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阿富汗战争爆发的原因殖民风潮下的

2023/2/23 来源:不详

在帝国主义时代,以英法美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希望能够借此增长本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实力,从而建立世界霸权。而在那段“弱肉强食”的历史时期,拥有着丰富资源但国力弱小的小国变成了他们的囊中物、盘中餐,任人宰割。

无论是英国在印度建立的东印度公司、新航路开辟时期对印第安人的大屠杀、或是充满着黑暗和肮脏的以贩卖黑人奴隶为目的的三角贸易,都赤裸裸展现出帝国主义的残暴和自私。而这种情形甚至一度延续到至今。

反观今日之中东地区,由于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备受窥视,不怀好意的目光齐聚,利用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地理局势,使中东地区受到武力威胁,民不聊生,曾经的一片盛土转眼间化为废墟。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自年至一战开始前,英国殖民者对阿富汗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殖民风潮下的争夺

众说周知,英国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便迅速崛起,战胜葡萄牙、西班牙等老牌海上霸主,成功成为新一代地中海之主,便落得“日不落帝国”的称号。而在交通极为不发达的当时,拥有制海权的国家相当于可以在各个国家范围内游走。

战火纷飞的阿富汗

也正是如此,开拓了新航路的国家开始纷纷争夺制海权,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在别的国家领土建立殖民统治,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成为新一代海上霸主的英国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优势,不过短短几年,英国成为全球拥有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这样一来,英国国土小,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再加之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顺利成为领先的世界大国。但这必然引来其它国家的不满,法国、沙俄均对英国独揽海上霸权表示抗议,几方之间也常发生军事冲突。而最终在这场利益争夺之中遭受迫害的却是被殖民地无辜的百姓,何其可悲。

沙俄与英之争,“中枪”的阿富汗

阿富汗作为南亚西北端的一个内陆国家,东南接壤印度洋,西北临近中亚和西亚,能向西抵达地中海;而且阿富汗地势多为高原和山地,海拔平均可达三千五百多米。

这样特殊且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对于军事作战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阿富汗优渥的矿藏资源,就像是一个装满无数财富的藏宝箱,吸引着这些贪婪的资本家前去找寻。

而自十九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就对阿富汗势在必得,为了奠定英国从北非到印度一带的势力范围。英国殖民者频频向阿富汗挑衅,将侵略的矛头直指阿富汗。但另一边,不断崛起的沙俄势力也对阿富汗虎视眈眈,妄图通过阿富汗开通内陆出海口,从而为自己夺取海上霸权打下基础。

面对阿富汗这一块香饽饽,英国和沙俄这两个殖民大国都不愿意放手,因此,南下的沙俄和北进的英国多次在阿富汗一带展开军事冲突。而阿富汗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中对阿富汗打击最大的莫过于英国在年——年期间不间断地对阿富汗发动的三次侵略战争。

阿富汗境内

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经过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抵抗和对保卫祖国的坚强信念之下,任凭全盛时期英国殖民者使用何种手段,最终都只能落败于兴都库什山下,成为英国殖民者无法攀登的高山。

三次英阿战争,激发阿富汗民族斗争

阿富汗因为国内连年的封建势力争夺何内部权力争夺而疲累不堪。等到多斯特·穆罕默德统一全国后,政权尚未稳定,并受到英国的蒙骗加入了以英国为首的军事同盟,表面上是与其达成友好伙伴的协议,背地里英国却不断在阿富汗进行秘密行动,输入自己的间谍,企图不知不觉地控制阿富汗的政治中枢。

阿富汗无辜的孩童

而另一边的沙俄也抓紧脚步,骗取了阿富汗统治阶层的信任。阿富汗统治者虽因受沙俄的影响远离了英国,但却落入了沙俄的“陷阱”之中难以自拔。英国见状也以“俄国威胁”作为发动政治的幌子,企图出兵阿富汗推翻亲近沙俄的政府,扶持傀儡政权上台,以为自己对阿富汗的掠夺提供有利条件。

这场蓄谋已久的战役终于在年拉开了帷幕。年4月,有着两万多军兵的英军部队兵分两路侵入阿富汗境内,加之英国早就在阿富汗安插好的间谍内外呼应,英国的进攻势如破竹。

英阿战争

而在人数上本就劣于英国的阿富汗军队由于落后的军事装备和陈旧的作战策略,很快就被英军击败。英国得以攻占坎大哈和加兹尼地带。等到英军兵临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城下的时候,多斯特·穆罕默德才意识过来,连忙向沙俄求救,却遭到“盟友”沙俄的拒绝,穆罕默德一行人无奈之下逃到布哈拉一带避难。

