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王国第二期
2023/5/15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169853.html
俾斯麦体系
王朝战争
(一)俾斯麦体系又称大陆联盟体系,是素有铁血宰相之称的德意志帝国时任首相俾斯麦为孤立法国耗时近二十年在欧洲大陆建立的外交、军事联盟体系。此体系始于年,正式终结于年。德奥同盟、三皇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俾斯麦大陆体系的初步形成,《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是俾斯麦为德国构建安全体系最终形成。随着德皇威廉二世亲政后俾斯麦下台,年法俄缔结军事同盟标志着俾斯麦联盟体系的解体。0年法国与普鲁士为争夺欧洲霸权爆发普法战争,7月法国向普鲁士宣战,9月双方在色当会战。最终法军惨败,拿破仑三世和10多万法军成为俘虏,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1年1月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完成统一。1年5月德法签订《法兰克福和约》,主要内容:法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割让给德国;法国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德国留驻法国,直至赔款支付完毕,军费由法军承担。普法战争在德法之间埋下仇恨的种子,法德之间的敌对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约成为法俄未来结盟的基础,在俾斯麦体系建立之前欧洲处在梅特涅塑造的维也纳体系之中。年革命冲击正统主义原则,打击神圣同盟。克里米亚战争打破欧洲协调机制,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改变欧洲旧有的均势格局,维也纳体系构建的欧洲秩序宣告瓦解。
(二)德国的安全困境主要体现在:一是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德国地处中欧,与多国接壤,很容易受到他国攻击,国防线延伸四面八方;二是德国面临复杂的外交环境,德法成为宿敌后德国必须阻止俄、奥加入法国阵营,为此俾斯麦精心设计其战略构想。他奉行名为大陆政策的均势外交原则,建立德国为中心的联盟体系,联合俄奥以及拉拢英国来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已取得的霸权地位,从而保证欧洲国际体系的稳定。德国“大陆政策”指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执政期间(0年代至年代)推行的外交政策的总称,俾斯麦出于现实政治的考虑,认为德国的利益重心在欧洲大陆而不在海外殖民。“大陆政策”的策略是拉拢英国、联合奥匈帝国,以孤立和削弱法国并抑制俄国。年俾斯麦被迫向新即位的德皇威廉二世辞职,“大陆政策”让位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19世纪60~70年代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推行的外交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大业。该政策确定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其重点是削弱和孤立法国,阻止其他大国结盟。普法战争后期俄国几度扬言干涉,并与英国协商共同行动,构成对德国的最大威胁。
(三)在这一背景下俾斯麦力图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以孤立法国;联合奥匈帝国,抑制俄国在欧洲的扩张;拉拢英国,加剧英俄对抗,从而构成极其错综复杂的外交网。年俾斯麦促成缔结俄、奥、德三皇同盟,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国避免两面作战。对于英国时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导致大陆政策破产,俾斯麦被迫辞职,年后大陆政策让位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王朝战争是指年到1年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进行的三次军事行动,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各封建战胜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维也纳会议决定组织德意志邦联以承接被法国在战争中彻底摧毁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邦联包括力量较强的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小邦共4个国家和4个自由城市。19世纪中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封建城邦割据,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当时存在着两条实现统一的路:一条是由中产阶级领导的,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各邦王朝,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共和国;另一条是容克地主阶级领导的,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地建立统一的君主国。
