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自大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2023/2/21 来源:不详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我是神奇的史海拂尘,很高兴为大家解答!

第一前情提要

“沙俄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马克思

众所周知,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纬度很高,所以很多的港口全年大多数时间是处于一个冰封的状态,根本不能进行一个货物的运输。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障碍,为了打破这种障碍,沙俄急需拥有占领一个地理位置极佳且全年可以通航的港口,尤其是在19世纪后。

第二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

在人类发展史的19世纪,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且运用到生产上获得了巨大的生产力,源源不断的商品开始从工厂里流出到市场上。但是,虽然生产力的提高使欧洲的人口迅速增长,但是依然满足不了资本家们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市场消费自己工厂里源源不断产出的商品且需要原料产地或者说是殖民地为自己提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甚至是免费的原材料。所以,欧洲的各个列强们开始了自己的抢夺殖民地之旅。这时候,沙皇坐不住了,看到自己的邻国们一个一个开始走出去,开始“发家致富”,自己绝对不能落后,但是以自己国家的领土分布,要想出去得要有一条路,但沙皇最苦恼的是“无路可走”。于是,抢夺一个有力港口,开辟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就成为了俄国历代沙皇的梦想。

奥斯曼帝国,一个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其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在强盛时期势力遍布欧亚非三大洲,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灭亡。但是,它的没落从19世纪已经开始,很多它所领导的地区都是名存实亡,国家的领土处于一个将要四分五裂的状态,这个昔日强盛的帝国此时成为了列强们眼中的“肥肉”,尤其是对沙皇俄国来说,从中能够掠夺到有利的港口将会是一件对于国家发展十分有利的事情。

在奥斯曼帝国的众多地区之中,有三个地区特别具有吸引力,是列强们眼中的香饽饽。第一个是君士坦丁堡,现在的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是欧亚交通要冲,扼黑海入口;第二个是博斯普鲁斯海峡,现伊斯坦布尔海峡,是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第三个是达达尼尔海峡,这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唯一通道。这三个地区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金桥”,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被俄国沙皇压力山大一世称为“我们房屋的钥匙”。

年,欧洲很多国家爆发了反对君主政体的一系列共和派的革命,各个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惶惶不安,此时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兵帮助各国的君主们稳定自己的统治,镇压了欧洲革命,使整个欧洲都俯身在俄国的脚下。为此,尼古拉一世傲慢地宣称:“俄国的君主是全欧洲的主人,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挡住俄国的道路。”他断定,自己将是改变俄国历史的人,完成历代沙皇梦想的人,他将要实施夺取奥斯曼帝国进而南下印度洋的计划。

年2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派遣他的宠臣,海军大臣缅什科夫前往君士坦丁堡,现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人进行谈判,要求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拥有特别保卫权。但是,奥斯曼帝国拒绝了俄国的要求。沙皇俄国遂于其断交,于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年10月9日,奥斯曼帝国强烈要求归还这两个公国,并在有英国和法国撑腰的情况下于10月6日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第三克里米亚战争的经过

(一)战争前期——锡诺普海战

前情提要:从年起,俄国就向英国购买蒸汽机以装备自己的战舰,但是由于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开展之后,英国和奥斯曼帝国属于同盟关系,英国方面扣压了俄国于年订购且交付货款的蒸汽机,俄国没有蒸汽机可以使用,不得不舰队使用风帆船进行作战,战斗力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的装甲舰船。

锡诺普是土耳其北海岸的重要港口,位于君士坦丁堡到巴统航线中间,由于有一个向东突出的狭窄半岛,也称为锡诺普角。这个突出半岛南侧是天然半圆形海湾,由于海湾陷入内陆,四面八方的风都被削弱,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也是一个战略要地,所以在这里布置了6个炮台以守卫。

奥斯曼帝国方面的指挥官是奥斯曼帕沙,他知道自己的舰船比不上俄国的舰船,只能是防守以等到英法联合舰队到达之后进行反攻。所以,他将自己的舰船停靠在6个炮台中的两两炮台的间隔位置上,形成一条密集的火力防护。但是,因为舰船在靠港停靠时都是休整,水手们都是处于休息状态,于是警惕的任务就落在了港口的观察员的身上,但是这种作战方式之前没有过,水手们和观察员之间并没有一个很好的默契度。

俄国舰队的指挥官纳西莫夫已经了解到港口的易守难攻,所以他等待所有的舰船集结完毕之后才进行攻击。他使用了障眼法——使用英国国旗蒙蔽土耳其人,让他们误认为是盟友前来援助,等靠近之后再用炮火猛烈攻击,尤其是要打中旗舰,让他们没有指挥官进行指挥作战,其结果自然是胜利。除此之外,俄国还使用了爆炸球形弹,即发射出去命中目标会产生爆炸的炸弹。在此之前,海军使用的还是实心弹,虽然安全,但是没有很大的破坏力。最后,在这场海战之中,俄国人大获全胜,土耳其人共损失舰船15艘,死伤多人,被俘多人。

(二)战争后期——塞瓦斯托波尔的失利

由于英法两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盟约,所以于年3月27日和28日先后向俄国宣战,俄国也被迫以70万人的兵力对抗拥有万军队的同盟国进行战争,并且在武器装备上还远远落后。

年9月5日,联军三天不间断地向俄军阵地倾泻了15万发炮弹,摧毁了俄军的所有工事。8日,联军出动6万人进行冲锋,俄军只有4万人进行抵抗,没有经过多久的厮杀,俄军全线溃败,塞瓦斯托波尔失守,俄国的败局也成定局了。

第四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与影响

(一)结果

年底,俄国与英法奥三国在维也纳进行谈判,俄国被迫做出退步,年3月30日,双方在巴黎签署和约。和约规定:俄国不得在黑海拥有自己的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奥斯曼帝国,并归还卡尔斯;承认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国实行集体维护。

(二)影响

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使俄国从欧洲大陆霸主的地位上跌落下来,并且还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与无能,促使俄国进行改革。

②俄国的野心并没有消失,欧洲列强实力的增长让俄国统治者将目标转向亚洲,尤其是中亚和中国。

③在军事上,各国摒弃了滑膛武器,采用了线膛武器;摒弃了木制船,建立了装甲蒸汽舰船;发现了纵队突击战术的落后,开始改用散兵线作战;开始重视枪炮活力之间的协调性;产生阵地战以及阵地战的各种打法;“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诞生,医院,使士兵的存活率由之前的42.2%降低至2.2%等等。

好了,这就是笔者我的观点,喜欢的朋友点个赞,有更多好意见的朋友可以提哦!

最后,你看得了多远的过去,你也就可以看到多远的未来,历史虽然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有一定的踪迹可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