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从海岛山地到文化圣地人民资讯

2023/5/2 来源:不详

遍寻域内,泰山不是最高、最大、最美,且远离帝都,何以成为“天下第一山”?单独从文化或自然的角度都难以完全说清。从多学科视角,放眼更长时间、更广空间,审视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综合考古以及文史研究进展,或许更为清晰些。

王雷亭,泰山学院副院长,泰山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分会副会长,中国林业联合会名山文化与自然教育副理事长。

一、由海岛山地到自然高地

从自然视角看,泰山所在的海岱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东临大海,西靠广阔的欧亚大陆腹地,其最古老的岩群历史约27亿年~29亿年,是华北地区乃至全球最古老的岩石之一。从泰山区域普遍覆盖的在海洋环境中形成的石灰岩等海相沉积岩看,泰山在地球数十亿年历史中海陆变迁历经了若干轮回。

根本塑造泰山区域自然环境的最新地壳运动是“喜马拉雅运动”,这是因首先在喜马拉雅山区确定而得名,这一造山运动贯穿了地质纪年上的新生代,至今仍在持续。按照板块学说理论,大约始于万年,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与中国大陆所在的欧亚板块相撞,因其密度稍大,遂向欧亚大陆板块之下俯冲,造成欧亚板块的抬升。两板块的持续挤压作用导致了青藏高原及其东南缘与北缘强烈挤压缩短与隆升,东亚大陆向东挤出、深部岩石圈隆升等,导致了中国东部及其滨太平洋带的伸展与裂陷。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抬升欧亚大陆板块,造成泰山所在的泰沂山区断块掀斜抬升,泰山顶部的上千米巨厚沉积盖层因此而被剥蚀掉,据测算,在近万年的时间里,泰山的总上升量达米左右,目前仍以0.5毫米/年的速度在继续抬升。周边则断块下陷,直至被海侵后,泰山便成为海岛中的山地。

青藏高原的抬升是个几千万年的过程,万年前的高度仅约0米,其强烈的隆起开始于约万年前至今的第四纪时期。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是影响中国尤其是泰山所在的山东区域的重要源头性事物。受青藏高原隆起而决定的以下三件大事皆与泰山区域自然地理现状形成高度相关。

(一)西风北支急流出现和东亚季风增强

因为青藏高原的崛起,形成了中国地形地势的三级阶梯。青藏高原代表的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米左右;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等所在的第二级阶梯,海拔0米~米左右;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所在的第三级阶梯,大部分海拔在米以下。正常地势的话,由于地球自转,在中纬度也就是泰山区域上空偏南有一个西风急流。但由于青藏高原的崛起和抬升,干扰了西风急流,青藏高原逐步形成了西风急流的环岛,西风急流最后形成了南支和北支急流,影响黄土高原和泰山区域的主要是北支西风急流。另一方面,由于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在高原低层大气冬季盛行冷高压而夏季盛行热低压,其大气环流形势与冬、夏季风方向一致,这样,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和来自西部内陆的冬季风都得到了增强。这个东亚季风系统从气候角度也决定了泰山区域对人类生存的适宜程度。

(二)黄土高原形成

西风北支急流与被加强的冬季风是沙尘空中运输的重要载体。这些沙尘也是因为青藏高原崛起,阻止了印度洋暖湿气流更多的北进,像西北一带只能接受少量大西洋、北冰洋的东进、南下水气和极少量的东部强季风时吹来的水气,致使中国西北地区出现干旱化、沙漠化,于是产生了大量的沙尘。随着地表风力加大和垂直气流的产生,它带来的沙尘直接被西风急流和冬季风从空中向东运载。由于北支急流绕过青藏高原环岛后,进入黄土高原上空的宽阔地带,约束力减小,风速降低,由此带来的载荷能力也随之下降,在此形成了沙尘的主要沉降区;而处于低空的冬季风所携带的大量沙尘则在沿途进行叠瓦式沉降。同时,大小河流带来的泥沙也在此沉淀,还有青藏高原东北缘风化物被黄河带到蒙古高原一带成为沙漠物源,继而又通过沙尘暴沉降黄土高原区域。如此,在风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下逐步积淀成黄土高原,加之秦岭山脉风化剥蚀的物质,为未来的华北平原形成准备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三)黄河东向入海

