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2023年第四期目录与简介
2024/12/8 来源:不详本期封面说明:新生代古气候模拟——显示了挪威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的新生代各时段亚洲和太平洋的地表气温。地球气候在新生代阶段性大幅度变冷,并在第四纪出现多次冰期-间冰期旋回,模拟的年平均0℃等温线很好地刻画了这种变化特征。
照片提供者:张仲石,张子健,徐天澳
《第四纪研究》前身为《中国第四纪研究》,为不定期出版物,于年更名为《第四纪研究》,并改为季刊;年改为双月刊,年扩版为大16开本。
半个世纪以来,在历届主编和编委会的指导下,《第四纪研究》伴随着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发展一起成长,记载了第四纪科学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刊物的学术方向明确,刊登的文章着重于科学性、创新性、学术性以及前瞻性,尤其注重文章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其特色鲜明,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展示第四纪科学研究的窗口,交流第四纪研究成果的平台,弘扬与传播科学精神与第四纪科学知识的阵地,为第四纪科学的普及和理论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期刊目录
精彩看点
01
满凯等:新生代南极冰盖演化的模拟研究——气候场不确定性的影响
精彩看点:
观测显示,南极冰盖在始新世到渐新世交界时期(34Ma)开始形成,之后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冷而扩张并趋于稳定。以此为约束,可以检验气候模式和冰盖模式在模拟中晚新生代气候和冰盖演化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冰盖模式ISSM4.18,分别使用两个气候模式CESM1.2.2和NorESM-L模拟得到的新生代气候场为强迫场,对南极冰盖的演化进行了模拟,对比了两种气候场得到的南极冰盖演化的差异。结果显示,CESM1.2.2模拟的气候场在30Ma时可以在东南极形成冰盖,在20Ma和10Ma该冰盖持续存在,但始终都没有形成显著的西南极冰盖。而NorESM-L模拟的气候场在10Ma之前都不能形成冰盖,但在10Ma时可以形成包括西南极冰盖在内的大冰盖。总的来说,使用CESM1.2.2模拟的气候场给出的南极冰盖演化相对更为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生代全球平均温度重建的合理性。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