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考研真题
2023/7/9 来源:不详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喀斯特作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
答:喀斯特作用是指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以流水的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为辅,共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破坏改造作用。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存在可溶性的岩石和具有溶解力的流动的水。
2风化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中科院研;西南大学研]
答:风化壳是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3横向沙垄和纵向沙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
答:(1)横向沙垄走向与合成起沙风向垂直或交角不小于60°,主要包括新月形沙垄、新月形沙垄链及复合新月形沙垄链三类。
(2)纵向沙垄是指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向平行或夹角小于30°的沙垄,高十余米至一二百米,长数百米至数十千米,纵向上丘脊线时有起伏,横剖面大致对称,但其前端迎风坡与背风坡差别明显。
4动力变质作用[福建师范大学研]
答:动力变质作用是指构造运动引起的定向压力使原岩碎裂、变形及一定程度的重结晶。主要发生于断裂带,代表岩石有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等。
5沉积建造[福建师范大学研]
答:沉积建造是沉积的岩石共生组合体,它表现为在岩石共生组合体内部不论在岩层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岩石和岩相都具有特定规律;这种共生规律性,决定于物质来源、古地理环境、沉积速率及沉积作用的能力平衡条件。
6河流劫夺[福建师范大学研;西南林业大学研]
答:河流劫夺是指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被夺河上游改道,下游因失去源头成为断头河;而被夺河原有谷地的一部分成为劫夺河与断头河的分水岭,即所谓的“风口”。
7球状风化[北京师范大学研]
答:球状风化是指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的风化过程。
8侵蚀基准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西南大学研]
答:侵蚀基准面,又称侵蚀基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其高低决定河流纵剖面的状态,其升降会引起长河段的冲淤和平面上的变化。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9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
答:(1)厄尔尼诺是指在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2)南方涛动是热带环流年际变化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现象。主要指发生在东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及印尼地区之间的反相气压振动。即东南太平洋气压偏高时印度洋及印尼地区气压偏低,反之亦然。
10洪积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
答: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洪水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砾石搬运物,到出山口由于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分散和下渗、水量减少、流速减缓,动能降低,因而大量的碎屑物散开形成以出山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状的扇形堆积体。
11构造土[福建师范大学研]
答:构造土是多年冻土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标志。由疏散沉积物组成的地表因冻裂作用和冻融分选作用而形成网格式地面。根据组成成分,可分为泥质构造土和石质构造土。石质构造土中最典型的是石环。石环从平面上看是一种以细粒土或碎石为中心,边缘为粗砾所围绕的圆形地貌。
12羊背石和风棱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
答:(1)羊背石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也叫“羊额石”。
(2)风棱石是由戈壁砾石迎风面经长期风蚀被磨光磨平后在瞬时大风中发生滚动,新的迎风面再次被磨光磨平,两个或多个迎风面间形成的典型风蚀地貌。依据棱的数目,风棱石可分别称为单棱石、三棱石、多棱石等。
13丹霞地貌[聊城大学研]
答:丹霞地貌是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14准平原[浙江师范大学研]
答:准平原是指在地壳长期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宽谷残丘相间近似于平原的地形。准平原区内的各条河流均接近其平衡剖面。地表地伏和缓,堆积物很薄,常分布坚硬岩石组成的岛状残丘、孤山。
15风化作用[南京师范大学研]
答: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16坡面漫流[浙江师范大学研]
答:坡面漫流是指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
17寒潮[聊城大学研]
答:寒潮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为寒潮天气。
18分水岭[福建师范大学研]
答: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两个相反的方向。除山脊外,高原、丘陵、平原,甚至一条冰川,一个洪积扇都可成为分水岭。分水岭的移动常常导致主山脊线与主分水线不一致。
19河口三角洲[西南大学研]
答: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三角洲沉积速度很快,沉积物向海岸一侧延伸可形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可分为尖头状三角洲、扇状三角洲、鸟足状三角洲、岛屿状三角洲等。
20雅丹地貌[成都理工大学研]
答: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21崩塌与蠕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
答:(1)崩塌或崩落是指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山坡坡度陡和相对高差大,甚或具有外倾结构面,或处于断层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
(2)蠕动是指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15°~30°的坡度最适宜发生蠕动。土层温度升降尤其是冻融交替、干湿变化均可引起蠕动,造成坡面上层或碎屑层发生弯曲及斜坡上物体变形。
22雾凇[西南大学研]
答: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水汽又很充分。
23岩溶漏斗和落水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
答:(1)岩溶漏斗是地表水流沿垂直裂隙向下渗漏时使裂隙不断扩大,先在地面较浅处形成隐伏的孔洞,随孔洞的扩大上部土体逐步崩落,开始在地面出现环形的裂开面,最后陷落成漏斗。
(2)落水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表面形态与漏斗相似,是地表及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它形成于地下水垂直循环极为流畅的地区,即在潜水面以上。
24夷平面[西南大学研]
答:夷平面是指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
25河漫滩和河流阶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
答:(1)河漫滩是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河漫滩表面常有微小起伏,但其地势多向谷坡或阶地方向微倾斜,沉积物也在同一方向上由粗变细,并有水平层理,与河床相冲积物上部的斜层理或交错层理形成鲜明对比。
(2)河流阶地是指较宽的谷底,尤其是河漫滩河谷,经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谷底部分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沿河分布于谷坡上,即洪水位淹没不了的谷底部分。阶地由阶面和阶坡组成。阶地类型有: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