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背鳍横向长度非常长的一种深海刺鲨
2023/7/24 来源:不详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长鳍刺鲨
中文名:长鳍刺鲨
别名:暂无
英文名:LongfinGulperShark
拉丁学名:Centrophoruslongipinnis(longipinnis:来自拉丁语longus,意思是长;拉丁语pinnis,意思是鳍,合起来指非常独特的第一背鳍。)
软骨鱼纲——角鲨目——尖鳍鲛科——刺鲨属——长鳍刺鲨
原产地:分布在太平洋西北部和中西部,以及东印度洋。已知来自中国台湾省、印度尼西亚东部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休恩湾),并且可能来自菲律宾东部普林塞萨港外海,但未经形态学验证。来自菲律宾的标本在基因上与其它长鳍刺鲨略有不同,但与印度尼西亚标本相似,该标本经检查发现在形态上与其它长鳍刺鲨标本相同。
长鳍刺鲨分布地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属于EN(濒危)
头部中等长宽,宽度是躯干宽度的1.72倍,腹部宽度的1.75倍,长度是总长度的21.1%,胸鳍前长度的2.96倍,高度是宽度的0.67倍;鼻孔前略微下凹,在胸鳍起点的横剖面略呈宽梨形。头部腹面具有一条宽广的横向皮肤皱褶带,带状楔形,顶点距下颚联合部约四分之三的水平鼻前长度,从第一至第四对鳃裂下缘各侧延伸;最多19条皱褶。
长鳍刺鲨吻部中等长,侧视狭三角形,顶端钝尖;侧鼻前缘圆形;背视圆形;水平长度是眼长的1.24倍,眼间距的0.78倍;水平鼻前长度是口前长度的1.44倍。鼻孔小,略斜;前鼻瓣有一个大的狭三角形瓣和一个非常小的,有时发白的小瓣在大瓣的内角;鼻孔间距是口前长度的2.80倍,鼻孔长度的1.77倍。眼中等大,椭圆形;前部有凹槽,后部有深凹槽,凹槽未延伸至鳃;鳃中等大,半圆形;位于头部的背外侧,在背视图下完全可见;下缘约与上眼同高,距眼小于其直径;后缘无瓣状皱褶;最大直径是眼长的3.05倍。鳃裂从上至下呈前腹方向,第五条比第一条更加倾斜;第一条最短,然后逐渐变长至第五条;第五条最长,高度为总长度的2.6%。
长鳍刺鲨第一背鳍极长,中等高;长为高的4.18倍,第二背鳍长的1.76倍;自由端长为高的2.86倍;高为第二背鳍高的1.14倍;前缘略凸,顶部狭圆;后缘中等凹陷,从上到下呈强烈的后下方向斜;自由后端中等长,基部相对粗厚;内缘近乎直线,为软鳍长的2.88倍,高的1倍;起点与胸鳍和腹鳍间隙同高,远在腹鳍起点之前,腹鳍中点至第一背鳍起点为体长的15.1%;外露的鳍棘基底与胸鳍自由后端同高;棘基中等宽,前部略微外露,正好在棘和鳍的软部分连接处上方;外露的鳍棘相对短,粗壮,末端渐细,前缘略凸;棘的外露部分从基部(外露部分的)到顶部呈强烈的后上方向倾斜,比第二背鳍棘的外露部分短,第一背鳍外露棘长为鳍高的0.39倍。
长鳍刺鲨第二背鳍中等大,与第一背鳍相比面积要小得多,相对较短;第二背鳍长是其高的2.69倍;前缘略凸,顶端狭圆;后缘弱凹陷,从顶端呈强烈的后下方向倾斜;自由后端相对短,基部粗壮,内缘长为软鳍长的2.09倍,鳍高的0.78倍;棘长为鳍高的0.42倍;外露鳍棘基底与腹鳍内缘中点同高,正好在棘和鳍的软部分连接处上方略露出;外露鳍棘相对长且粗壮,基部宽,末端渐细。
长鳍刺鲨头腹面胸鳍大;前缘弱凸或近乎直线,长为体长的12.1%;基部非常短,为前缘长的2.68倍;顶部略呈角形,非镰刀状;后缘从自由后端的顶角近乎直线,然后广泛凹陷;内缘略凹;成鱼的自由后端延长(未成鱼的不太明显),自由后端为内缘的1.18倍,延伸至外露第一背鳍棘的程度;起点位于第五鳃裂中点的程度,部分被鳃膜覆盖。
AP,腹鳍片前孔;CG,腹鳍片沟;CS,腹鳍片棘;HP,腹鳍片后孔;P2,腹鳍;RH,鞘片腹鳍大,长为体长的11.6%,第二背鳍软鳍长的1.20倍;前缘略凸,顶部狭圆;后缘稍凹;自由后端尖锐,内缘微凸。成年雄鱼的腹鳍片相对短小细长,末端收窄成肉质,狭圆;外缘长为体长的2.9%,基底长的3.16倍;背面大部分没有真皮细齿。
尾鳍相对长,深,宽;背缘近乎直线或略微凹陷,为头长的1.17倍,腹前缘的1.42倍;腹前缘略凸(末端更明显),顶部狭圆;上腹后缘略凸,下腹后缘近乎直线或略凸,腹后缘间的角度中等凹陷;终端叶中等大但短,叶长为背尾缘的2.31倍,终端缘略微至中等凸和略微波浪状;上叶顶端狭圆。