(四)年9月0日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还不满一周的容克政治家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的“预算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一篇鼓动性的讲话,他要求普鲁士内部停止对抗,“聚集力量”共同对外。年他在讲话中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或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当时丹麦王国在其本土之外还占领着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其中荷尔斯泰因的居民主要是日尔曼人,所以加入德意志邦联。而石勒苏益格公国的居民除了日尔曼人外还有大量的丹麦人,因此没有参加德意志邦联。丹麦国王一直企图把这二个公国并入本国版图,年颁布的丹麦新宪法规定把两国归入丹麦领土,此举在德国引起强烈反对,俾斯麦乘机挑起对丹麦的战争。年2月开战,丹麦很快战败。根据当年10月签订的维也纳和约普鲁士占有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得到荷尔斯泰因。对丹麦的战争结束后他便积极筹划对奥战争,因为德意志统一的最大障碍是奥地利。他首先在外交上拉拢俄、法、意,使他们在对奥战争时不予干预。6年6月17日普鲁士出兵荷尔斯泰因发动对奥战争,7月日双方主力在萨多瓦村(捷克境内)展开决战,最终普军大胜。
(五)此后奥军无力再战,只得请法国调停。8月2日双方在布拉格缔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不仅吞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而且还占领其他一些土地,使普鲁士占有全德领土的2/5和人口的2/。普奥战争结束后成立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这个联邦已经具有统一国家的性质,它有统一的议会,普鲁士控制着其军政和外交大权。德国统一已经走了一大半路程,剩下的还有莱茵河以南、邻接法国的4个小邦国(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和黑森—达姆斯塔特),这4个邦国力图保持独立,因而靠拢法国抵制普鲁士。而法国担心德国因统一而变得强大,所以竭力阻扰普鲁士统一的步伐,早在调停普奥战争时法国就提出普鲁士的势力不能超越莱茵河以南。0年普法两国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生争执,7月1日法驻普大使要求普王保证永远不同意霍亨索伦族人继承西班牙王位,普王婉辞拒绝,并将事情经过电告俾斯麦。俾斯麦乘机篡改电文,以此激怒法国,电文公布后法国于7月19日向普宣战。
(六)战争爆发后普军优势明显,并迅速攻入法国境内,9月1日双方在色当展开决战,普军的数百门大炮轮番轰炸,几小时内法军伤亡达2.5万名。下午点法军升起白旗投降,拿破仑三世当了俘虏。普法战争后巴伐利亚等4邦国加入德意志联邦,德国统一全部完成。长期分裂的德意志地区出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有利于这个地区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消除欧洲一个紧张源,有助于德国民族的统一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次是改变欧洲的格局,在统一过程中原来在德意志地区占有首席地位的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范围,国力大大削弱开始走下坡路。法国战败后被迫割地赔款,实力被削弱,在欧洲大陆的地位下降。目标由原先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变为与德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同时与德国结成世仇,直到二战结束才化开。而相应地德国的地位大大上升。第三则是导致新的矛盾即英德矛盾的爆发,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英国和普鲁士成为战略同盟,而统一后的德国为了进一步发展竭力对外扩张争夺殖民地,这不可避免的与当时拥有最多殖民地的英国发生矛盾。德国开始向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发起挑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皇同盟
(一)通过同盟德国实现孤立和削弱法国的目标,俄国加强在中亚地区对付英国的力量和西部边疆安全的保证,使俄奥当时在巴尔干的矛盾有所缓和。普法战争后俾斯麦的外交策略是尽可能地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其他大国与法国结盟。2年9月6日德、俄、奥三皇在柏林会晤,除了一致表示反对社会主义国际的革命运动以外,并未产生一项共用的政治协定。年6月俄奥签订《兴勃隆协定》,约定遇有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10月德国加入该政治协定,从而结成第一次三皇同盟。三皇同盟是指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意志帝国皇帝与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两国皇帝结成的同盟。年6月俄奥两国皇帝签订《兴勃隆协定》,约定遇有第三国侵略危机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同年10月德皇也加入这一协定,从而结成“三皇同盟”。通过同盟德国实现孤立和削弱法国的目标,俄罗斯加强在中亚地区对付英国的力量和西部边疆的安全保证,使俄奥当时在巴尔干的矛盾有所缓和。普法战争后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在欧洲崛起,完成对欧洲国际政治环境革命性的改造,同时却造就困扰世界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问题,德国的天然优势和其他欧洲国家不接受这一优势的矛盾。战败不仅使法国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剥夺它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更大大恶化它的地缘政治环境,这样法国对德国来说就成为一个无法和解的国家。法国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对付德国,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准备复仇,法国都需要同任何与德国敌对的国家结盟。这就使得涉及德国的危机均会加剧,而且很难局部化,因此也就限定德国外交的基本走向。
