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前一晚练手题世界地理大题训练
2023/7/24 来源:不详届世界地理中考三轮冲刺:大题集中训练
1.读下面“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⑥_______。
(2)在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有_______气候和_______气候。
(3)亚洲的气候具有_____、______显著和_______分布广的特点。其面积最大的是气候是______气候。
(4)亚洲东部受______位置的影响,______气候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较_____,易发生_____灾害。
2.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及气候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半岛,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原因是______。
(2)M处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海峡,该海峡是___________洋与______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B是__________岛,属于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甲乙两图中,能够反映该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___(甲/乙)。
(4)近年来,东南亚成为我国居民境外旅游的首选。你认为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的优势条件有_____。
3.读“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和“加尔各答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加尔各答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2)恒河平原的粮食作物以什么为主?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图中①②工业区分别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和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原因。
4.读俄罗斯、日本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和俄罗斯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受地理、历史、民族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而当代日本的文化则具有____的特点。
(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主要原因是____。
(3)由图可知,俄罗斯工业分布与资源分布的关系是____,与俄罗斯相比,日本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集中分布在____沿岸和____沿岸。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5月21日,“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活动启动仪式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此次活动创造性地为增进丝路沿线国家人民的互信、发展中意友谊、促进“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注入了活力。下图分别为意大利地形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14和罗马气候资料图15。
材料二: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是全球棘手的问题,意大利北部的高山滑雪场近年也遭受严重影响:由于温度升高造成雪场的雪期缩短,大量冰雪的溶化,雪量的减少。为此人们不得不人工造雪,由此产生对雪上赛事的直接影响和滑雪场运营成本增加,影响雪上竞技项目的训练。
图14图15
(1)意大利北部为____山脉,山脉南侧为波河平原,南部半岛上纵列着亚平宁山脉。
(2)除北部为高山气候外,意大利大部分地区为____气候,气候特点表现为____。该地区典型植被为____林,受气候影响,波河____(季节)水位最低,甚至干涸。
(3)意大利地热资源丰富,原因是位于____火山地震带。
(4)波河平原是意大利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据图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5)读材料二,试从现实生产、生活节能减排出发,谈谈遏制全球变暖的对策。
6.如图,读非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判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的温度带是____。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____,进口____,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红海处于____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____作用,使红海不断扩大,将形成新的大洋。
7.美国和德国都是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读图,回答各题。
(1)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出口一直居于世界首位,图1中的①是________(城市),甲地为乳畜带,图3中,德国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乳畜业,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两地发展乳畜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同之处________。
(2)图2中体现了美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特点,在德国南部的丁处_____(是否)能实现该农业的生产特点,结合图3信息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
(3)美国境内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西部河流运输均很发达,读图3,分析德国北部河运发达的自然原因________。
(4)如果去德国旅游,一定要去参加全球最盛大的民间节日-啤酒节,读图3分析德国啤酒产业发达的原因________。
8.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经纬度为______,B处为世界最大的岛屿________。
(2)南极地区气候特征为酷寒、______、_________。南极气温比北极更寒冷主要是____因素导致。
(3)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_____方向。
(4)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___。
(5)当我们放寒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6)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___。
(7)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海啸 B.全球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北冰洋的陆地淡水增多
答案
1.(1)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温带海洋性热带草原
(3)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
(4)海陆季风大水旱
2.(1)中南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2)马六甲太平印度
(3)加里曼丹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甲
(4)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距离近,有文化认同感等(任意两点满分)。
3.(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理由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2)粮食作物水稻,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雨热同期。
(3)原因是①离棉花产地近,②附近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4.(1)太平洋东西方文化兼容
(2)所处纬度位置较高
(3)工业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分布在沿海地区太平洋濑户内海
5.(1)阿尔卑斯
(2)地中海冬季温和多雨(或湿润),夏季炎热(或高温)干燥(或少雨)亚热带常绿硬叶夏季
(3)地中海-喜马拉雅
(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有便利的灌溉水资源
(5)一、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措施:①工农业生产: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比重;②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③节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④达标生产、达标排放。⑤生活:提倡公交出行、绿色出行;⑥发展新能源汽车;⑦减少家庭和办公的冷暖气设备的使用。
二、保护森林植被,努力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固定:①增加森林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保护和增加植被(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尤其是保护热带雨林;②减少砍伐与毁林垦荒;③减少一次物品使用(如一次性筷子、家具等等)④发展人工固碳技术,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转化。
三、强调立法: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生产,政策鼓励与处罚并举,构筑低碳社会。
①鼓励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清洁生产、并加大环保补贴力度;②关闭不合格企业,提高排放门槛,加大处罚力度;③加强国际合作,全世界共同应对。
6.(1)热带
(2)初级农矿产品工业制成品
(3)非洲张裂拉伸
7.(1)旧金山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2)否山地地形,地势不平坦
(3)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河流流量大,地形平坦,适合航运
(4)盛产啤酒花或喜欢饮啤酒
8.(1)°E,70°S/70°S,°E格陵兰岛
(2)干燥烈风地形
(3)正北/北
(4)企鹅
(5)极昼
(6)黄河站
(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