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乾隆野心大点,中国将多出一个省,且领
2025/7/9 来源:不详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71022/5781225.html
如果乾隆野心大点,中国将多出一个省,且领土面积是新疆一个半大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自汉朝开创以来,国土的边界经历了多次变迁,形成了丰富的历史画卷。元朝时期,我国疆域东至日本海,西达黑海,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度洋,总面积高达近两千万平方千米,甚至比如今的俄罗斯还要庞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取代了元朝,虽然疆域有所减缩,但仍达千万平方千米。鲜为人知的是,如果当时的乾隆有心之举,新疆西部的哈萨克地区本有可能成为我国的领土。这一地区的面积相当于现今新疆的一个半倍,如果当年乾隆纳入疆域,我国的国土面积可能会达到万平方千米。然而,历史无法假设。
年,哈萨克汗国君主阿布赉汗主动向乾隆表示愿意归顺清朝,成为大清的一部分。当时的哈萨克汗国拥有两百余万平方千米和千万人口,但乾隆却未予答应。哈萨克汗国之所以主动请求归顺,与清朝与准噶尔部落的冲突有关。乾隆帝号称“十全老人”,具备出色的武功,平定准噶尔之战中,哈萨克汗国也卷入其中。
这段历史交织着无奈与复杂,呈现出国土变迁的曲折篇章。
在年,清朝的军队踏入准噶尔领土,怀揣着对最终决战的期望。此前,清军已成功挫败准噶尔的主力军,逼迫准噶尔可汗阿睦尔撒纳一路逃窜,最终踏足哈萨克汗国的境地。
面对涉及第三方国家的情况,乾隆无法直接出兵,于是发出诏书,要求哈萨克汗国交出阿睦尔撒纳。然而,哈萨克汗国的领袖阿布赉汗不仅拒绝接受诏书,还亲自致函乾隆为阿睦尔撒纳求情。
这举动直接激起了乾隆的愤怒,因为在清朝的视角下,准噶尔是一股必须被消灭的敌对势力。自康熙时期以来,清军就与准噶尔人进行不断的交战,彼此积怨已深,已经到达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因此,阿布赉汗的这封求情信直接促使乾隆做出对哈萨克汗国出兵的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哈萨克汗国处境相当困难。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其北部受到俄罗斯帝国的威胁,东面又面临清朝的压力,南部则与准噶尔相对峙。此前多次爆发的战事让哈萨克汗国陷入了三面夹击的困境。
此外,哈萨克汗国内部也存在着内讧,使得他们无法轻举妄动。因此,当阿布赉汗得知乾隆意欲出兵的消息后,毅然决定放弃阿睦尔撒纳,后者被迫逃入俄罗斯帝国,寻求庇护。
为了表达他的诚意,阿布赉汗上书乾隆表示愿意率领臣民归顺清朝。因此,阿布赉汗的这一归顺行为,并非出自内心的愿望,而是在时局逼迫之下的不得已之举。
乾隆为何拒绝阿布赉汗的请求?
尽管阿布赉汗的归附请求显然是出于无奈,但从清朝的角度来看,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收纳两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千万人口。
然而,乾隆并没有迅速接受阿布赉汗的请求。这引发了疑问:鉴于乾隆好大喜功的性格,他通常都乐于迎接扩张领土的机会,为何这一次会推辞阿布赉汗的请求呢?
实际上,乾隆并非完全拒绝了阿布赉汗。在接到归附书后,乾隆表现得异常欢欣,立即发布了一份诏书,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乐观态度。在诏书中,乾隆表示,哈萨克的归属是上天对大清的祝福,也是列祖列宗的幸事。这表明乾隆对于哈萨克的归附是真心高兴和激动的。
然而,尽管如此,乾隆最终仍然推迟了对哈萨克的接纳,并仅同意哈萨克汗国作为大清的藩属存在。根据协议,每年只需进贡千匹战马,其他并无进一步的安排。
这背后的原因并没有在清朝的史料中详细记录,但我们可以推测,乾隆拒绝哈萨克汗国的归顺请求实际上是出于国家的全盘考虑。
众所周知,边疆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头痛的难题。从汉朝时期的匈奴,到清朝时期的准噶尔,边疆地区总是容易滋生叛乱,引发战乱,导致国家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由此带来的战乱不仅会削弱国力,还可能导致加重赋税,使百姓陷入困境。
清朝建立后,尽管实现了国家的表面统一,但镇压民间反清复明势力的工作却持续了几十年。自康熙中期开始,清朝就与准噶尔展开了漫长的战争,这场冲突一直延续了近七十年,一直持续到乾隆中期才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七十年的时期里,清军不仅仅与准噶尔交战,还在四川地区与当地土司进行了多年的战斗。同时,新疆地区也持续爆发大小和卓对峙的冲突。因此,朝廷在军事方面的开支占据了整个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如果接受了哈萨卡汗国的归顺,将意味着清朝的边境将再次向西延伸几千里,这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一项不小的挑战。
此外,纳入疆域范围和纳入管辖范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哈萨克汗国与京城相隔万里,处理事务需要数月时间,时间成本过高,形势难以有效管理。一句话概括,就是“鞭长莫及”,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理。
哈萨克汗国周边的国家众多,如果将其纳入疆域,将需要增加大量外交支出和人力,这并不是一项划算的决策。因此,乾隆拒绝阿布赉汗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这涉及到多方面的事务,绝非单纯的“野心”可以涵盖和解释。
尽管从最终结果来看,哈萨克汗国未能并入清朝,导致我国失去了一些领土,然而考虑到当时的特殊条件和国家实力,乾隆的决策实际上并非缺乏雄心壮志,而是一项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