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万里波涛二战德日技术交流秘闻上
2023/5/11 来源:不详本文作者:大兵
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署,意味着轴心国军事集团完全形成。出于同上一条贼船的原因,他们之间的军事技术交换也变得“慷慨”起来……
其实早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穷兵黩武的日本就在积极引进军事技术:
比如年的时候,日本海军为了建造“大和”级战列舰,从德国进口了吨级压水机和70吨酸性平炉;日本陆军通过梅赛德斯奔驰授权生产了以DB-引擎为蓝本的航空液冷发动机;全面抗战爆发后投向中国军民的炸弹也有不少是来自菲亚特和比亚乔出口日本的军机。
▲图为侵华日军装备的意大利BR.20轰炸机。
究其原因,日本毕竟是后起的工业国,技术水平上比起老牌帝国主义的德国还差着一大截;但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仅仅是日本有求于人,这种交往也不可能长久,德国工业也需要从日本的占领地获得稀有的工业原料。
▲红色部分为日军在亚洲占领地,包括中国东北、内蒙都是工矿资源极丰富的。
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日之间通过走苏联内陆,向东家交“税”的物资转运通道被堵死了;“珍珠港”事件后,海上通道也不好走了,于是两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潜艇——
“柳条行动”
年6月,日本海军一艘代号伊30的潜艇从马来西亚槟榔屿海军基地出发,中间在非洲东海岸接受补给后,全程历时近两个月,于8月初抵达德国海狼的总巢穴——洛里昂基地。
▲日军占领马来西亚后在槟榔屿建设了海军基地以方便在印度洋活动。
▲法国洛里昂的潜艇基地是当时U艇在大西洋活动的主要巢穴。
这是德、日之间第一次潜艇运输,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和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上将亲自到场欢迎,希特勒还给日本艇长授了一枚勋章。当然这也是看货物的面子,伊30运来了一吨半的云母(属稀有元素,工业上用于电容器制作)和日本的91式航空鱼雷及工程图纸。
▲91式航空鱼雷就是日军扔在珍珠港的那种。
作为回报,德国方面为伊30加装了被动雷达探测装置、把艇上上古董的96式25毫米高射炮改成了德军标准的四联装20毫米厄利空速射炮,还给了全套的德国地面防空雷达设计图纸、价值万日元的工业钻石以及50台“恩尼格玛”密码机。
▲年的时候英国人好像已经破译“恩尼格玛”了吧...
伊30这一趟可算是满载而归,一个多月后该艇安全返回槟榔屿,补充物资后立即出发赶往本土。但“不幸”在新加坡外海触雷沉没,所载的物资除了在槟榔屿卸下的10台“恩尼格玛”密码机外通通沉入海底。
真是海底两万里,跑了趟寂寞啊!
伊30这趟旅程的结局虽然不算圆满,但德、日双方都看到了这种技术交换的价值。连德国陆军的曼施坦因元帅都向日本大使建议双方应该将老一点的潜艇改装用于欧洲和远东之间的物资运输。
年5月,这次轮到德国送“礼”了。
德国海军U-号潜艇从洛里昂出发,经马达加斯加东海岸和槟榔屿两次补给后,抵达日本吴港。这艘潜艇上的货物包括水银、光学仪器、奔驰公司的舰用柴油发动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梅塞施密特公司最新研制Me-火箭截击机的全套设计图纸,后来日本在穷途末路之时研发的“秋水”火箭飞机就是根据这个仿造的。
▲梅塞施米特刚刚完成的Me-火箭截击机。
▲日本后来搞出的“秋水”火箭截击机,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都没啥卵用!
由于路途遥远、补给困难,中间的危险和不确定因素太多了,U-号就没打算再回去,连潜艇带货都送给了日本,算是兑现希特勒抽调8艘U艇给日本的第一艘。而艇上的官兵则搭乘意大利货轮返回槟榔屿作为后备艇员和地勤,在那里建立了德国潜艇部队印度洋活动的一个巢穴。
▲U-属德军ⅨC型远洋潜艇,水下排水量吨,被设计用来在美国东海岸活动。
但两国潜艇的作战思想不同,日本海军接收的那艘还算不错的德国潜艇后来也没发挥什么作用,直到战后被美军凿沉在港口。
▲加入日军的U-改称“吕”,在日本海军命名序列中这算小型潜艇!
不过德国宣传机构却称这是希特勒送给日本天皇的一件礼物...
可真的是糊弄鬼子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