有了物质,还需要搬运工具。由于青藏高原的崛起,出现了从西至东流淌的黄河,因为其巨大的水量和落差所形成的极强搬运能力,沿途又汇聚泾河、渭河等大小河流,带来了黄土高原及秦岭山脉的大量泥沙,向地势低平的东部搬运。当时泰山所在的山东版图与现在不同,是由三段构成:西侧是与太行山脉隔海相望的浅海,中部泰沂山区是海岛,东部胶东丘陵也是海岛。黄河在距今约万年前冲破三门峡,携带大量泥沙越过黄土高原,冲破太行山脉来到了第三级阶梯的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浅海。在此区域,由于落差降低,流速下降,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填海成陆,通过上百万年的来回摆尾沉积,形成了冲积平原。黄河(还有淮河、海河等河流,黄河为主)持续在冲积平原上肆虐,见湖填湖(比如淤积巨野泽等),遇河袭夺(比如分别夺淮河、夺济水入海等),逐步成就了华北平原今天的面貌,整个山东的三部分也逐步由浅海、海岛成为连成一体的陆地,形成今天的山东陆地版图。

单靠黄河等河流流水、冬季风、北支西风急流等几个从西到东方向的作用还不能形成可持续的物质循环,而青藏高原所增强的东亚夏季风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夏季,青藏高原受到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其温度远高于周围大气温度,在这个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形成上升气流,使得高原低层因为空气升腾扩散而成为热低压,上升气流则在对流层的中上部高空集聚,形成较为稳定的高压,与东部海域高空的低气压及中低空的高压形成大气环流闭环,有利于湿热的夏季风循着内陆中低空的低气压深入中国大陆,形成降水。当然,也要看到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区域的大气环流也参与到了该过程中,只是贡献相对较小罢了。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华北平原生长的完整物质循环链条:通过东亚夏季风由东向西输送,把东部海洋(包括部分陆地)的水热气流输送到中西部,再由中西部高原地带通过雨雪降到地表,通过大小支流进入黄河等河流向东输送,还有上述所说的从西向东的风力搬运,这其实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削谷填峰式的地球外力夷平化过程。这一系列过程,反映了泰山在自然演变上的全球价值和意义。

这个自然地理过程造就了泰山区域优越的自然环境。黄河携带的泥沙绝大部分都是黄土高原肥沃的表层土和秦岭等山脉的风化物,沉积在海岛与大陆之间,使得泰沂山区周边陆地表层的土壤十分肥沃,加之泰山等山地古老的辉绿玢岩、花岗片麻岩、蛇纹岩(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组成泰山玉的蛇纹石在泰安地区仍作为肥料被粉碎肥田)等岩石的风化,其所形成的土壤母质营养丰富且排水透气性好,极大地增强了土壤的生产力,泰山山前汶河两岸的倾斜平原就成为史上著名的齐鲁必争的“汶阳田”;黄河上中游的大量生物种质资源也通过河流(少部分通过气流沉降)带入到本区域,增加了生物多样性;靠近海洋,又有了渔盐之利;再加上东亚季风系统形成的暖温带气候,使泰山区域成为最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地区。泰山区域就这样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从海岛山地变成平原山地,成为条件优越的自然高地。

山东所在的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

二、由自然高地到文化圣地

山岳以其出云雨,通天地的神秘莫测和化生万物而被早期人类社会所依赖并神化和崇拜。越是人类早期,对山川等自然条件的依赖越强。抛开人种来源这一考古人类学的焦点问题不谈,远古时期,不论是土著还是外来族群,一旦接触到像泰山所在的海岱地区这样具备渔盐之利的优渥环境,对其生存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就会立即显现出来。

史上选择泰山为五岳之首并非理所当然,更非完全必然,还有很大的或然性,其中就有来自嵩山的强有力竞争。泰山、嵩山两者之间,占渔盐之利、地势更为高耸、土壤更为肥沃的泰山,总体略占上风。两者之间的较量,除自然条件优劣外,主要焦点还在于与统治者的区位关系、历史传统和文化重心上。从上古之后,在统治中心逐渐偏向中原后,泰山在区位上渐处劣势,这在若干时段的地位变迁中已见端倪。探讨泰山地位形成涉及的因素众多且盘根错节,现删繁就简,更多从政治视角,以时间为轴做极简梳理。

