索马里马达加斯加南非印度斯里兰卡印尼)、新西兰、中美洲东海岸。其他地区比如我国沿海地带也有发现,但相对要少很多。
无法描述的奢华香气,龙涎香之味
有太多的朋友询问这个问题,龙涎香到底是啥味儿?很多描述都不明所以,比如“龙涎特征性香气”“木香”“脂香”“花香”“烟草”“海水”“腥臭”“皮革”“动物性麝香”,让人看了一脸懵,合着龙涎一种香料把大多数香气都占了呗?
如果要我回答,只能说这些形容都对,除了无法描述的龙涎特征性香气外,其他香味都有可能在龙涎香中出现。
前面提到龙涎香刚诞生时,含量最高的是龙涎香醇,但龙涎香醇是一种无味的化合物,通常认为它能起到定香的作用(将挥发油分子吸附包裹,延缓挥发),但本身是没有味道的。
龙涎香在海洋中漂浮时,其中无味的龙涎香醇在缓慢的光氧化(龙涎香自带光催化剂)下先转化成二氢紫罗兰酮,它具有强烈的的烟草皮革味,随后转化成环高香叶氯代物(海水味)和降龙涎醇(腐烂味粪臭味),最后形成稳定的降龙涎醚(龙涎特征性香味)。我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转化,从无味到烟草味再到海水、粪臭,最后成为无法描述的香味。虽然这其中的机制和原理并没有完全清晰,但我们不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龙涎香香味变化的同时,颜色和形状也在悄然改变,从最开始的深灰色、褐色,到灰白色,最后到白色。颜色变化通常预示着气味的改变。
黑褐色、深灰色时有浓重的腥臭、粪便味,这是抹香鲸粪便本来的味道。
随后变成灰色或褐色时的烟草皮革香气。
变成灰白色时降龙涎醇的轻微粪臭。
最后华丽转身,成就白色龙涎的浓郁芳香。
需要注意这并不是一步步按顺序发生的,而是在多重转化下互相影响、复杂交融中产生的,比如任何一种颜色的龙涎香都会同时出现这些不同的香气,只是占比差异。任何品质的龙涎香都会有特征性的龙涎香味,只是香气强度不同。
至于降龙涎香醚,为什么无法描述它的味道呢?这很简单,因为降龙涎香醚的香气和所有已知气味都不完全一样,没办法找到相似的锚点,实在要形容,我会说它的香味像岩玫瑰树脂(一直以来都是龙涎香的代用品),但仍然有很大的差异。就像我无法描述一种没见过的颜色一样,准确描述龙涎香的味道是不可能的。而龙涎香的魅力也正是这无法描述的香气,它带给人们多少幻想,就带给人们多少欲望。
平民的龙涎香
龙涎香非常昂贵,难道与普通人无缘了吗?
我们当然能找到替代,比如岩玫瑰树脂或者岩玫瑰叶,就是龙涎香最佳的天然替代品,在历史上,岩玫瑰树脂一直起到替代龙涎香的作用,不管是用于熏香还是现代的香水。
如果你不介意人工合成的话,还可以选择芬美意的Ambroxan或者奇华顿的Ambrofix(区别不大),这是通过香紫苏醇(快乐鼠尾草提取)合成的,他们和天然降龙涎醚区别很小,和天然龙涎香比较更浓烈但香气上少了一些复杂度
龙涎香的鉴别
龙涎香的鉴别并不困难,造假手法也不高明,对于长期接触的人来说,看一眼能判断九成,闻气味能完全判断,当然最靠谱的方法是仪器检验。
假的龙涎香通常是海浮石、石蜡、各种脂肪、人工垃圾,有时候发现的人也不是故意造假,纯粹是不认识。
典型的假龙涎香
通常,我们用以下方法鉴别真假。
目测:龙涎香有着特殊的结构但颜色差异很大,从黑色到灰黑色、灰白色、米白色、纯白色、灰褐色、浅褐色应有竟有,颜色并不能判断龙涎香真假。
龙涎香有大有小,大的几公斤,小的一两克,但他们的外观看上去都像一块圆润且粗糙的石头,一些皮壳会有风化的痕迹,比较光滑,但仍然像石头。有些卖家对龙涎香爱不释手整天把玩,皮壳都摸反光了,这种需要看断面,除了黑色膏状龙涎,其他等级的断面都会有细沙一样的颗粒感。
鱿鱼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标准,但不是绝对的,很多龙涎香根本没有鱿鱼喙,如果有,主要看鱿鱼喙嵌入的是否自然。
部分龙涎香有明显的分层结构,这一般出现在大块的龙涎香中,小块的部分也有。
部分龙涎香表面有小圈圈一样的结节结构,尤其是灰龙涎,有些特别明显。
龙涎香颜色分布很不均匀,一般灰龙涎的皮壳会偏白一些,内部颜色分布不均匀,如果内部颜色非常均匀,那就要小心了。
触摸:上手时,你会发现它仍然像块石头,看上去密度很高,会有一些硬度,很脆,可以用手掰碎。有时会有少许孔洞,但不会太多,如果表面坑坑洼洼充满孔洞,那一般都是氧化脂肪,不是龙涎香。
假
龙涎香的蜡质感不是像蜡一样软塌塌,而是用指甲盖在粗糙的表面推过去,会有一些掉渣,推过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感,将一些碎屑用手指揉搓,会有蜡质的阻尼感,而不是成灰。
鼻闻:龙涎香在常温下就有浓烈的味道,黑色龙涎会有浓重的腥臭,棕色或者灰色有皮革、烟草香味,白色或灰白色有一些轻柔的花香和浓烈的龙涎香气,有些会有轻微的粪臭味。但不管哪个等级,上炉之后都会有明显的龙涎特征香气。
热针法:热针法很常用,把一根细针烧热,插进龙涎香中,进针点会迅速融化(龙涎香的熔点只有六十多度),并形成圆润的液滴面,如果将液滴粘一点在手上,会很粘稠,并且拉丝。抽出针时,针尖表面有时会有液滴,这个并不准,跟针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热针法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看真假,而是为了闻味道,这点很重要。有经验的买家通过前面的手段已经知道真假了,热针法是为测了测试味道和等级。
荧光法:龙涎香被验钞灯照射后会有荧光反应,龙涎香酊剂也有。
龙涎香价值几何?
