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再次放风闯南海背后有何意图海外网
2023/5/2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曝光 http://www.yunweituan.com/m/
英国最新型“伊丽莎白女王”级常规动力航母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在海上航行效果图。(图源:千龙网)
近日,澳大利亚防长和外长与英国防长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谈,讨论了双方在太平洋的联合海军行动。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计划将其目前最大的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派遣到太平洋,这是为了方便英国海军在南海进行“航行自由”巡逻,以显示在该地区的实力存在。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则称,澳大利亚海军受邀“陪同”英国海军舰队引以为傲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南海展开行动。
早些时候,英国国家安全顾问马克·塞德威尔说,由于护航编队的规模缩减,“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执行高端作战任务时需要友军的支持。
无军舰可用,闯南海力有不逮
“澳大利亚护航英国航母可能并非两国政府高层中“英澳友谊”的表现,实属英国海军糟糕现状的无奈之举。”环球时报评论称。
资料显示,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计航母的国家,曾经拥有“光辉”级、“巨人”级、“半人马”级等多种型号航母,在世界航母发展史上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二战结束后,由于战略收缩和国力衰退等原因,英国航母或退役拆解,或转让出售,数量一再被削减,甚至一度陷入无航母可用的尴尬境地。直到年12月7日,“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举行服役仪式,英国才重新回到“航母俱乐部”。
而现在,英国海军似乎又陷入了无军舰可用的境地。据英国媒体介绍,英国原计划将组成一个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号在内的航母打击编队,但现实是,英国海军的主力舰,6艘45型驱逐舰由于发动机故障,不得不常年靠港进行维护,一年中出动天数少得可怜。在年11月末,6艘45型驱逐舰全部趴窝更是让英国海军的颜面尽失。而被寄予厚望的26型护卫舰,如今还在船台上建造之中,预计交付英国海军的时间更是年之后了。环球时报分析认为,面对缺少驱逐舰和护卫舰等“带刀护卫”保驾护航的“女王”来说,如今只能求助于自己的小弟澳大利亚了。
执着来南海,还幻想“日不落”?
有观点称,军力欠缺的英国海军回归亚太只是形象工程,力有不逮。那么,英国究竟为何要执意来南海呢?英国在南海有何战略利益考量呢?
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胡志勇分析认为,英国最近因“脱欧”问题忙得焦头烂额,提出希望扩大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转引英国民众视线,给国内不利的战略困境以缓冲的时间。
胡志勇称,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昔日的海上霸主仍在回味自己的辉煌。“英国总想保持大英帝国当年的余威,固执地认为整个太平洋地区都应该是英国的领地和势力范围。”
这与不久前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的观点不谋而和。
澳媒文章称,英国皇家海军历来以自己持续的全球影响力而自豪。一些人认为,作为一支仍受尊敬的海上常规力量,英国或许能够通过南海“航行自由”宣示行动、适度但是常规性的存在以及加强在该地区的能力建设等途径来维持“基于规则的秩序”。英国政府大臣们急于维护一个“全球化英国”的形象,因此对上述想法报以微笑支持。
但是,有几个问题。首先,考虑到皇家海军的平台和人员数量均大幅减少,现在海军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显著加强存在真的可行吗?其次,在该地区部署一支较大规模的海军将真的有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吗?对英国自身来说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可以看出,英国在国际事务中仍想继续发挥老大的作用”,胡志勇分析称。但澳媒给英国泼了冷水,“鉴于中国实力日益增强,在南海巡航对于距离遥远、规模较小的英国海军来说很危险。”
想法归想法,实际行动或遇阻
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晓博认为,从现实角度来讲,英国对南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