(一)史前时期:泰山已现文明初光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海岱地区东夷初民从大汶口时代到龙山文化时代,文明进程比起中原地区、长江中游等其他文化区域来,明显地先行了一步。泰山作为海岱地区的最高地标,被先民尊崇为神山当是顺理成章的事。观察泰山周边多地出土陶器上的“日火山”刻符,至少大汶口文化时期泰山应当已是东夷人的观察和崇祀对象,加之缺乏对区域以外的了解,也让泰山区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天地之中”。吕思勉认为,“以嵩高为中,乃是吾族西迁后事,其初以泰岳为中。故《释地》又云:‘中有岱岳’”。史书的记载当有一定的史影。

(二)三代后期:泰山地位初步显现

早期许多信息限于传说难以确信,商代早中期对东夷人长期征伐,最终取得胜利。至商代后期殷墟文化已经布满了海岱大部分地区,被征服的东夷也接受了商文化。但有商一代泰山地位好像并不明朗。商的甲骨卜辞与山有关的多为祈雨、求年成等,卜辞中的“三山”“十山”“岳”等并未见确指泰山。从当时商王国的疆域范围和“天下”形势看,“岳”或专指今中岳嵩山。商人以上帝和祖先崇拜为主,山岳崇拜当次于祖神。周郢认为泰山祠祀商时可能已经肇始。限于考古等发现,作为泰山重大议题的“封禅”究竟起于何时难以定论。《封禅书》所言商汤立商,封泰山,禅云云,因该书为后人所书,也难以确信,而司马相如《封禅颂》所称“三代之前,盖未尝有”可能更为真实。

周人崇祀天神,山岳为天,实际上就化崇天为山岳崇拜。周人始崇岐山,随着东迁转为嵩山,认为嵩山为其祖先神群居之处,且将其山巅名曰“天室”。西周至春秋时期嵩山地位最高,但张富祥认为嵩山“显见是受到东岳泰山文化的影响”。至战国,随着周王室的衰落,齐鲁文化影响力的增强,嵩岳的地位下降,代之而起的是东方的泰山。

值得一提的是,商周之时神权观念的变革对山岳祭祀乃至审美的长远影响。《礼记·丧记》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周人初承殷礼,嗣后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将原始文化上升到了治国纲领的高度,成为上下的行动指南,形成了尊天、敬德、保民的天人合一观,并渐成轻神重民、以民为本的观念,从而为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至春秋战国时代,“天地不通”“民神不杂”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神权从神秘走向开放,从贵族走向民间,祭祀权不再被垄断。儒家弟子所记载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称“太(泰)山之高,参天入云”,意义非凡:客观上看,其时泰山已成为非祀可登、可审美抒情的场所,而不是纯粹的神灵所居的天室,打破了商代或类似欧洲中世纪前的山地上下“人神二分”的观念。与欧洲相比,中国人把山地作为审美对象早了两千年,应是这类“思想解放”的延伸成果,深刻影响和丰富了中国后世独具一格的山岳文化,堪称泰山名山文化建构的原点。

(三)秦汉时期:泰山首山地位奠定

泰山地位的奠定,嬴秦人当为首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起于泰山山脉东缘嬴汶河流域的嬴姓一族,商末周初有记载的至少三就有批嬴秦人以不同的身份进入西部,其中包括清华简上记录的周初三监之乱时被废姓绝祀的一批嬴秦族人:“成王伐商奄,杀飞廉,西迁商奄之民于朱圄,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卫。”

嬴秦人在西垂励精图治上百年,被周王室认可并复姓得祀后,表现出了极强的对东部的历史记忆与认同:一是西迁祭祀时最尊白帝,而白帝则是源于东部被嬴秦人奉为始祖的少昊;二是保留东夷人的人殉习俗;三是其主墓道朝向东部;四是西首葬,面朝东部。古代中国陵墓唯独秦代陵墓主墓道一律朝东,为何?“面东,昭告自身之所从来,蕴含着对故土的眷恋”“这种朝向东方的葬俗恰能表达他们‘不忘其本’、返本归根的心理”,嬴秦人坚定的东向意志可见一斑。虽然从西迁至秦始皇东巡时隔余年,也许嬴秦一族已经忘记所本事物的原意初心,但早期被压抑超百年之久的强烈东部记忆或许早已变成了心灵深处的潜意识,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可能是嬴秦人自西向东攻城略地最终实现统一的重要原动力。

