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亿万年前,地球上的陆地仅有一块

2023/6/14 来源:不详

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5.html

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经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

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逊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通行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

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是连接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魏格纳搜集了大量有关地质结构,气候,岩石和化石材料,对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地层、岩石、构造进行论证,发现几块大陆曾连在一起,后来才逐渐分开的。

因此,魏格纳大胆地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受到自东向西的潮汐摩擦力和从两极向赤道方向的离心力,导致大陆分裂并产生漂移。美洲大陆标的最快,亚洲大洋洲大陆漂的最慢,成了今天的陆地块概貌,但他的理论在当时被看起来是荒谬的学说。直到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才得到公认。不断扩张的海底能够证实大陆的漂移,当洋底扩展移至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时,向下俯冲,潜没在大陆地壳之下,使之重新回到地幔中去。

年,法国地质学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它是由早期大陆漂移说发展而成,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申。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板块之中,还有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都在不停运动。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把地球的岩石层划分为六个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块全部浸没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个板块既有大陆也有海洋。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人在这些大板块中又分出了一些较小的板块,例如把美洲板块分为北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从太平洋板块中分出东太平洋板块,从亚欧板块中分出以中国大陆为主体的东亚板块等等。地球上的板块都是运动着的。板块运动是由地幔中的热流驱动,使一些板块互相远离,而另一些板块互相靠近。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大量能量,当板块互相交错、碰撞或下沉倾斜时,会导致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地质现象。

据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至6厘米,这个速度虽然很小,但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的运动模式主要有三种。

①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

②当两个大板块相互靠拢并发生碰撞时,就会在碰撞合拢的地方挤压出高大险峻的山脉。位于我国西南边疆的喜马拉雅山就是多万年前由南面的印度板块和北面的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③当两个坚硬的板块发生碰撞时,接触部分的岩层还没来得及发生弯曲变形,其中有一个板块已经深深地插入另一个板块的底部。由于碰撞的力量很大,插入部位很深,把原来的板块上的老岩层一直带到高温的地幔中,最后被融化了,而在板块向地壳深处插入的部位,形成了很深的海沟。西太平洋海底的一些大海沟就是这样形成的。

地震,火山等构造活动频发的区域是板块边界地带,板块边界主要有三种类型,离散型,转换型和汇聚型。

离散型板块边界存在于板块缓慢分离的地方,该边界分为两类,大陆裂谷和洋中脊。前者是陆块之间的离散型边界使陆块之间分离。当大陆裂开时,海水注入形成新的海洋,大陆裂谷便转变为洋中脊。无论是大陆裂谷还是洋中脊,都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场所,东非大裂谷是一条新形成的分离型边界。

转换型边界是两个板块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的区域,这里的板块运动有时非常不稳定,并引发地震。少数转换型边界存在于陆地上,如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北土耳其的北安那托利亚断层。

大多数的转换型边界位于海床,由大洋岩石圈上沿着垂直于洋中脊方向排列的相对较小的断层组成。

汇聚型边界存在于两个板块相向运动的地方,在这里边界大块的岩石圈向深处的地幔俯冲并被破坏,因此这类边界也被称为破坏型边界。汇聚型边界是地震和火山的主要地点,又可分为三类。

两个汇聚板块均由从大陆岩石圈组成的是陆陆碰撞边界,均由大洋岩石圈组成的是洋洋汇聚边界,一个是大陆岩石圈,一个是大洋岩石圈的是洋陆汇聚边界。综上所述,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会引起地震,火山和深海沟等地质现象,从而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的一定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5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