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干旱2月,江河断流,三峡工程是主
2023/4/3 来源:不详白癜风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0321/4358301.html
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再次出现严重干旱,重庆的一些河流甚至出现了断流。其实也不仅仅是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也没好到哪里去。尤其是江西,抚河、信江等大型河流,都已经濒于断流。特别是抚河,每秒流量不到20立方米,最小的时候不到10立方米。
很多人就说,长江流域干旱,三峡工程是主要原因,那么真相究竟是啥?首先,我们先说一下结论,长江流域干旱,和三峡工程没有任何关系,反而三峡工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流域的干旱。
为什么说没关系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长江流域干旱的区域包括了江西等地区,比如说,信江和抚河都是江西排前三的河流,加起来的径流量都不到80立方米每秒,与小河无异。江西的径流量,主目前主要还是靠赣江。
而江西最大湖泊鄱阳湖,径流量只有立方米每秒,只相当于洞庭湖的40%,洞庭湖进入长江的径流量依然有立方米每秒。如果说长江流域干旱是三峡大坝引起的,那么洞庭湖应该是首当其冲,但是数据显示并非如此,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江西大旱跟宜昌三峡没有多大的关联。
三峡大坝影响不了大范围气候
其次,在自然降雨的情况中,大气中的水分循环包括:外循环,即按地球自转规律水汽随大气环流进行输送的循环;内循环,即局部区域内大气局地环流中的水分循环。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体面积扩大了、水位升高了,是增加水分的内循环,到大气中的水分增多了。但大区域范围的水分循环并不会因为局部地区的地表改变而改变。外循环对降水的影响占95%,内循环对降水的影响仅占5%。
所以,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气候的影响微乎其微,事实上,大型水库或者枢纽对当地的微观生态一定有影响,比如鱼类繁衍,地质等,但宏观上,水电降低了火电的份额,减少了温室气体,有害气体的排放。
干旱的原因多种多样,降雨量,地表水径流,地下水采集,地壳变动,地质结构变化都会导致干旱。水资源调节是非常宽泛的一个学科,涉及到的有建筑物调节(一般指闸门、渠道等)、地表水调节(改变河道的宽窄、走向等)、地下水调节(打井、注水等)等等。
长江流域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夏季和夏季前后,盛行分别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挟带着大量水汽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在季风进退与冷暖气流交锋过程中,形成降水。所以,三峡水库对三峡周边这么大区域的天气而言,影响是很小的。
为什么长江流域出现如此严重干旱
按照常理来说,现在长江流域应该是汛期,但是如今却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不仅如此,过去几十年里,长江流域也曾在汛期出现过旱情,但并未像年一样涉及长江上、中、下游,且影响较严重。
根据气象专家的初步研究结果,此次长江流域干旱,首先全球气候变暖是大背景,全球变暖使高温热浪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强。6月以来,欧洲、北非、中东和南亚、美国普遍遭遇高温热浪,多国气温破历史纪录,欧洲可能正遭遇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我国西北、西南、华北至华南都发生了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因此全球气候变暖是长江流域出现异常高温的大背景。
其次,长江全流域干旱与热带太平洋爆发拉尼娜事件有较强的关系,拉尼娜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使得西太副高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长期稳定在长江流域等区域,促成了我国大面积长期的高温热浪事件。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台风活动偏弱。我国近海附近形成的台风强度较弱,影响位置偏南,主要在南海及华南一带;登陆台风明显偏少,不利于副热带高压的撤退和断裂,难以形成降温天气,导致流域出现持续性晴热高温天气。
可以说,长江流域的干旱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
三峡工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
其实,三峡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大家都知道,作为超大型综合用途水库,三峡的第一任务就是防洪,第二任务才是发电,还有就是保障沿线城市用水,以及为辖区提供生态建设服务等。比如,长江四大家鱼的繁殖,就要求水有一定的流速,水位还要上下波动,这样鱼才能有感觉,才会去繁殖。
但是在旱季时候,三峡大坝还起到了地表水调节作用,8月1日到15日,三峡水库向下游补水10.9亿立方米;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16日发布调度令,从16号到21号为长江中下游补水约5亿立方米。
如今,三峡大坝的水位已经低到米,达到防洪限制水位了,不能再向下游放更多的水。可以说民众是错怪三峡大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