从始皇得天下后的行动或许可以回答,一是以其族姓在嬴汶河流域设置“嬴县”,二是统一第三年便东巡泰山并行封禅大典。封禅是泰山几乎独有的仪式,是先秦人士鼓吹的上古帝王之礼,是宣扬“告成功于天”的天人合一的政治礼仪。始皇五次出巡四次至东部地区,并审慎而隆重地封禅了泰山,成为第一个有确切记载并留有碑刻遗物的帝王,开启了后世帝王一统天下后争相至泰山封天禅地的先河。从泰山拔地通天且岱顶具备最适宜的天人对话平台以及文献记载看,泰山祭祀封禅等传统当由来已久。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者、推广者,掌握了强大的话语权。其中泰山封禅的入门资格与祥瑞条件等的限定,当是稷下学宫的精心“创设”,这一切尽在托为管仲所作的《管子》佚书《封禅》篇中,成为以后儒家讨论封禅与泰山的理论基础。其历史背景是当时的社会需求与历史的必然趋势:由于只有一位合法的天子能够行封禅之礼,所以封禅和泰山都与中国的统一相联系,这反映了东周王朝走向衰亡与纲纪混乱、社会动荡时的人心所向。五行学说与封禅说的共同作用,加之对长生不老等的祈求,成就了一代雄主秦始皇的泰山之行。用巫鸿的话,一旦举行了封禅大典,帝王和泰山就不再是原来的皇帝和泰山了:泰山由于被“封”而崇而尊,皇帝则由于行了封禅大礼而延受天命,他对国家的统治是秉承天意的行动。

当然,始皇的泰山之行,也要看到另外两个重要诉求,一是国家安全的需求。这当是源自于人类的心理需要,也应是一国一朝的第一需要。国必定四至,而“四岳”“五岳”则为领土四至的象征物,也体现了地处中央者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是需要时时维护的:长城的修建、四塞之地的追求、重兵的驻守、帝王的不断巡视当是安全需要的必然行动。《尧典》《舜典》所载的尧舜岁巡“四岳”,与其说是泽被四方,不如说是对领地完整安全的再确认。“一家天下,兵不复起”(峄山刻石)、“皇帝之明,临察四方……皇帝之德,存定四极”(琅琊刻石)、“登兹泰山,周览东极”(泰山刻石),从秦始皇东巡的上述纪功刻石看,正反映了此类诉求。二是宣示一统天下。泰山是“东极”的象征,是战国盛行的五行说中化生万物之所在。泰山之所以具备一统的标志性,就是因为其地处东极,对地处西部的帝王而言,一旦东极在手就代表着天下统一。

对登封泰山而言,登临一次而多附加几层内涵,让帝王登山的仪式感更强烈、意义更为博大、皇权更加神圣,也一并展示一下齐鲁大地文化重心的地位,彰显一下能影响帝王的话语权,于各方均为共赢,何乐而不为?而对始皇而言,心底里或许还满足了嬴秦一族“衣锦还乡”之愿。

可以说,上古传统、疆土一统象征与战国时期五行说、封禅说等共同建构了泰山首山地位。有无嬴秦荣归故里的愿力尚无从考证,但能在秦人身上实现泰山封禅,从中至少也可以看出稷下学宫身后的影响力,更见识到儒家一派神道设教的政治手段。至于后世所言始皇与儒家的过节本文不议。刘宗元认为,嬴秦一族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是中华文化大融合的推动者,而泰山就是重要的见证者。与此同时,始皇还给后世开启了谈论泰山的新角度:谈泰山不谈一统,与谈一统不谈泰山一样,都未触及泰山精髓——华夏一统、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的象征。

汉承秦制,在泰山封禅上也是如此。在汉初的变革中独尊儒术,作为儒家“靠山”的泰山,自然而然被推上独尊地位。汉武帝不但封禅泰山,修建明堂,更为惊人的是,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能八次亲至泰山,使得任何山地在有汉一朝均无法超越泰山。汉武帝曾孙汉宣帝更是一锤定音,公元前61年(汉神爵元年),制诏太常,“唯泰山与河岁五祀,江水四,余皆一祷而三祀”,从国家祭祀制度角度根本厘定了泰山五岳之首的位置。传说,颁诏之时“凤凰集于泰山”。

