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蓝色星辰

2023/3/27 来源:不详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塔式壶(资料图片)观众在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参观。倪文凤摄《山海经》曰:“闽在海中”。绵长的海岸线与山岭遍布的陆地,让福建看起来仿佛是一部“打开的山海经”。为了获取海洋的“渔盐之利、舟楫之便”,数千甚至上万年前,福建先民便开始走向海洋,不安分的族群个性又促使他们跨越台湾海峡,进而驶向茫茫无际的太平洋。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意为: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直至夏商时期,同时存在着风格各异的众多文明,散布在四面八方,犹如“满天星斗”。最终,众多文明交流、碰撞、融合,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在“满天星斗”中,如果说以农耕为特色的中原文明最为光彩夺目,那么,福建文明则是一颗耀眼的“蓝色星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造就的“海洋个性”,是福建文明的最大特色之一。千万年间,沧海桑田,闽人紧随大海的脚步,搏击风浪,览尽甘苦与沉浮。他们是中国的“海上马车夫”、中国的“世界人”,穿越古代、近代、现代,闯荡天下,生生不息。回头看,光阴似水,唯有潮起潮落不变,正如人间的求索依然。下南洋、闯世界,爱拼会赢的个性也成为刻在闽人基因里的古老记忆。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向海迁徙的第一块踏板民以食为天。在远古时代,福建先民吃什么,能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文化面貌。与内陆地区相比较,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经济形态最大的特点就是“靠海吃海”。由于濒临太平洋,适应海洋、从海洋中获取食物是福建沿海史前文化的最大特色之一。不过,由于缺乏文字记载,这些历史故事大多湮没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随着现代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些消失的远古历史又被重新发掘出来。今天,从太平洋视角来看福建,我们将看到一部更加波澜壮阔的远古史。福建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平潭岛,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穿越之门”,引领我们走入历史深处。年全国文物普查时期,考古人员在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发现了壳丘头遗址。由于种种原因,此后并没有对其进行正规发掘和保护。年,福建博物院派出考古队,对其进行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收获颇丰,共清理出21个贝壳堆积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贝器、陶器等遗物多件。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壳丘头遗址距今约年。壳丘头遗址是典型的贝丘遗址,主要文化层的堆积物80%以上为贝壳,居民采集食用的贝类有19种之多,其中绝大部分为丽文蛤。可以想象:距今多年前,壳丘头处于山麓与海湾间的台地之上,地势平坦,日照充足。这里为壳丘头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天然资源,成为海岸边一处理想的聚居地。福建博物院研究员、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告诉记者,壳丘头遗址是目前福建沿海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也是台湾海峡西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还发现了以平面呈梯形的小型石锛为代表的磨制石器,以及少量的穿孔石器。“不要以为磨石头很简单,这在当时属于‘高科技’。”范雪春说,通过借助外力,史前人类将工具越做越精细,用途也越来越广,帮助他们达成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成果。壳丘头出土的石锛普遍较小,有的长度仅有3.5厘米,很难作为单体农业工具使用,应是作为装柄的复合工具,用来采集或攫取食物,更有可能是用于修房或造独木舟的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陶器的发明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人类首次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转变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之一。壳丘头出土的陶器主要是以陶釜为代表的生活用器。这些陶器虽然烧制火候不匀,但纹饰种类却不少,包括波浪纹、贝齿纹、戳点纹、刻划平行条纹、指甲纹、绳纹、磨光黑陶和红衣陶等,颜色以灰、黑、灰黄、红、褐色为主。从其别具匠心可以看出,壳丘头先民已有闲暇的时间和多余的劳动力把玩泥土,点缀海边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纹饰、器型的比对,我们发现壳丘头文化跟台湾的大坌坑文化有很多共性。”范雪春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台湾大坌坑遗址被发掘出来。壳丘头和大坌坑两地出土的陶器都以粗绳纹、夹砂陶为主要特征,很多都印有相似的波浪纹、贝齿纹、指甲纹和刻划纹等,反映出当时两岸先民对大海的热爱与崇拜,也说明两者处于一个文化圈里。壳丘头文化并非孤立存在,除了福建发现的平潭祠堂后遗址、闽侯昙石山遗址下文化层、闽侯溪头遗址下文化层等之外,南至漳州、金门,东到台湾,皆存在与壳丘头文化特征相似的文化类型或遗址,其影响力甚至覆盖到更远的越南所在的中南半岛。美国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考古学家巴里·罗莱(BarryRolett)认为:“通过在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址、龟山遗址、东花丘遗址等的调研,推断平潭很可能是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这里发掘的数处考古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都显示了平潭和太平洋岛屿之间的联系。”闽侯昙石山遗址:福建海洋文化从这里开始从平潭出发,沿海岸线到达闽江口,再溯闽江而上,约60公里就到达了如今的闽侯县城。