龙涎香很珍贵,因为它太稀少,抹香鲸目前只剩下20多万头,如果按照1%产香的比例算,只有两千多头能够产生龙涎香,而这些随机产生的龙涎香又有多少能够碰巧被冲上岸,又碰巧被人类捡到,又碰巧到你手里呢?我们现在可以种植沉香、养殖麝鹿,但对于龙涎香,我们却没有任何办法。
龙涎香的价格相对来说并不贵,龙涎香是一个小众市场,大型香水公司在本世纪初都已经放弃使用天然龙涎香,市场炒作被压制,龙涎香回到了它本来的价值,这对我们普通玩家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抹香鲸是只属于大自然的宠儿,我们应该庆幸人类仅存的良知没有将这个物种赶尽杀绝,也应该谴责至今仍在捕鲸的日本,对于这样一种美丽优雅的生物,不应该向她挥动屠刀。
几个月前一个调香师朋友跟我说,他最近买的大块龙涎香中充满了破碎的渔网、塑料袋、塑料瓶,甚至铁丝、鱼钩,触目惊心。我们对地球的破坏总会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造成深远的影响,现在是一种小小的香料,下一个会是什么呢?
艺术装置
龙涎香的使用
如此珍贵的成分,怎么用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的习惯是在做熏香时直接加,线香和香水用酊剂溶液,做香膏用油溶液。
直接使用:龙涎香并不适合单独品闻,做成合香最好,我通常会用普通沉檀搭配,或者搭配一些树脂材料做中东、欧洲香方。我每次做熏香量都很少,所以直接加龙涎研磨也能均匀分散,这样的做法未免有些奢侈,但可以欣赏到龙涎幽邃的香气,龙涎定香能力十分强悍,0.2g成品熏香可以低温熏一周左右,仍有香气,当然这需要用一些油树脂配合才能实现,同时龙涎香的调和能力也很强,有些材料加不加龙涎最终呈现出两个极端,这个我们以后会再讨论。
龙涎酊剂:有些情况只能用龙涎酊剂,比如做线香,用龙涎研磨分散不均匀,最终效果会很差,做香水时也只能用酊剂。
龙涎酊剂一般用95%双脱酒精调配成1%~3%的浓度,相当于97g双脱酒精+1g或者3g龙涎香,记住香水酊剂都是重量比,没有用体积算的。
龙涎香需要提前用光面研钵(玛瑙研钵)研磨粉碎,然后放入酒精中,酊剂的瓶子用透明玻璃瓶,不要用棕色的。
浸泡完成后可以用50度恒温水浴或者40度烤箱加热半小时做前期溶解。然后放置等待,最少半年后再使用。在此期间,可以做好密封后,每天将瓶子轻轻摇晃并放到阳光下晒晒,这样有助于龙涎香醇和各种中间产物转化为降龙涎醚。做成酊剂之后,龙涎香的转化会明显加快,通常一个月就能有明显效果。半年后可以过滤也可以用时再过滤,一般认为越陈越好。
龙涎香油:龙涎油溶液浓度最好比酒精高一些,一般做5%比较合适。选择对的油很关键,一般用高饱和油脂比如分馏椰子油,或者液态蜡比如荷荷巴油,这两种油脂不容易酸败。同样研碎后放进油脂中,前期加热时间可以长一点,两三个小时也行。同样可以每日摇晃并让它晒晒太阳。龙涎香油可以做成香膏或者按摩油,护肤油,手工皂以及你能想到的一切油脂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