(四)唐宋时期:第一山地位巩固

有唐以来,泰山五岳首山位置又生插曲。太宗封禅泰山的意愿强烈,奈何立国不久百废待兴,加之贤臣劝阻,泰山之行未成而终成憾事。高宗携皇后武则天登封泰山,联袂行了封禅泰山的旷世大典,至今双束碑仍在述说着皇帝夫妇的佳话与趣闻。许是对在泰山的亚献不满,抑或是向世人表明其承继周统、弘扬武周、另辟天地,武则天称帝后在嵩山行封禅大典。陈子昂《为赤县父老劝封禅表》称:“太室居五岳之尊”,可知,武周一朝,五岳之长已从泰山变为嵩山。至玄宗登封泰山,将泱泱大唐气象的《纪泰山铭》留在岱顶,封禅典礼后不久便削去了武则天册封嵩山的“神岳”封号,嵩山仍仅仅作为地理中心的象征,泰山则恢复了其作为传统礼制上的地位。而武则天参与禅地的泰山脚下的社首山,也于年因凿石被毁,这是泰山保护史上的一大悲剧。

宋真宗封禅泰山,将东岳泰山神格由“天齐王”上升为“天齐仁圣帝”,并诏令天下广建泰山东岳大帝行祠,使得泰山东岳庙遍布天下,自然也遍布各名山所在地。至此,已无任何山地能撼动泰山根深蒂固的传统地位。

宋后,元代的加封、明代皇室与泰山的密切往来、清代帝王破纪录地登临泰山、民国的泰山国山议案,泰山的地位已经层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除帝王外,文人墨客的影响力巨大而持久。素王独步泰山,留下名山圣人相映生辉的千古绝唱:“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之语不知激励、抚慰了多少仁人志士;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简直就是泰山观光招募令。同样,升斗小民的进香祈愿也让泰山更进一步深入人心,历史时期分布于各地的东岳庙、元君庙等泰山庙宇更是就近慰藉着华夏子孙的心灵。

当然,对“第一山”的选择,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相对高度和山的形态。泰山掀斜抬升带来的拔地通天气势,在古人没有“等高线”概念、不知绝对海拔高度的情况下,其相对海拔就成为制胜高度:有泰山一般雄伟气势,且山岳形态又“如坐”“稳固”者,鲜见,其尊荣气度呼之欲出。这似乎也正合儒家所希望的“稳如泰山”般天地人间秩序与处事心态。

泰山封禅、祭祀、祈愿、登攀的背后,是各类人等心愿的集结与寄托。笔者在给韩国同仁《中国泰山研究》一书的序中曾写道:“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黎民百姓把内心最神圣、最私密的愿望说给泰山听,中国人对一个山地的信任与依赖从来没有像对泰山这样,泰山已然成为国泰民安的象征。”

不独中国人,百年前登上泰山的德国汉学家卫礼贤也有同感:“泰山是中国的奥林匹斯山。在中国,从古以来它一直占据着显著位置。它气势雄浑,庄严肃穆地盘踞在这个地区。登上这座大山总是一种有意义的经历。”

中国宏观气候格局和黄土以及黄河的分布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构造地貌

三、结语

自然造化、人文化成,是泰山地位得以奠定的关键因素。喜马拉雅运动带来的中国三级阶梯地形及海陆格局,奠定了东西联动、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自然地理基础;嬴秦一族的东西纵横与不懈追求使之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首个实践者;上古的传统和儒家的推崇让泰山见证国家一统并成为其象征。这是历经千百万年自然与文化选择和塑造的结果,由此,泰山成为自然演变的全球标本,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成为历史时期华夏子孙精神的原点与归宿,自然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圣山、圣地。

年泰山成为全球首例山岳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如此评价泰山:“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长期历史实践中提供给世界的典范。遗产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与传承,作为世界遗产是荣誉,更是责任,是为世界保存和保护全人类的共同珍宝。着眼于泰山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性,如何处理好自然与文化、景观本体与审美通廊、山与城、发展与保护、当下与未来等关系,让双遗产永续健康留存,是对当前及今后的巨大挑战。

历史只说明过往,荣耀也属于从前。但历史不会被湮灭,五岳之首的光环还会继续闪耀。改革开放文旅大兴的今天,在民主平等的大潮之中,逐步消弭了你尊我卑的等级观念。在不同区域、不同视角和不同需求之下,名山辈出,各领风骚,皆有过人之处,让人更加明了“包容互鉴”的价值与意义。

历史造就了今天,未来由今天铸就,今天的起点又在何处,泰山或再有应答?

(来源:文化大观作者:泰山学院副院长、泰山研究院院长、教授王雷亭)

本文来源:半月谈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