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最强高温天终于过去了,但今年冬天可
2023/1/8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荨麻疹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8月12号下午6点,中央气象台正式发出历史上首个全国性高温红色预警。据介绍,全国性高温红色预警的标准,是过去48小时已有四个及四个以上省份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连续出现40℃及以上,且预计上述地区未来仍会持续。
从7月7日到8月24日,这场盘踞在长江流域的高温已经持续了48天,更是出现了从重庆到上海的千里40度高温带。
(本文一般指狭义的长江流域,即宜宾、成都以东,岷江和金沙江在宜宾汇合后的长江,不包括流淌在高原山地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上游)
随着副高(副热带高压)减弱,盘踞在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终于得以南下,这场盘踞在长江流域、异常持久的高温事件终于在这两天结束。
在冷空气南下的同时,“消失已久”的台风也开始活跃了。9号台风“马鞍”即将在广东登陆,为南国带来狂风暴雨和清凉。
南方全面开启降温消暑之旅,但是这场令人难忘的气象灾害事件,也非常值得总结和展望。
这次高温热浪事件,副热带高压先是6月下旬超前北跳,控制了华北地区,部分区域达到40℃高温。河北南部出现破历史纪录的44℃超高温(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0℃)。
而自从7月上旬3号台风“暹芭”从广东直奔东北,由南到北纵贯打穿东部大陆之后,副热带高压就一直以超高强度牢牢控制着长江流域,持续47天,一个半月之久。
这一期间,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诸台风,从4号台风“艾利”到8号台风“米雷”,大多只能绕过强盛的副热带高压,转向日本、韩国方向。
韩国暴雨首尔市内1小时最大降雨.5毫米,达到去年郑州最大1小时降雨强度的70%。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评估,此次全国性高温(日最高气温超过35℃)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
从6月1日到8月15日,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陕西、新疆等10个省区的高温日数均为自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上海、湖南、山东、甘肃、宁夏、云南6个省市区为历史第二多,福建、重庆为史上第三多。
全国共有个国家级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37.7%)达到极端高温标准,尤其是40℃以上范围为历史最大,覆盖国土面积超过万平方公里,高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的国家级气象站多达个。
其实,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外,国家级气象站气温超过44℃的也相当罕见。历史累计总数不超过40次,而今年就占了1/3。
综合考虑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这次高温热浪事件的综合强度已经达到61年完整气象观测史上最强。
长江流域持续近50天的高温晴热天气,“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热度极端、热力持久、夜温罕见,热得难以喘息,这是为什么?
直接原因当然是副热带高压。“副高”就是副热带高压的简称。副热带是气象学上的说法,就是一般地理上所说的亚热带。
赤道热带的辐射上升气流,旋转到这里,变为下沉气流,所以气压高,因此叫做“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气流下沉,晴朗少云,高温少雨,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
简而言之,副热带高压就代表着晴朗干热的夏天。因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在冬天,副热带高压向南退缩,强度和范围都会减小,在西北太平洋上蜷缩成一团。
随着夏天来临,气温升高,副高逐渐增强,一步步向北移动、向西延伸,在东亚大陆也就是中国东部逐渐扩大地盘,带来晴热的高温酷暑。
如果没有高耸的青藏高原打断了副热带高压的连绵不断,并形成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恒河一带,不会是盛产粮食的鱼米之乡。
因为地球上其他北纬30°地区,如印度西部沙漠、中东沙漠、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美国-墨西哥的干旱地带,都是长期处于炎热高温的荒漠地带。
但为何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呈现出惊人的强度和稳定性?这与背后驱动的热带太平洋水温紧密相关。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想必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