江边有座毫不起眼的低缓山丘——昙石山,海拔仅26米。如此寻常的小山丘,却因为年的一次意外发现,改写了福建的历史。年1月7日,昙石山所在的昙石村村民在修筑闽江防洪堤坝时,挖出了许多样式古旧奇特的瓦罐、石器、骨器以及堆积很厚的贝壳。一时,村里挖到了“宝”传扬开去。经专家们初步判断,这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一个史前文化遗址由此重见天日。从年至9年,考古人员先后进行了10次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0多平方米。根据考古成果,专家们推断,多年前,这里应是另一副模样:那时的海岸线可能就在今天的昙石山一带,闽江与大海在这里交汇,先民们逐水而居,现在的福州城当时应该到处都有水域。这可能也是昙石山原名叫“墰石山”的原因之一——在福州话中,“墰”即“海边礁石”之意。“昙石山是典型的贝丘遗址,可以说‘福建海洋文化就从这里开始’。”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董平研究员认为,昙石山代表了独具福建特色的海洋文化。新石器时代,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单纯的自然寄生者逐渐转变成自然改造者,人类开始减少对自然的依赖。昙石山的先民们也在这个时期进行了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创造。陶釜是昙石山文化最典型、出土最多的陶器,是海洋文化特色的重要例证,也是福建年饮食文化的基因载体。年底,考古人员在昙石山遗址的同一座墓葬里清理出了大大小小18件陶釜,数量之多极为罕见。纵观这些陶釜,不少底部都有火烧的痕迹,据此推测它们应该是一种炊具。但是,18件陶釜出自同一座墓中,明显超出了实际使用数量的范围,这是为何?董平分析,一方面,不同墓葬出土的随葬品的多寡说明,这个时期昙石山人的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另一方面,可见几千年前处于江海交汇处的昙石山先民已经开始讲究“美食”,河鲜、海鲜分开煮,把食物烹煮方式细化。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古今并无二致。继昙石山遗址发掘之后,考古人员又在昙石山周边发现、发掘了相似遗址,如庄边山、白沙溪头遗址,以及青铜时代的黄土仑遗址等,都处于闽江下游,出土众多印纹陶。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曾昭燏、尹焕章建议:把“几何印纹陶为主的文化”的名称改为“昙石山文化”——以几何印纹陶为主的这种文化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广东和浙江南部这一片地区为中心。“昙石山文化”从而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认定、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第一个被确立的考古学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推断,昙石山遗址距今约~年。昙石山文化价值凸显。董平认为,昙石山除了海洋文化特色,另一个重大价值是对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学说的强有力证明。年前,中原各类文明光彩夺目的同时,福建先民也在昙石山一带创造出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文化类型,石器、骨器、角器、牙器、陶器等大量出现,就是很好的实物证据。年10月,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周年之际,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昙石山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是福建省唯一入选项目。在昙石山,一件器型独特如“喇嘛塔”和“折腹壶”拼接而成的陶器“塔式壶”,在目前我国的考古发现中绝无仅有。出土时它位于墓主人头顶位置。有关专家认为,它应当是与当时人们某种宗教信仰和灵魂观念有关的“神器”。墓主绝非部落中的普通一员,而应是祭司或部落首领。祭祀行为受到重视,意味着昙石山文化进步到了新阶段。背山靠海,潮汐给昙石山人带来丰盛的海物,而农业文明此时也开始在昙石山悄悄萌芽。在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一件贝铲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反映出当时的昙石山人可能已经开始从刀耕火种向农耕过渡。人类学者通过对昙石山遗址出土的人类和动物骨骼的骨胶原和骨磷灰石同位素比值进行分析后推测,海洋性食物和大米等碳水化合物是昙石山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昙石山人是否最终掌握了农耕技术还有待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海边风高浪急,捕捞种植皆不易。昙石山人耕山耘海,拥抱风浪,与大自然一再交手又彼此造就,形成了独特而瑰丽的区域文明,并在漫长的交流融合中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海洋文化元素。极目不见故人,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一垄贝丘、一把石斧、一枚骨簪……连出一条长长的历史脐带,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跨海而来的石锛:书写万年“海峡故事”像壳丘头、昙石山先民一样,福建南部的先民们也是伴海而生,过着耕海牧渔的生活,并且凭着骨子里的闯荡个性,跨越台湾海峡,书写了一段史前“海峡故事”。福建最南端的东山岛,当地渔民出海常常会打捞到一些动物化石,渔民们恭敬地称它们为“海兄弟”。当地渔民给打捞到化石的地方取名“脚骨筒线”。这些化石多数酷似脚骨头,而且海浪涌到这些地方时,由于水太浅,会发生翻折,形成一道非常明显的白浪。海底地形数据显示,台湾海峡中静卧着一道由若干浅滩组成的隆起地带,从福建东山岛向东偏南延伸,经台湾海峡至澎湖列岛,最后连接到台南。它曾是连接两岸的“桥梁”,被人类学家称为“东山陆桥”。研究表明,在冰河时期,“东山陆桥”至少有7次露出海面,使台湾与大陆连为一体。大约一万年前冰河期结束,海水上升覆盖陆地,形成了台湾海峡,“东山陆桥”在距今约年前淹没于海底。范雪春介绍说,在澎湖及台湾本岛发现的史前动物化石,与在东山发现的“海兄弟”属于同一动物群落,这表明闽台自古相连,这些哺乳动物应该是通过“东山陆桥”迁徙、交流的。由此推测,先人们也有可能在一万年前就通过“东山陆桥”自由往来于海峡两岸。往事越千年。闽台的交流交往并没有因为“东山陆桥”沉于海底而中断,东山大帽山等遗址的发现及发掘就证明这点。年,东山县陈城镇大帽山山脚下的大茂村一些村民为了盖房子,需要就地取材用贝壳烧壳灰,他们惊奇地发现,山坡上的土层下面就埋着厚厚的贝壳。村民无意中的挖掘,引来世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