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西里古里走廊这个战略缺口,印度有多努
2023/3/16 来源:不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实力急剧衰弱,已无力维持其庞大的殖民统治。年印度皇家海军水兵发起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迫使英国政府作出了移交政权的决定。
年,英国制定了关于英属印度自治的《蒙巴顿方案》,根据宗教分布和各邦土著的投票将庞大英属印度分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
但毕竟《蒙巴顿方案》是在短时间内仓促完成的解决提案,有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没能解决,尤其是印巴两国混乱的边际线划分,以及西里古里走廊东侧各邦对印度政府的抵触,给未来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一西里古里走廊
当我们翻看世界地图,将目光锁定到南亚时,会看到在孟加拉国的北方,有一处属于印度的狭窄地域。这就是被称为印度之心脏的西里古里走廊,该地区北临中国洞朗,是连接印度东北六邦与南亚主体的重要通道。
一旦印度与他国爆发战争,失去对西里古里的控制,那么印度东北六邦将成为隔绝在本土之外的飞地,从而丧失对战争的主动权。
但西里古里走廊的特殊地理环境却成为了印度“大国梦”上的一道枷锁,相较于世界上其他的交通要道,西里古里走廊可谓是无险可守。
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丰富水源冲刷了这片土地,形成了平坦的农田以及森林地形,狭窄的地形不能将部队完全展开,从而让整个战略部署陷入到被动之中。
二孟加拉国与南部战略
独立前的英属印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区,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民族隔阂政策,导致境内民族矛盾日益加深。
在英属印度分家之前,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和信仰印度教的印度本土人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双方均互相视对方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印巴分治之后,由于宗教划分缘故,巴基斯坦在印度东北部获得了一块飞地,也就是东巴基斯坦。
对于印度来说,一个完整的巴基斯坦会对其形成两相夹击之势,如果两国爆发全面战争,驻扎在东巴的巴基斯坦部便可直接挥师北上控制西里古里走廊,从而切断印度东北六邦与印度半岛之间的联系,将会对整个战局造成深远的影响。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印度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且同意的巴基斯坦,暗中扶植东巴基斯坦内部的反对势力,通过舆论手段削弱东巴人民对巴基斯坦的归属感,再加上东、西巴基斯坦在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语言的巨大差异使得两地之间的唯一纽带仅剩下了宗教一项,最终导致两地之间的矛盾走向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年4月,东巴基斯坦独立领袖在印度的支持下于加尔各答成立了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的出现打乱了巴基斯坦的战略部署,东巴基斯坦人民在临时政府的撺掇下发动了大规模动乱,随之而来的是汹涌的难民潮。
巴基斯坦政府面对东巴骚乱可谓是焦头烂额,只能动用部队对人民进行武力镇压,此举无疑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同年11月21日,在苏联的支持下,印度表示将出兵东巴支持东巴人民的独立行动,第三次印巴战争就此爆发。
12月,战争扩大到西巴基斯坦,正式发展为全面战争,双方在冲突地带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战役,互有死伤,当月16日,印度军队攻陷东巴基斯坦,东巴驻军向印军无条件投降,共有9万巴国士兵沦为俘虏。
次年1月,在印度人和苏联的双重施压下,巴基斯坦当局被迫释放了东巴人民联盟领袖拉赫曼。同年,拉赫曼成为孟加拉国总统。在其上台之后,立马与印度交好,签订了一系列相关合作协议,孟印两国关系迎来了蜜月期。
孟加拉国地少人稠,在失去了巴基斯坦这棵大树后,只能依赖联合国救济才能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成为国际社会上的边缘国家。
这也意味着印度正式扫清了西里古里走廊的南部威胁,达成了印度战略第一阶段的目标。
三北部战略与吞并锡金
印度独立之后,仗着原宗主国英国人的恩惠,利用英国殖民时代遗留下的麦克马洪线侵占了属于中国的藏南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与印度当局就领土纠纷展开了谈判,但印度人自视甚高,不仅不理会中方的友好请求,反而派遣部队在边境挑起与中国边防部队的武装冲突。
面对印方持续不断的挑衅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中方于年发动了自卫反击战,以极小的战损歼灭了大量印军。
吃了大亏的印度当局退回境内后,将中国视为其成为地区大国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在国内疯狂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事务上更是上蹿下跳,可谓是嚣张至极。
而在印度扫除了西里古里走廊的南部威胁后,印度当局加快了围绕西里古里走廊北部的战略布局,此次印度选择的目标是位于北方的锡金王国。
曾经的锡金王国是一个独立的君主专制国家,年,英国殖民者将其纳入到殖民体系之中,两国于年签署了相关条约,锡金成为了英国的保护国。
在英国南亚殖民体系崩塌之后,独立建国后的印度成为了英国在南亚殖民遗产的继承者,印度政客们自然也认为锡金王国是印度的一部分。
年末,印度当局强迫锡金王室签署所谓的《维持现状协定》,向锡金派驻专员。同时唆使锡金境内的亲印政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政治改革。
