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何会在1979年大举进攻阿富汗

2022/12/26 来源:不详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如今的俄罗斯联邦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断寻找出海口的历史,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说过:“俄罗斯有且只有两个盟友——一个是陆军,一个是海军”。早在年1月伊凡四世就以立窝尼亚骑士团同立陶宛联合反俄为由出兵波罗的海,此举引起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波兰、立陶宛、瑞典、丹麦等国的群起而攻之,最终俄国无功而返。

年春彼得大帝亲率3万大军远征土耳其,由于缺乏舰队而失败。年彼得大帝在效法西欧创建新式海军后成功征服了土耳其的亚速夫地区。年彼得大帝迫使土耳其以签订和约的形式承认俄国对亚速夫的占领,然而黑海海峡的制海权仍掌握在土耳其人手中。尽管对土耳其的战争未能实现彼得大帝打通黑海出海口的目标,然而在~年的大北方战争中彼得大帝拉拢波兰、丹麦等国成功战胜了瑞典。

大北方战争的胜利使俄国得以占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彼得大帝在新占领的波罗的海出海口建立了俄国的新都城圣彼得堡,这里日后成为了俄国通往欧洲乃至走向世界的门户。在战胜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后彼得大帝:”一个国家只有陆军是独臂,只有有了海军才是双臂齐全。当下俄国需要的是海域“。

由于俄罗斯领土处于高寒纬度,尽管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却缺乏终年不冻的天然良港,南下寻找温暖海域的出海口一直是俄罗斯国家的既定国策。俄国的历史起源于东欧平原的莫斯科大公国,直到16世纪初俄国的东部疆界最远只到达如今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所以这时的俄罗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欧洲国家。年俄国人已越过乌拉尔山向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扩张。

截至年俄国人已推进到鄂霍次克海一带。到了18世纪俄国几乎已完全征服占如今俄罗斯国土面积四分之三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俄罗斯就这样一路向东扩张最终获得了进出太平洋的出海口。事实上多年来俄国也一直有饮马印度洋的念头。年12月27日大举入侵阿富汗,掀开了长达十年的阿富汗战争的序幕。苏联这一军事行动就被很多人解读成是为了打通印度洋出海口。

然而阿富汗并不是印度洋沿岸的国家,而是一个内陆山地国家。即使苏联拿下了阿富汗也仍与印度洋有一段距离。相比之下位于阿富汗西部的伊朗不仅是一个印度洋沿岸国家,而且伊朗还扼守着国际石油贸易要地波斯湾。既然苏联是奔着印度洋出海口去的,那么为什么不拿下同样和自己接壤的伊朗呢?大举入侵并不滨临印度洋的阿富汗不是舍近求远吗?

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东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南部是巴基斯坦,北面则是中亚五国中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的国土面积约为平方公里,人口约为万。高原和山地占了阿富汗总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全国平均海拔米。阿富汗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斜贯西南。

如此复杂的地形地貌使阿富汗领土中的五分之三处于交通不便的状态。在阿富汗历史上相当漫长的时期内由于山地地形的天然阻隔使阿富汗成为滋生地方割据的温床,由于缺乏一个统一强大的核心地缘板块以致于阿富汗各部族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而他们彼此之间的内战似乎从来就没停止过,但也正是在持续数千年的内战过程中养成了阿富汗人桀骜不驯、骁勇善战的风格。

阿富汗的东面是中国,西面是西亚伊斯兰文明区,北面是中亚地区,再往北是俄罗斯,往南这是南亚地区,可谓是四通八达之地。谁得到阿富汗就意味着在亚欧大陆的地缘中心打下一颗钉子:进可以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亚欧大陆并威慑周边各大强国,退也可以迫使这些大国强国中和自己关系紧张者不得不因为投鼠忌器而有所收敛,因为自己随时可以通过阿富汗威胁与自己关系紧张的国家的安全。

如此敏感的地缘区位使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吐火罗人、大月氏人、中国汉唐王朝、吐蕃人、阿拉伯人、契丹人、蒙古人以及后来的英国人、苏联人和如今的美国人先后将自己的势力拓展到阿富汗。可以说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各大帝国争锋的角斗场,不过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长期稳固地将阿富汗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统治之下。

在古代尽管阿拉伯帝国成功令阿富汗皈依了伊斯兰教,但在政治层面一直没能真正压制过阿富汗的独立意识。到了近现代阿富汗又连续给英国、苏联、美国三个世界顶级大国制造过麻烦。正因为历史上一个个帝国在阿富汗折戟沉沙,所以阿富汗得到了一个“帝国坟场”的称号。从年起英、俄两大帝国围绕波斯、阿富汗、中亚以及中国新疆、西藏等亚洲内陆腹地展开了持续近百年的地缘大博弈。

在这场地缘大博弈中英国为争取主动曾先后发动过三次阿富汗战争,然而当时傲视全球的大英帝国所发动的三次战争都已落败告终。英、俄两国见对阿富汗用武力来硬的不行,于是转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逐渐向阿富汗渗透。直到二战爆发之前阿富汗一直是英国与俄国反复争夺的地区。到了二战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所有其他力量都成为了美苏争霸的棋子,而小小的阿富汗自然也不例外。

历史上阿富汗尽管三次打败过傲视全球的大英帝国,不过英国毕竟是那个年代的世界霸主,阿富汗作为一个贫弱的弹丸小国在与英国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损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到了年阿富汗还是在英国的压力下被迫与英属印度重新划分了多公里的边界线。当时英国与阿富汗签订的边境协议名为《杜兰德协议》,所以这次协议所划分的边界线被称为杜兰线。

