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中究竟多少个岛有淡水能够开采吗
2024/12/28 来源:不详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只有能够维持人类生存或本身经济生活的岛礁才有权享有专属经济区,而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则是淡水,所以,是否拥有淡水资源就成了岛礁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共有多个岛礁,绝大多数为面积很小的珊瑚礁岛,不可能形成河、湖等地表淡水体系,可能天然拥有的只能是地下淡水资源了。而实际上,珊瑚岛地下淡水的形成有着现实客观的自然规律,那就是淡水透镜体原理。淡水透镜体示意图淡水透镜体是大部分海岛的地下淡水存在的一种形态,水体中央厚,边缘薄,因密度差而漂浮在盐水层上方,状如透镜体。珊瑚岛礁的底部是年代久远的溶蚀灰岩,其上溶洞和孔隙发育非常好,渗透性强,海水容易通过;岛礁上层的灰岩形成年代晚,孔隙发育不充分,渗透性差,下面海水不易渗入,地表积累的雨水却容易留存,这样,有了两个地层接触面作为一个水质过渡带,就具备了形成“淡水透镜体”的第一条件。第二个条件则是岛礁面积的足够大,以提供淡水透镜体形成所必需的宽度,以及承接雨水所必需的大面积“容器敞口”。根据对印度洋Saathkeelifig环礁的勘察表明,存在淡水透镜体的最小宽度是米;而“容器敞口”的大小至少要保证承接雨水量要等于透镜体淡水溢出损耗量。淡水透镜体典型岛——甘泉岛也就是说,在水文地质条件正常的情况下,位于降水充足的温热带地区的珊瑚岛礁,只要主体平面的最小宽度不小于米,就会形成地下淡水透镜体,实际上,中国南海诸岛中那些面积较大的岛礁都存在地下淡水资源,象东沙群岛东沙岛,西沙群岛永兴岛、甘泉岛、东岛、金银岛、珊瑚岛等,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中业岛、南子岛、北子岛、西月岛等都有丰富的淡水层。甚至我国填海而成的永暑岛也形成了地下淡水资源。我们在仿天然造岛时,挖泥船将周围的碎珊瑚和浅地表岩层砂石集中,形成了一个低渗透性地层,覆盖在老灰岩地层之上,类似于自然岛双层地质结构;其次,永暑岛总面积虽然没有美济、渚碧大,但其主体部分最窄处却比美济、渚碧更宽。南沙八岛面积比较然而,在南海这些拥有淡水资源天然岛屿,由于千百年来植被茂盛,海鸟聚集,地上覆盖了厚厚一层鸟粪,污染了淡水层,所以这些岛屿上的天然淡水并不都适合人类饮用,只有西沙甘泉岛和南沙太平岛上的井水可直接饮用。太平岛水井“淡水透镜体”随季节变换和雨水补充多寡,时大时小,而淡水对岛屿的植被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岛上的淡水开采量过大,会导致海水倒灌进“淡水透镜体”,使得岛上植被枯萎,不利植物生长。所以,居住人员较多的南海岛屿都不建议开挖地下淡水使用。永兴岛海水淡化厂如永兴岛,在年三沙设市前有地下水井30口,日开采量吨,三沙设市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文件要求在年底,永兴岛全面停止开采地下水。而今永兴岛的淡水资源主要以雨水收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和岛外补给为主。目前,永兴岛有两海水淡化厂,一座日产淡水吨,一座日产淡水吨,完全能满足全岛人员生活和绿化需要。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