次年年初,亲印政党锡金国大党赢得大选,党魁开始组阁,但国大党的组阁行动遭到了王室成员的排斥。“保皇党”和“亲印党”两派互相倾轧,导致国内政局胡乱,人民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锡金王国的混乱时局给了印度人一个介入的借口。年6月初,印度官方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保护居住在锡金的印度侨民”为借口,派出军队进驻锡金王国,将锡金王党尽数逐出政府内阁,并指派印度人拉尔担任锡金王国的首相。
在清除了锡金王国内部的反印势力后,印度加快了吞并锡金的进程,就在印军进驻锡金后的第二年。印当局与锡金王室签订了《印度锡金和平条约》,此条约可以说是英国殖民条约的延续,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国防、外交、邮政、银行等权利全部归属印度,锡金王室仅在内政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个所谓的和平条约可谓是彰显了印度人的野心,当局看到国际社会并未对印度作出任何谴责后,印度人的胆子大了起来。
年4月,印度宣布对锡金实行军事管制,取缔一切反对印度的报刊杂志,大肆抓捕锡金内部的爱国人士。
次年6月,受印度控制的锡金议会通过了一部宪法,该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执行官为政府元首和议会会长,锡金王室虽对此表达了强烈抗议,但木已成舟,锡金被吞并仅仅是时间问题。
年,驻扎在锡金的印度军队接到命令,解散锡金宫廷卫队,并软禁了锡金国王。随后印度当局举行了决定锡金命运的全民公投,起初锡金王室还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公投上。
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早在年末,印度当局就通过各种手段迁徙了大量印度百姓进入到锡金境内,并给予了他们锡金公民的身份,大量印度移民的涌入严重挤压了锡金人民的生存空间,共有97.5%的锡金公民同意并入印度,锡金国王只能流亡海外。
随后印度国会通过相关决议,正式接纳锡金成为印度的一个邦,印度当局经营数十年的吞并计划自此正式完成。
印度当局通过对锡金的吞并成功增加了西里古里走廊的战略纵深,在一定程度缓解了西里古里走廊所处的尴尬境地,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根本问题。
印度当局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糟糕的地理,还有极强的内部分裂势力。
四分裂风险与东进战略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印度的主要民族,印度斯坦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是印度的主体民族。
除此以外还有大大小小数十个信奉不同宗教的民族分布在印度各地。而西里古里走廊以东的东北六邦地区则是全印度形势最为错综复杂的地区之一。
东北六邦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孟、缅三国之间,没有出海口,通过西里古里走廊与印度本土相连。
该地区人口来源复杂,有从原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偷渡至此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人,也有信奉佛教,祖上是缅甸、泰国等地的东南亚人。该地区民族在生活习惯、文化风俗、以及宗教信仰上都与印度主族有较大差距,再加上印度当局狭隘的民族政策,导致该地区冲突动乱不断。
为了方便管理,削弱原民族对印度六邦各民族的影响力,斩断他们与母国之间的纽带。印度当局将他们统一命名为阿萨姆族,强制他们改信印度教。
在此基础上,印度当局沿用了吞并锡金的方式,进驻大批部队在东北六邦实行军事管制,并迁徙了大量印度人前往该地区,试图稀释此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浓度。
可笑的是,印度这个第三世界国家,玩起民族歧视可是一把好手。
迁徙至此的印度人大多为低种姓的首陀罗及贱民。平日里受尽压迫的他们在抵达东北六邦后,心态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他们一改往日面对高种姓人士的谄媚态度,转而对东北六邦的原住民进行赤裸裸地种族歧视。
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早已不满印度统治的各民族发起了独立运动,在茂密的丛林中与印度当局展开了持续数十年之久的游击战争。
对于印度政府而言,东北六邦是名副其实的火药桶,是自身的战略死穴,印度当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拉拢东北六邦的原住民,从而利用他们在战争期间拱卫西里古里走廊。
为了稳定东北六邦的局势,安抚不满的原住民。印度当局于年提出了“东进战略”。
首先在政治上,印度当局给予了东北六邦高度的自治权,并停止了大规模迁徙印度本土人的转移工程。在经济上,印度政府在该地区大力发展传统手工业,充分利用雅鲁藏布江下游丰富的水文资源,建立水力发电等基础设施,给未来东北六邦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随着东进战略的进行,当地居民对印度政府的不满有所缓和,但印度六邦各族与印度本体民族的矛盾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化解的。
伴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印度政府为了掩盖抗疫不力的事实,开始转移内部矛盾,将精力放到了与中国的边境摩擦之上,大批印度部队进驻东北六邦之中,给未来该地区局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结语
作为印度整个国家的七寸,印度当局明白西里古里走廊在整个印度战略中的重要性,从独立建国时开始,印度政府就围绕西里古里走廊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布局,试图改变此地糟糕的战略形势。
无论是北上吞并锡金还是鼓动东巴基斯坦的独立运动,都是印度当局为改变西里古里局势所作出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根本上并没有解决问题,锡金王国的战略纵深根本形成不了缓冲区,西里古里走廊仍是印度的蛇之七寸。
以当下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并没有布局印度洋的趋势。但被害妄想症已达到晚期的印度政府并不这么认为,为了自己所谓的“大国梦想”,不仅抛弃了自建国以来的不结盟政策,无视中印边境的既定事实,执意执行所谓的“对华战略”,最终面临的只有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