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啥时种植重点技术措施有几项
2024/9/30 来源:不详佛手瓜,葫芦科佛手瓜属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佛手瓜因其形状像佛的手掌、五指并拢而得名。
佛手瓜原产中美洲和西印度洋群岛,后传入我国,现在多地大面积栽培。佛手瓜喜温暖,不耐寒,而又要求不能太热,性喜温暖和阳光照射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最好。
佛手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由于佛手瓜病虫害极少,在栽培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是“放心”蔬菜。佛手瓜还可以作为庭院观赏植物,美化庭院,改善居住环境。
佛手瓜具有理气和中、疏肝止咳的作用,适宜于消化不良、胸闷气胀、呕吐以及气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
一、生长特性
佛手瓜根为弦线状须根,后形成半木质化的侧根,上生不规则的副侧根。侧根长而粗,在一般条件下,一年生的侧根长达2米以上。根系分布范围广,吸收肥水能力强,耐旱。南方温暖地区多年生的佛手瓜,进入第2年以后,可形成肥大的块根。
茎蔓性,攀缘性强。主蔓可长达10m以上。分枝能力强,几乎每节上都有分枝,分枝上又有2次、3次分枝。节上着生叶片和卷须。
佛手瓜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多生于子蔓上,开花早;雌花多生于孙蔓上,开花迟于雄花,异花授粉。
单瓜重-克。果肉乳白色,一个果实内只具一枚种子,一般均以整个种瓜为繁殖材料。
二、适时播种
佛手瓜性喜温暖,但不耐热,也不耐霜。发芽的始温为12℃,适宜温度为18~25℃。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高于30℃时,植株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但能忍受40℃以上的高温,可安全越夏。低于5℃时,植株受害而枯死。种瓜贮存的适宜温度为8~10℃。
从以上对温度要求看露地种植不宜早种,一般在气温稳在18度以上时即可栽种。具体时间看这样温度出现日期。在淮河流域一般在4月中旬以后。提前栽种幼苗容易受冻,形成僵苗。
三、整地与栽种
佛手瓜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一般土壤经耕翻施肥,都可以种植。由于根系入土较深,需要对土壤进行深松,少量种植的,可采用挖穴方法,即挖长宽50厘见方,深40厘米的种植穴,穴内可一半堆在穴一边,再向穴内填一半土量的土杂肥。大面积种植的,深耕30厘米并施足土杂肥作底肥。
育苗:在随着气温回升种瓜顶端开裂,生出幼根,当种瓜发出幼芽时进行育苗。种植数量少的,可将种瓜放在花盆内置于背风向阳处进行育苗,也可直接定植在穴内,将种瓜露出1/3,待茅长出后再盖土。数量大的种植户可用简易保护地培育。种瓜发芽端朝上,柄朝下,覆土4~6cm湿土。不要有积水。当幼芽有2~3分枝时可定植。定植密度,庭院栽种一般2~3株为宜,因株一株可爬30平方米左右。大面积种植者可行株3~4米,株距2米的密度种植,每亩80~株左右。
四、田管重点
1、中耕:为了促进根系扩展和茎叶生长,从定植10天以后每隔15天左右中耕松土一次,这样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清除杂草。
2、肥水管理:定植后要浇透定根水,但是定植后前期浇水,到蔓枝生出后小水轻浇,防止烂瓜、烂根,保成活率,故能保持植穴湿润即可。
佛手瓜在幼苗期生长较慢,到7月以后生长加快,对水分的需要增加,为了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可采用见干见湿浇水法,小水轻浇,但不能积水。
佛手瓜的追肥宜早不宜迟,第一次追肥应于6月上旬进行,每株施有机肥5~10斤,离瓜苗30厘米处开环状浅沟后,把肥料均匀撒下,再用土覆盖。第二次于7月上旬进行,每株施复合肥克,或过磷酸钙克+硫酸钾50克+尿素50克,施于距瓜苗30厘米处的环状沟内覆盖。第三次于8月中旬进行,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施肥量,这次施肥要离瓜秧更远些,每次追肥要注意氮磷钾肥料的配合,而且每次追肥都要结合浇水,结小瓜后更要经常灌溉,保持田间土壤的湿度。
3、搭棚整蔓。佛手瓜为攀爬植物,在甩蔓0.5-1米时进行引蔓入架,以免被风吹倒。初期需要人工扶助绑蔓上架,并使其均匀分布于棚架上。佛手瓜也可爬地种植,但是不便于采收,不好管理,产量低。在庭院种植,可让其爬墙头、平房及屋顶。
4、佛手瓜的子蔓和孙蔓结瓜较早,栽植活棵后,即把主蔓摘尖,约留30厘米长。待子蔓长至厘米左右,摘子蔓尖。长出孙蔓后,则任其无限生长。
5、保花保果。佛手瓜在北方地区栽培于8月下旬开始出现雌花,但是雄花要比雌花迟开五六天。早开的雌花常因未能授粉而萎黄化掉,可以用15~2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喷施,促使雄花提早开,或用10~20毫克/升的番茄灵蘸雌花柱头,这样可以使早期开花的雌花结成无籽瓜,提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