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地震小知识魅力安宁
2023/2/17 来源:不详(一)地球知识
01
认识地球
从太空望去,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地球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书写着亿万年来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地球分为四个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02
地球外部结构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由于存在大气圈、水圈和地表矿物,在地球上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称为生物圈。地球岩石圈主要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一直延伸到软流圈。
03
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如果把地幔、地核比作“蛋清”和“蛋黄”,那地壳就像“蛋壳”。
04
地球表面的组成
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一级板块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05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下图为全球火山分布图。
06
板块构造
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千米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地球表面由厚度大约为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的巨大板块构成。
07
全球七大板块
全球岩石圈可分成七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大断裂带。
08
大陆漂移说
七大板块就像冰浮在海中一样飘浮在玄武岩质基底上,进行非常缓慢的移动。全部大陆都在板块之上,所以当板块运动的时候,各个大陆之间就表现出了相对运动状况,我们称此为大陆漂移。
09
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指沿大洋中部穿透岩石圈的裂缝或裂谷向两侧扩展并导致新生洋壳的学说。它认为地幔物质在这种裂缝带下因软流圈内的物质上涌、侵入和喷出而形成新的洋壳,随着这个作用不断进行,新上涌侵入的地幔物质把原已形成的洋壳向裂谷两侧推移扩张,致使洋底不断新生和更新,是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
褶皱
褶皱——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受水平方向的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的连续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现象。
断层
断层是地下岩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地震往往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是断层活动的一种表现,所以地震与断层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产生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定位
指对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发震时刻和震级等地震基本参数进行测定。常用的定位方法有石川法、和达法、高桥法等。还有用于单台定位的方位角法和用于速报的交切法,这两种方法精度较低。主地震法和震源联合测定法是两种精确的定位法,但其应用条件苛刻,只用于一些专门研究中。图示为交切法。
地震分类
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
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
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
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类型
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
1、构造地震: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构造地震
通常,我们所说的地震是指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发生的呢?即在构造力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便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动,便造成地震。
地震三要素
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
地震术语
(1)地震命名:以仪器测定到的微观震中所在的县级地名来命名。
(2)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时振动的发源地。通常指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断裂、错动并激发地震波的地方。
(3)震源深度:若把震源看成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就称为震源深度。
(4)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即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
(5)震中距: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
(6)等震线:烈度相同的点用曲线联接,它是表示地震发生地区地震影响的一种方式。
(7)极震区:一次地震破坏或影响最重的区域。极震区的几何中心称为宏观震中。
(8)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并且发震机制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的总称。分为主震型、群震型和孤立型。
(9)主震:地震序列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10)余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的地震。
(11)前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的地震。
地震的深浅
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划分为如下三类:0~70公里称浅源地震,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70~公里称中源地震。公里以上称深源地震。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公里。
地震的远近
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观察,震中距是不一样的。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为三类:地方震——震中距小于千米的地震;近震——震中距为~0千米的地震;远震——震中距大于0千米的地震。显然,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重。
地震波及其类型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面波——当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称为面波。
纵波和横波
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
震级
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划分,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相关。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高,表明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3倍。一般来说,静态推算下,一个8级地震相当于30个7级地震,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也就是说,一个8级地震就相当于个6级地震。
震级大小划分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
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2、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4、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震级测定
震级通常是通过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运动的振动幅度来测定的,由于地震波传播路径、地震台台址条件等的差异,不同台站所测定的震级不尽相同,所以常常取各台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地震的震级。
地震震级的分类
里氏震级ML也叫地方性震级,主要适用于6级以下的中小地震。面波震级MS可以远距离记录地震,这就弥补了里氏震级的不足。体波震级MB几乎所有的地震,包括核爆炸,都可以在地震图上较清楚地识别P波,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矩震级MW不会像其他震级一样存在饱和问题
为何新闻媒体及社会应用的地震震级为M
国家标准震级——为何新闻媒体及社会应用的地震震级为M?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地震震级的规定(GB-),地震震级M测定方法和使用是用于地震测定、地震预报、防震减灾、新闻报道等社会应用的震级,其他类型地震震级必须冠以限制词与添置注释符号。
为什么要修订震级?
不同的国家、机构所利用的台站资料是有差别的,这会影响震级测定结果。测定震级的普遍方法是对不同方位、不同震中距的大量台站的测定结果,作算术平均。高质量的台站数据越多,测定的结果越准确。
为能尽快将地震参数报告政府和公众,地震部门往往使用地震波先到达的台站的记录来测定震级并对外发布初测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到地震的台站数量不断增多,地震部门将使用更多台站记录来重新测定震级。因此,后面测定的震级会与先前测定的震级有一定的差别。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例如,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Ⅺ度;受唐山地震影响,天津市区烈度为Ⅷ度,北京市多数地区烈度为Ⅵ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烈度就更低了。
烈度与震级的区别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打个比方,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的功率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1、地震大小;
2、震源深度;
3、震中距离;
4、土壤和地质条件;
5、建筑物的性能;
6、震源机制;
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中国地震烈度表
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
烈度分布图
烈度分布图又叫做等震线图。震后调查结束后,将各烈度评定点的结果标示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图上,然后由高到低把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即等震线)勾画出来,便构成地震烈度分布图。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唐山、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都达到Ⅺ度。下图为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
震源深度对震中烈度有影响吗?
震源深度对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很大。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小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这常常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地震带
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