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南海缘何再度成为大国角逐的舞台
2022/12/26 来源:不详来源
《学术前沿》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自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以来,南海作为东西方贸易和文明交流、融汇的重要地区,一直都是大国角逐之地。当前,南海的大国竞争以中美较量为主,其他域外大国竞相参与,进行对规则创设、地区力量对比优势、区域安全架构领导地位、话语权及主导权的争夺。年以来,南海聚集了当前国际体系中几乎所有主要大国力量,除美国外,日本、印度、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甚至澳大利亚都在南海地区拥有各种形式的军事存在。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认为,近年来,南海成为美国将国际关系推向大国竞争的试验场。未来,中国应力求保“稳”,促使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国与我国建立涉南海问题的对话沟通机制,维持 朝着趋稳向好的态势发展,同时通过海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双管齐下”,最终赢得南海斗争的主动权。
南海何以再度成为大国角逐之地?
1、静态因素
,南海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在全球国际政治格局中的特殊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谁控制了南海,谁就可以控制全球海洋”。
第二,扩张型海权在西方世界经久不衰。西方海权发展以控制全球海上航道为目的的“扩张性”内在特征,是自年开始大国在南海的竞争再次回潮的重要因素。
2、动态因素
,部分声索国的政策调整。冷战结束后,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对华采取“两面下注”(对冲)战略,在处理南海问题上,采取介于“妥协”和“制衡”之间的折中方案。
第二,地区和国际权力结构的调整。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不仅引起美国的不适,且各国力量此消彼长所引起的地区和国际权力结构变迁以及各国海洋战略的调整,也是南海地区大国角逐回潮的重要原因。
第三,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及美国对中国南海政策的“过激反应”。美国基于权力压倒性优势的地区秩序,对中国的南海政策提出诸多限制性要求。
更多精彩观点
01
大国在南海角逐的历史与过程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时代。19世纪40年代,伴随西方全球扩张向远东地区的延伸,英、法、美等国纷纷开始大规模进入南海,并在南海周边地区建立支撑其在东亚开展贸易和军事扩张的海外基地。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法国和日本竞争为主、英美等其他大国竞相参与,构成了这一时期南海地区秩序演变的主线。其中,法国和日本先后在南海制海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南海诸岛及航道的地缘战略意义愈加凸显。
伴随法、英、美及日本等殖民主义大国为获取制海权和制空权压倒性优势地位而纷纷出动海军占领南海岛礁,南海的地区秩序也由传统以共同存在、和平开发为主,迈入大国地缘政治竞争时代。在原有秩序中,中国依据持续不断的历史实践管辖南海,与周边地区共同开发南海资源,使得南海海洋地物归属关系清晰,海域使用与资源开发井然有序。但是,殖民主义大国的侵占和相互竞争打破了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在南海原有的关系,给南海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
冷战美苏两极对峙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依据战后国际安排恢复行使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南海地区内外各国对于中国公布的断续线和南海诸岛位置图并未提出异议,南海秩序也短暂回归到领土主权归属明确的正轨。
随着国际体系进入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南海成为美苏争夺的重要地带。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竞争地缘政治优势所依赖和拉拢的重要对象,防止对方获取在南海地区制海权、制空权的压倒性优势,遂成为美苏各自倚重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越南和菲律宾武力占领南沙岛礁的“高潮期”,同时也是冷战的“转型期”和中国外交的“困难期”。中国处理南海问题不仅需要考虑自身与越、菲等国的双边关系,还需兼顾同美、苏及越、菲的关系。越南与菲律宾正是抓住了冷战时期两极对抗对其的有利时机,在20世纪60至80年代大规模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21世纪的南海大国角逐。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南海问题发表讲话,公开表明美国在南海拥有重要的国家利益。这标志着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开始改变“保持中立”和“有限介入”的政策,转而采取“积极介入”的南海政策。此后,美国逐渐把南海问题视为调整亚太战略布局、重施对华“遏制战略”的抓手,增加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外交等战略投入。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华采取“竞争”战略,开始深度介入南海争端。年以来,美国南海政策转向“全面介入、选边站队”阶段,从南海岛礁主权归属、海域争端、地区规则制定等各个方面发起了针对中国的全面对抗。年7月13日,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南海声明是美国放弃在南海有关争议上“相对中立”立场的标志性事件。
此外,日本、英国、法国等昔日海权大国,以及印度、澳大利亚等新兴地区性海权国家,在美国影响和自身利益诉求两方面原因的作用下,也都纷纷采取扩大军事存在的方式对南海地区投射影响力,在南海问题上都采取与中国相对抗的战略和策略,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
02
大国角逐已成南海挥之不去的阴影
1、当前南海大国竞争的三个领域
当前,南海“大国竞争”的主要特征是,以中美较量为主,日本、英国、法国、印度等其他域外大国积极参与,对包括规则创设、地区力量对比优势、区域安全架构领导地位,以及话语权和主导权进行争夺。
,规则掌控权之争。美国提出的所谓“海洋自由”“不以武力或胁迫解决国家间争端”原则表明其有意夺取地区海上规则构建的主导权。美国认为,中国与东盟10国间的“南海行为准则”(下文简称“准则”)磋商将对其规则掌控权构成挑战,尤其是中国将利用不对称性力量优势获得地区海上规则主导权,因而开始对“准则”磋商进程实施干扰甚至破坏。随着“准则”案文磋商接近尾声,美国将通过越南等渠道加大对“准则”干扰和破坏的力度,中美对南海地区规则掌控权的竞争也将一步步升级。
第二,海权优势之争。“维持有利于美国的区域力量平衡”事实上即确保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压倒性力量优势地位不受挑战。美国认为,中国南沙岛礁建设、海上力量的提升等正在改变地区已有权力分配格局,美力量优势地位正在遭到侵蚀。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国开始向南海地区集结优势兵力,增加在沿海地区的常态化军事部署,加大在这一海域的动态力量投射,就是为了巩固在本地区的压倒性力量优势。
第三,地区安全架构的主导权之争。双边同盟体系是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安全架构的核心依托。年,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战略”之后,美国开始构建包含双边军事同盟、多边安全合作在内的新安全架构。美国认为,中国在南海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和对其他沿岸国的力量优势将令菲律宾等国对美提供的安全保护失去信心,将逐步“蚕食”目前由美主导的地区安全架构。美国需要借助在南海“秀肌肉”“表强硬”来向盟友和伙伴国展示其对盟友提供安全保护的决心,维持美国同盟和伙伴国体系的稳定。美国除了借南海问题巩固军事同盟关系外,还把提升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安全合作、扩大在南海地区伙伴国体系作为“印太战略”的重中之重。
2、南海大国竞争的主要表现
,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国采取对抗的立场和政策。美国南海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年,美国对南海处于“相对中立、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