一国领袖都已逃离,目中无人的英国侵略者便更加无所畏惧,在喀布尔建立了为自己所用的傀儡政权。但是,虽然阿富汗的统治阶层已经仓皇逃窜,但是阿富汗人民却未曾想过退缩,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推翻英国在阿富汗建立的傀儡政权,早日光复阿富汗。

而英国和阿富汗一役结束之后,英国只留下部分英军驻守。这为阿富汗人民提供了可乘之机。撑着英国在阿富汗势力尚未稳固。阿富汗人民迅速建立人民起义军,凭借着对自己国家地形的熟悉程度,开展游击战争,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很快就给英军以致命打击。

战火下无辜的百姓

眼瞧着阿富汗叛乱不断,英国殖民者因此派遣大量士兵镇守阿富汗,并允许士兵带着自己的家属前往。而这一行为在阿富汗人民看来就是赤裸裸的挑衅,认为英军妄图在阿富汗建立永久的殖民统治。

以穆罕默德被俘虏为导火线,阿富汗人民的怒火彻底被引爆,在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了起义,各地游击队燃起起义的熊熊烈火。不久便推翻了英国的傀儡政权,英军全军覆没。

但英国殖民者不甘心就此结束对阿富汗的殖民统治,调动大量援军,企图再次攻占阿富汗,却引来阿富汗人民更加激烈的抗英斗争。最终英军还是仓皇落逃,这场长达三年半的战役最终以英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此去三十多年英国殖民者都未曾染指阿富汗国土寸毫。

但随着一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英国的动力设施和国家综合国力大大上涨。被压抑多年的对阿富汗的侵略之心不断疯涨。再加上沙俄的威胁,两国再次在阿富汗边境展开军事斗争。

阿富汗国力弱小,为了避免战争对子民造成威胁,为了保卫国土不受侵扰。阿富汗的统治阶层开始寻求沙皇俄国的帮助,接受了沙俄提出的关于沙俄出兵援助阿富汗的相关条约;并果断拒绝了英国使团来访阿富汗的亲切。

这一行为彻底惹火了英国殖民者当局。英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阿富汗。年11月,第二次英阿战争彻底打响。这次的英国殖民者可谓是做出了充足的准备,足足数万人的侵略大军欺压阿富汗国境,在这种万分紧急的情况之下,阿富汗的统治者还毫无所动,一心指望着沙俄来出兵援助。

英军一路像是开了“绿灯”,不费丝毫兵力便直取坎大哈。惊慌失措的阿富汗统治者遂请求沙俄出兵,却再次遭到沙俄的冷酷拒绝。阿富汗大军自以为会受到沙俄的庇护而毫无准备,只能作为案板上的肉等待着英军宰割。阿富汗战败之后,同英国签订了《甘拉马克》条约成为英国的附属国。

而这一行为彻底惹怒了骨子里流淌着血气的阿富汗人民。喀布尔爆发人民起义,士兵和群众直取殖民者首府,火烧了英国总督。这一热血行为使得全国上下纷纷效仿,建立了抗英游击队,无论男人女人、妇女儿童均拿起武器同英军抗争。

在这样强大的人民压力之下,英军也终究无法抗衡,被迫和阿富汗签订妥协协定,将内政管理权归还给阿富汗当局,后将英军队伍全部撤出阿富汗境内。

阿富汗人民再次获得了与英国殖民者的抗争胜利。而这一战役过去的三十年内,英军也未踏足阿富汗国境。但由于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资本主义国家引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以及平复各殖民地爆发的民族解放运动地英造成的影响。英国再次打起了阿富汗的主意。

加之,此时的阿富汗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俄国的十月革命对一直笼罩在其阴影之下的阿富汗得以喘息。因此,在年2月,阿富汗改革派代表人物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宣布阿富汗脱离殖民国家的统治,成为独立的国家。并和苏俄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企图共同抗英。

但英国不甘心放弃他在阿富汗享有的特殊权力,集结兵力准备再次发动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训练有素的英军队伍和落后陈旧的阿富汗军队对比鲜明。但是,经过前两次英阿战争,我们可以看出阿富汗人民百战百胜的最有利武器是他们保卫国家的决心和战斗力。

因此,凭借着阿富汗人民坚决不放弃的信念核对有利作战地形的把握,以炮火猛攻、顽强抵抗、拉长战线的方式最终迫使英军放弃作战,双方签订合约,英国正式承认了阿富汗的独立地位。

从此之后,阿富汗人民的三次抗英斗争就此落下帷幕,英勇正义的阿富汗人民也因此取得了战斗的彻底胜利。

结语:

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拥有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权力,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干涉和武力征服。阿富汗人民历史上动人心魄的三次抗英斗争,彰显了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昂扬斗志,也体现了阿富汗民族的血性,值得人民所称赞。

而英国殖民者借大国身份频频对弱小国家发动战争,是一种极其不公平且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为后人所警示。这也使我们懂得世界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守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