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似海厚望如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

2022/12/21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06:31

6月12日下午,习近平在威海考察华夏集团生态修复项目。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报道

6月12日,习近平在威海刘公岛考察。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报道

6月14日上午,习近平在济南考察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产业基地。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报道

6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万华烟台工业园听取企业情况介绍。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报道

6月14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同村民赵顺利一家拉家常。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报道

6月12日上午,习近平来到青岛市李沧区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居民们热烈鼓掌欢迎。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报道

初夏的齐鲁大地,万物勃兴,生机盎然。

6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陪同下,先后来到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深入科研院所、社区、党性教育基地、企业、农村,考察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路深切关怀,一路殷殷嘱托,一路亲民爱民。山东的发展,牵动着总书记的心;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温暖着齐鲁儿女的心。

——殷殷嘱托,寄予厚望。“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系于心中,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年视察山东时,他要求山东重点做好“新、特、优”三篇文章。年11月视察山东时,总书记又强调山东要锐意改革,敢创新路,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在前列。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希望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十年来,总书记三次来鲁考察,两次亲临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多次对山东工作给予批示指示。

——谆谆勉励,重若千钧。“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足迹,记者一路回访,一路感受。寻访总书记走过的地方,在科研院所,在企业单位,大家把总书记的嘱托记心头。万华实业集团董事长廖增太把“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这句话记在了心中;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员工牢记总书记“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勉励;浪潮集团员工难忘总书记“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的期许……

——浓浓关怀,激人奋进。“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从察看村史馆内旧村老屋复原场景,到走进村民家里围坐拉家常,从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到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农业农村农民,习近平总书记无日或忘;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深深关切,春风化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到社区、进农村,察看社区整体环境和居民居住情况,牵挂村民居住和生活状况。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党委书记李存业牢记总书记“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要求;三涧溪村村民赵顺利感动于总书记问他收入怎么样,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暖心举动,带来融融暖流;不忘初心,“人民”二字重千钧。

飞跃巍巍泰山,掠过滔滔黄河,回荡大海之滨……总书记的嘱托浸润着亿万齐鲁儿女的心田。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重返现场,重温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蓝色药库: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铭记历史,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

足迹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崂山北麓,披翠映绿;鳌山湾畔,涛声阵阵。在这美丽的山海之间,有一座跻身世界前列的海洋科技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这是我国在海洋领域唯一被批复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

6月12日,这里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在山东考察。总书记在山东考察的第一站,就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无论是在福建工作时,还是主政浙江、上海时,总书记深远的目光都投向辽阔的大海,要求这些地方发挥沿海优势,发展海洋经济。今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此时,总书记来到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主战场。“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总书记锵铿的话语,如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镜头回放:“关键的技术要靠自己研发”

●听取介绍的过程中,总书记在“两洋一海”定点观测系统的大屏幕前驻足观看。当得知这是个世界级的技术难点,中国成为唯一能够把收集数据通过卫星实时传回的国家时,吴立新注意到,总书记不停点头,脸上露出笑容。

6月12日上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语气急促,两眼闪光。一个小时前,他刚向总书记汇报了实验室试点情况,还沉浸在汇报时的激动里。 

当天上午10时许,总书记走进大厅。蛟龙号、海洋地质8号、向阳红01号,一艘艘深远海科考船船模整齐排列。这些都是在我国创下许多“第一”的功勋船。向阳红01号今年5月18日刚刚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蛟龙”号去年5月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

总书记缓步走过去,一一查看。

在透明西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海(两洋一海)观测系统的大屏幕前,总书记驻足观看。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区域定点观测系统,国际上将这个系统评价为中国的“第二次郑和下西洋”。当得知这是个世界级的技术难点,中国成为唯一能够把收集的数据通过卫星实时传回的国家时,吴立新注意到,总书记不停点头,脸上露出笑容。

加强海洋科研,离不开超算。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是全球海洋科研领域最快的超算中心,构建了全球速度最快的千公里级超远距离百G超算互联网,正在研发全球海洋最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系统——深蓝大脑。

总书记走进超算大厅。年轻的科研人员聚集在这里。总书记与每个人亲切握手。“在超算中心,总书记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