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啥印度洋现明代石碑,翻
2024/8/23 来源:不详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非、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5%。大家不要看印度洋带上了印度两个字,就认为它属于印度,实际上印度洋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作为一个人尽皆知的“公海”,其实,早在明朝初年知名的三宝太监,就曾率领船队到达过这里。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人尽皆知,他因为创造了世界航海历史的先河,所以也被人们誉为“航海伟人”。
他曾在明成祖朱棣的号令下,率领过一直庞大的船队,历尽艰难险阻终有所成。印度洋就曾发现一个明代石碑,翻译内容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一、伟大航海家郑和
郑和作为明朝时期的伟大航海家,关于他的身世其实非常凄惨,作为明平云南之战中的明军俘虏,他很小的时候就和家人被掳入南京,并在12岁的时候净身为太监。
后世有关他的后人一说,实则是郑和的兄长马文铭,将自己的儿子马恩来过继给了郑和,所以郑和才有了后人。
郑和的出生年月不详,最开始在明朝京师南京宫内服役,年蓝玉奉旨镇守北平府,郑和再次随军前往北平,后来被调入燕王府中服役。
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由于郑和屡立战功,所以得到了朱棣的赏识,这也是他能被朱棣派遣航海的一个重要原因。
永乐三年郑和带船队远航西洋,至此之后的29年他曾七下西洋,这个历史创举又被人们称作“郑和下西洋”。
作为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创举,郑和率领的船队以船只多、规模大、时间久而称最。郑和下西洋要比欧洲航海还要早一百多年,那么郑和下西洋的是什么呢?
第一种、寻人
这种说法比较普遍,但也是最不真实的一种推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在朱棣攻入南京之后,竟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他作为朱棣夺权的眼中钉,一直都让朱棣寝食难安,虽然当年南京皇宫中有一具烧焦的尸体,曾被认为是建文帝的真身,但朱棣却根本不相信。
所以朱棣继位之后依然不断寻找朱允炆,目的就是将他赶尽杀绝,因为这样才能让朱棣坐稳江山。
当时的说法有很多,不过朱棣则相信朱允炆逃跑了,并且利用船队逃往看海外,所以他从派遣郑和下西洋,不断却搜寻有关建文帝的消息,只能说这是朱棣心里有鬼而已。
第二种、增强军事防御
可能很多人都非常费解,为什么下西洋是为了增强军事防御呢?其实,朱棣登基之后明朝的沿海地区,依然没有解决流寇、海匪猖獗的问题,所以他也遵从祖制执行“海禁”,所以才希望通过郑和下西洋的方式,实现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目的。
其实,郑和下西洋所率领的船队,就是一个大规模的海军船队,船员中就有可以打仗的将士,所以对于解决贼、流寇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第三种、宣扬国威
这一点其实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由于明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直都以唐朝为偶像的明朝,军事和经济实力完全可以和唐朝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唐朝。从我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史来看,宣扬国威一直都是基本国策。
而明成祖朱棣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希望让明朝在世界各国面前,展现出大国风貌所以才特意派出郑和,率领大规模的船队,并携带数不清的明朝“国宝”,去和沿海的各个国家通商,这样这些国家也可以看到强大的明朝,进而提升明朝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二、印度洋的明代石碑
郑和下西洋已最远走到哪里,《明史》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印度洋却惊现明代石碑,有人翻译石碑上的内容后,发现这才是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年,锡兰沦为英国殖民地,当英国海军驶过印度洋时,这块沉寂了几百年的明代石碑才被发现。
后来这块石碑被英国海军打捞起来,上面刻有五爪双龙戏珠纹饰。石碑上有中文、波斯文和泰米尔文三种文字:“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永惟大德,礼用报施……仅以金银、香炉……以充供养。”从这些仅存的汉字中,得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国威。
结语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虽然有时候会被蒙上一层灰尘,但是当风袭来之际,灰尘一旦被风吹散,那么就会漏出大家期待已久的真相。
郑和作为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堪称伟大的航海家,不仅创造了航海历史上的奇迹,而且也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航海事业并不比西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