这次边界调整使阿富汗失去了巴贾尔、斯瓦特、奇特拉尔等地的所有权,更重要的是阿富汗从此就成为了一个内陆山地国家。年英国在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浪潮压力下被迫撤出印度次大陆。英国人撤离之前通过《蒙巴顿方案》把原英属印度殖民地划分为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巴基斯坦两部分。当初英国通过杜兰线划入英属印度的领土在印巴分治的过程中被划归巴基斯坦。

这就为日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爆发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多年来封闭的地理结构严重阻碍了阿富汗的发展,所以想要获得出海口的阿富汗一直在尝试翻历史旧账。拒绝承认杜兰边界线的阿富汗要求巴基斯坦和自己重新按年之前的边界线划分领土。然而如果按阿富汗的划分方法将使巴基斯坦失去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将占到目前巴基斯坦国土总面积的一半。

20世纪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普什图斯坦问题的争执使两国之间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当时的巴基斯坦在美苏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是一个亲美国家,所以苏联就通过支持阿富汗来削弱巴基斯坦。年阿富汗末代国王查希尔的堂兄弟达乌德亲王就任首相。这位阿富汗首相因其亲苏立场被称为“红色亲王”。年达乌德在苏联克格勃的支持下推翻了查希尔国王,随即宣布成立共和国并自任总统。

达乌德在上台之前曾因为自己的亲苏立场而闻名,可上台后的达乌德为维护自己的权力就开始限制苏联在阿富汗的既得利益。达乌德态度上的变化迫使苏联在阿富汗寻找新的利益代言人:年由努尔·塔拉基、哈菲祖拉·阿明、巴布拉克·卡尔迈勒领导的3个亲苏组织合并成为阿富汗人民党。次年4月阿富汗人民党在亲苏军官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达乌德政权。

年4月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建立后塔拉基担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并兼任总理。塔拉基执政期间阿富汗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一时间政府重组不断。年3月阿明被任命为政府总理,但他不受苏联所欢迎,于是苏联试图联合塔拉基清除阿明,但阿明却捷足先登发动政变处死了塔拉基,自己兼任总统。阿明上台后开始取消当初塔拉基承诺给予苏联的种种特权,同时开始与美国就美阿关系正常化进行谈判。

阿明的种种行为使苏联方面开始担心阿富汗会就此脱离苏联的怀抱,甚至可能进而成为战略对手美国打击遏制苏联的地缘战略通道。阿富汗比起伊朗距离苏联的腹心地区更近。英国地缘政治学学者麦金德曾说:“谁能掌控亚洲内陆腹地,那么谁就能霸占整个世界”。苏联的五个中亚加盟共和国使其触角得以延伸到亚洲内陆腹地,然而中亚地区也是苏联这头北极熊最为薄弱的软腹部。

一旦阿富汗倒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就意味着苏联最为薄弱的软腹部将直接暴露在对手的打击之下。苏联自然不可能放任阿富汗这样的战略要地投入西方阵营的怀抱,所以苏联决策层就开始酝酿起先下手为强的计划。控制阿富汗可以增加苏联的战略纵深,可以使苏联在与西方国家的博弈中居于更有利的地位。况且利用阿富汗走向印度洋也并非不可取。

上世纪70年代的苏联正在全球范围内主动出击,而同一时期的美国则由攻势转为守势。这时的苏联海军已由近海防御舰队扩建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这时的苏联在战略核武器方面已拥有洲际弹道导弹枚,首次超过了美国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这一时期苏联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地中海、红海、南亚和东南亚等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获得了一批机场和港口的使用权,在越南、古巴、阿富汗更是建立了海外军事基地。

从当时苏联战略布局而言:西线欧洲部分是苏联的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也部署了苏联大部分兵力;在东线太平洋沿岸地区苏联处于优势地位;苏联还在越南的金兰湾建立了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在当时的美苏争霸格局中苏联可以同时威慑欧洲、东北亚、东南亚。如果再进一步打通南线印度洋地区入海的陆路通道,那么东、西、南三线就可以齐头并进了。

阿富汗尽管是一个内陆山地的国家,可邻近的巴基斯坦是有印度洋出海口的。上文已提到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间是存在领土争议的。如果苏联能将阿富汗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那么就能以支持阿富汗为由名正言顺对巴基斯坦采取行动。退一步讲即使苏联在控制阿富汗以后不对巴基斯坦采取行动,然而苏联势力就在卧榻之侧的形势也将极大牵制美国和巴基斯坦的精力。

当然苏联也可以选择从伊朗方向获取出海口,然而当时的阿富汗比起伊朗似乎更像是一个好捏的软柿子。阿富汗之所以能令历史上的那些帝国一个个折戟沉沙在相当程度上利用自己复杂的地形与敌人周旋,同时阿富汗敏感的地缘区位注定任何地缘实力企图独占阿富汗都势必激起其他势力的反击,然而阿富汗本身的实力其实并不强大,相比之下伊朗看起来就要强大得多。

伊朗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使其成为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区域性大国。阿富汗的阿明政府尽管和苏联的关系出现了逐渐疏远的迹象,然而苏联毕竟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在阿富汗扶植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所以阿富汗受苏联势力影响其实已很久了。相比之下伊朗在年伊斯兰革命以前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仅仅才过去10个月。

这时伊朗的局势其实颇为微妙: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然而并不意味着伊朗新政府必然会投入苏联的怀抱,事实上当时伊朗的霍梅尼政府提出了“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的口号。这时的伊朗尽管和美国的关系已恶化,但仍希望在美苏争霸的格局下保持独立自主的中立地位。如果苏联在这时对伊朗动手就相当于逼着本来打算保持中立地位的伊朗倒向美国的怀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