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道常识题下

2022/5/30 来源:不详

北京哪些荨麻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33356.html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

51、《窦娥冤》的作者是(__________)。

52、徐悲鸿以画(__________)闻名世界。

53、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

5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__________)

5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__________。

56、“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7、《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58、我国农历中有(__________)个节气。

59、“出污泥而不染”说的植物是(__________)。

60、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1、我们常说高科技的“两弹一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2、绿色植物吸收阳光能量、制造氧气的过程叫(__________)。

63、《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氏是(__________)。 

6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__________)的名言。

65、在我国一年四季中,(__________)的白天最短。   

66、《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__________)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67、寓言“坐井观天”中坐在井中的是(__________)。

68、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__________)。

69、《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__________)的自传三部曲。

70、《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__________)年。

71、“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__________》。   

72、屈原是春秋时代(__________)人。 

7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__________)。

7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__________)

75、(__________)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76、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__________)。

7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__________)

78、瓜熟蒂落()卸磨杀驴()孤掌难鸣()笑里藏刀()眼高手低()转危为安()

A.过河拆桥B.水到渠成C.口蜜腹剑

D.独木难支E.志大才疏F.化险为夷   

79、下列四组生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铸涛寿筑B.湛堪甚勘C.构沟够苟遄端瑞喘   

80、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的一项是()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脑浆迸裂 猝然长逝问心无愧 花支招展    

B、夜不能寐 严阵以待见贤思齐获益匪浅   

C、盛气凌人 日理万机   温故知新心旷神疑      

D、泱泱大国 伸张正义   繁花嫩叶 一国他乡   

82、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B、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D、大路两旁到处都植着果园   

83、有人仿造杜牧《清明》而写了这么一首诗: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这首诗对什么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A.盆景泛滥B.环境污染C.气候恶劣D.不讲卫生   

84、每首诗有四句,每句有五个字的古诗体裁叫()。   

A、五绝B、五律C、四绝   

85、有一位作家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   

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   

8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A、阴山 B、边关   C、燕山   

8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春色B、梨花C、雪景   

8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的意思是指()   

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   

8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王维B、王之涣C、王勃   

90、子曰:“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   

A、善B、擅C、行   

9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

92、下列各句中不是谈学习态度的是:()   

A、学而不厌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   

9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杜威   

94、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   

A、补习B、阅读C、训练   

95、《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指出要解决教师的时间问题,最主要的是要看()   

A、工作时间能否减少B、工作效率能否提高C、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   

96、杜甫少有开心的诗,从来都是忧国忧民,但是他“生平第一快诗”却一反他平日的沉郁顿挫,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这首诗的题目《______________》。   

97、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常常被人合称为“小李杜”,他们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8、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__________》近年风靡全球。   

99、《皮皮鲁和鲁西西》是“童话大王”__________的作品,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近年创作的《__________》系列小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的开篇词。

图片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

51、《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

52、徐悲鸿以画(奔马)闻名世界。

53、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5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   

5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陆游。

56、“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惟见长江天际流。

57、《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58、我国农历中有(24个)个节气。

59、“出污泥而不染”说的植物是(莲花)。

60、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61、我们常说高科技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62、绿色植物吸收阳光能量、制造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63、《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氏是(赵)。   

6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言。

65、在我国一年四季中,(冬至)的白天最短。

66、《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67、寓言“坐井观天”中坐在井中的是(青蛙)。

68、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亚洲太平洋)。

69、《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

70、《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28)年。

71、“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格林童话》。

72、屈原是春秋时代(楚国)人。

7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巨鹿之战)。

7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东林书院)

75、(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76、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一只鸟)。

7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游山西村》)

78、瓜熟蒂落(B)卸磨杀驴(A)孤掌难鸣(D)   笑里藏刀(C)眼高手低(E)转危为安(F)   A,过河拆桥B,水到渠成C,口蜜腹剑D,独木难支   E,志大才疏F,化险为夷   

79、D 

80、C

81、B

82、C

83、B   

84、A 

85、C   

86、A 

87、C

88、B 

89、A

90、A   

91、C

92、C

93、B

94、B

95、C

96、杜甫少有开心的诗,从来都是忧国忧民,但是他“生平第一快诗”却一反他平日的沉郁顿挫,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这首诗的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7、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常常被人合称为“小李杜”,他们是李商隐和杜牧。   

98、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近年风靡全球。   

99、《皮皮鲁和鲁西西》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品,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近年创作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