活体背部和侧面呈棕色,有时带红色调(一些标本特别是较小的标本呈灰色);腹面较浅;体侧的背腹色调之间的分界线在体部不清晰而在头部和尾柄更清晰。较大的标本鳍无斑纹;第一背鳍自由末端常较浅;临产胎儿的背鳍和尾鳍呈黑色,对鳍的前缘也为黑色,背鳍和对鳍的狭窄后缘为白色。保藏状态下颜色类似,胎儿的鳍斑纹不太明显。
第一背鳍下侧的真皮细齿在未成年鱼和成鱼之间形状差异很大;鳍基部和大部分腹鳍背面没有真皮细齿。未成年鱼的真皮细齿小,直立,细长,单尖密集排列(略重叠),后倾,约0.4毫米长。成鱼的真皮细齿块状,无柄(未从基轴伸出),菱形,密集排列但不重叠;齿冠前缘浅波浪状,后缘钝尖。
A幼鱼的真皮细齿B成鱼的真皮细齿嘴几乎呈横形,上颚略微凹陷,宽度是口前长度的1.22倍;下唇沟略长于上唇沟;显著的口后沟,长于上唇沟的两倍以上,从颚角向侧后方延伸。上下颚牙齿分化程度很强,上牙比下牙小得多。成年鱼的上牙中等大,齿冠直立,向嘴角稍微倾斜,基部略微重叠。下牙比上牙大得多,齿冠非常倾斜,刀片状,重叠,边缘有细锯齿。齿数:上颌20(19-22)+21(19-21);下颌15(15)+14(15-16);总数上颌41(38-43),下颌29(30-31)。
牙齿长鳍刺鲨被发现在大陆坡底栖,深度为–米。深度范围信息有限,仅记录自巴布亚新几内亚,而且可能出现在更深的地方。
没有关于食性的资料。
该物种的最大尺寸为93厘米,雄性在68厘米成熟,雌性在87厘米成熟。繁殖是卵胎生,产仔数为一只(仅基于观察到的两只怀孕雌性),出生时体型约为35厘米。生殖周期未知,但根据其它刺鲨推测可能为2-3年。年龄参数未知,但可以从密切相关的物种颗粒刺鲨推断,雌性成年年龄为16.5岁,最大年龄为39岁,世代长度为27.8岁。
长鳍刺鲨被深水拖网和可能的深水延绳钓作为副渔获物捕获,并保留用于肉、鳍、肝油和鱼粉。该物种是台湾东北和西南沿海-米深的深水拖网渔业的副渔获物;这些渔业以多种虾类为目标,并保留所有附带的捕获物。过去30年(从年到年),由于浅水虾种的枯竭,东海岸的渔业,特别是大溪以外的渔业,已经转移到更深的水域。渔业已从-米的捕捞深度转移到-米的深度。在30年前(大约一代长度)之前,该物种不会在台湾捕捞,因为它超出了渔具的深度。在季风季节,条件不允许深水拖网捕鱼,一些拖网渔船在-米的较浅深度作业;这将缓解长鳍刺鲨的捕捞压力。台湾的深水延绳钓作业深度为–米。
在台湾,到年代,沿海渔业被认为过度捕捞,渔业扩展到专属经济区(EEZ)内的近海和远海。从年代到年代,台湾专属经济区内的渔业捕捞量持续上升,之后稳步下降。从年代(艘)到年代后期(年代达到峰值,达到艘),运营的动力船舶数量显着增加,然后在年缓慢下降至艘。非动力舢板的手工捕捞量稳步显着下降。在台湾,年对海鲜的需求一直很高,人均31.2公斤。太小而无法供人类食用的鱼需要加工成水产养殖业的鱼粉饲料,而水产养殖业生产的海鲜数量是台湾水域野生捕捞渔业的两倍。
在印度尼西亚,该物种可能在-米深度作业的深水底层延绳钓上捕获。印度尼西亚的捕捞压力很大,拥有全球最大的软骨鱼渔业,目标和兼捕软骨鱼的捕捞量很大。20多年来,印度尼西亚一直是最大的鲨鱼捕捞国之一。在过去15年中,深水底层延绳钓捕捞量保持相对稳定,西爪哇除外,那里的渔业在年左右停止作业。在菲律宾,该物种的深度上限超出了最大作业深度为米的拖网渔业所能达到的范围。以前在菲律宾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使用底部设置的多钩线渔具,目标是角鲨的肝油;渔业从年代到80年代是集约化的,并且仍在经营,但以手工规模经营,而不是在苏禄海西部地区,因为它发生在尚未捕捞的深度。
在印度尼西亚,刺鲨属被卸下肝脏并用作肉食;肝油在当地加工并出口。在其他地方,基于其刺鲨属的情况,长鳍刺鲨可能用于其肉、鳍(低价值)和肝油(高价值)。对于人类消费来说太小的个体很可能被用于鱼粉。
没有针对特定物种的保护措施。在台湾,自年以来,禁止在距离海岸3海里范围内以及超过50总注册吨位的拖网渔船在12海里范围内进行所有底层拖网捕捞。自5年以来,鱼翅必须自然附着在使用冰来保存渔获物的船只上。需要对种群规模和趋势、生活史进行研究,并应监测渔获量。为保护种群数量并实现恢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可能包括物种保护、空间管理、兼捕减缓以及捕捞和贸易管理措施(包括国际贸易措施)。有效执行措施将需要持续的培训和能力建设(包括在物种识别领域)。需要进行渔获量监测,以帮助了解种群趋势并为管理层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