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纬60度以南,世界第五大洋,南大洋的地

2024/8/12 来源:不详

南大洋是地球最南端的水域,位置在南纬60度以南,水域在南极洲外围一圈。年6月8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承认南大洋为世界第五个大洋。不过这一结论并没有获得地理学界的一致认可,例如我国就没有将南大洋标注在地图上。为什么南大洋的地理意义充满了争议?

南大洋的地理特性

南大洋面积两千万平方公里,是五个大洋中第二小的,其小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但大于面积大约万平方公里的北冰洋。南大洋的面积是地球总海洋面积的八分之二。

南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和南印度洋,以及位于南纬60度以南的南极洲周围的支流。它与世界上其他几个主要大陆都没有接壤。南大洋最狭窄的地方是德雷克海峡,在南美洲和南极半岛尖端之间,只有公里宽。

南大洋洋流围绕南极洲从西向东流,而南大洋的海水温度在零下二至十摄氏度之间。因此,海冰和海水之间的温度之差给了洋流极大的推动力,让洋流边界和南纬40度的交叉处,成为风力极强的风带。

在冬季,南大洋的大部分水域,尤其靠近南极洲的部分,这部分水域的温度都会达到0摄氏度以下。但由于有来自南美洲内陆的暖风影响,可以保持部分北部海岸不被冰封。

为什么南大洋地理意义有争议?

南大洋的北边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相连,不像其他四大洋,即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那样有各自明显而独立的大陆作为边界,更不像四大洋那样有与其对应的海脊和复杂的海底构造。

南大洋的海底构造和其他大洋比起来相对简单。其海底结构包括一个平均宽度小于公里的大陆架,最宽处在威德尔海和罗斯海附近,超过0公里,更远的北部有一处深达米的海洋盆地。

除此之外,还有地势较高的狭窄海沟,如南桑威奇海沟,其位于南桑威奇群岛东侧。南大洋海底还有一片从海洋盆地上升,高度不到米的海洋高原,并在顶端形成相当平坦的区域,这部分区域通常被海底相对较厚的上古沉积物覆盖。

美国的地质学家称,其他四大洋由包围它们的大陆划分,边界比较明显,而南大洋则由洋流划分,边界模糊。南大洋的洋流是被南极大陆的冷空气和下沉风冷却的水,在下沉后又沿着海底向北方流动,接着在地表被等量的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向南方流动的暖水所取代,两股洋流的交汇点是南极辐合带。

南极辐合带被认为是定义南大洋北部范围的最佳自然定义。与此相关的是独特的南极绕极流,它永远向东移动,不断地追逐它自己的“尾巴”,接着再融入自己。南极绕极流长达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洋流,每秒能输送1.3亿立方米的水,是世界上所有河流流量的倍。 

南极绕极流的能量非常之大,而且东西贯通,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强的洋流之一。南大洋的独特和争议之处,就是因其不是被大陆包围,而是被湍急的洋流包围。这些是南大洋的特点,但也成为了它的争议点。

温暖的洋流与融化的冰川

南极最大的两个冰川是思韦茨冰川和松岛冰川。思韦茨冰川位于南极大陆的西北部,其冰山厚度最厚能达到4千米,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和世界上的国家对比的话,它和柬埔寨差不多大。

年,地质期刊《冰冻圈》发表英美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解释了冰川融化的原因,海洋暖流流进了冰川底部和海底岩石之间,其温度大约2摄氏度。这股海底暖流对于南极冰川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地质学家们表示,思韦茨冰川前端和底部悬空,这就是给了海洋暖流一个好机会,能够直接进入到大陆架顶部和冰川的底部,而接触冰面的海水量越多,冰融化部分的体积就会相对增加,海洋暖流直接进入大陆架和冰川的阻力也随之减少,如此下去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冰川底部的空洞越来越大,随着气候变暖,这一情况只会愈来愈严重。如果思韦茨以现在的速度持续融化,终有一天这一冰川会完全融化于大海,海平面上升后,海洋系统和大气系统将面临更大挑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