(二)在俾斯麦看来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与保障德国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麦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为了孤立法国就必须保持俄国、奥匈帝国和德国三个君主大国的保守联合,为此他还需要对俄奥关系发展施加影响、俄奥关系过于密切以致于撇开德国,或者为争夺巴尔干发生冲突都会损害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德友谊视为德国外交基石的同时,他还不能得罪在近东、中亚与俄国尖锐对立的英国。5年-8年的近东危机反映俾斯麦政策相对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俄奥矛盾的激化使俾斯麦难以长期回避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俾斯麦通过9年的德奥同盟暂时找到出路,同盟的真正归宿是年6月结成的俄奥德三皇同盟,这就使德国得以继续保持对俄奥关系的牵制及在两者之间的调停地位。年9月土属东鲁米利亚省发生革命并宣布与保加利亚公国合并,素来以保加利亚保护者自居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经由不听命于他的亚历山大大公之手实现两地的统一,从而巩固大公在保加利亚国内的地位。俄国试图通过大国协调迫使保加利亚取消合并,但保加利亚统一的既成事实且已不可逆转,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面临空前失败,巴尔干酝酿着新的危机。年1月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布朗热就任法国陆军部长,在法国掀起一场要求向德国复仇的狂潮,德法关系骤然紧张。两场危机同时发生,俾斯麦同盟面临严峻考验。
(三)与此同时被俾斯麦视为德国外交根基的三皇同盟即将期满且续约无望,国际局势有完全失控的可能,俾斯麦做梦都害怕的东西夹击之势眼看就要成为现实。德国如果在俄奥巴尔干竞争中采取支持奥匈的政策就要承受俄德关系破裂,并因此向法国提供潜在盟友的后果,而在当时环境下又完全排除放弃奥匈的可能性。保存奥匈帝国的独立与大国地位是俾斯麦欧洲秩序的重要环节,奥匈一旦在外部压力下解体不仅会危及欧洲均势,使德国外交失去回旋余地,也将打破德意志帝国内部微妙的政治平衡。-年的保加利亚危机重新打开东方问题,造成俄奥对抗的前景。俄土战争中俄军浴血奋战,二十万将士丧命疆场,收获的却是难以下咽的苦果。年9月亚力山大大公在俄国压力下被迫逊位,11月沙皇特使考尔巴斯未能迫使保加利亚摄政当局推举出俄国中意的大公候选人,因此俄保断交,俄国在保加利亚的影响丧失殆尽,沙皇的尊严被践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巴尔干形成俄军即将入侵并引发大国冲突的危殆局面,俄国一旦进军保加利亚势必控制罗马尼亚,届时匈牙利将处于俄属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三面包围之中,奥匈的多瑙河生命线也有被切断的可能。保持在巴尔干的势力和影响,既是奥匈大国地位的象征,也是帝国生存之所系。11月1日奥匈外相卡尔诺基在匈牙利议会发表演说俄国无权占领保加利亚并单独决定其命运,否则兵戎相见。俄国舆论大哗,普遍认为俄奥协调已失去意义,俄军方和泛斯拉夫派考虑对奥匈实施军事打击。
(四)俾斯麦扮演“诚实的掮客”,虽然暂时回避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却暗含着同时疏远两国的危险。奥匈不由要问:“德奥同盟究竟还有什么价值?德国有两个盟友,奥匈只有半个。”如果说德奥同盟在9年的缔结加剧俄国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与德奥结盟的轨道上来的话,那么在此时它只能加深俄国的敌意。年11月沙皇在接见新任法国驻俄大使拉布莱时表示俄国希望法国强大,两国需要并肩携手共度难关。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尔巴斯使命失败,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结果,也是对卡尔诺基国会演说的回应,要想按俄国的意愿解决保加利亚问题就得排除奥国的阻挠。奥匈的实力并不构成威胁,关键是德奥同盟,如果俄国要发动对奥匈的战争或使俄国的战争威胁产生效果,必须预先阻止德国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国,有迹象表明俄国军方和泛斯拉夫派通过著名报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卡托科夫从10月末起已对沙皇的决策倾向施加重大影响,为了牵制德国的沙皇有可能急剧改变其欧洲政策,法俄结盟的前景已隐约可现。2年9月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及首相安德拉希·居拉伯爵、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及首相戈尔恰科夫访问柏林,与德皇威廉一世及首相俾斯麦会晤,三国首相最后议定维持欧洲现状,协同解决东南欧的纠纷。年5月6日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毛奇访问圣彼得堡,德、俄签订一项军事协约,约定缔约一方被欧洲任何一国进攻时另一方应出兵20万相助。
(五)同年6月6日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和戈尔恰科夫访问维也纳,俄、奥两皇又签订《兴勃隆协定》,约定遇有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同年10月22日德皇也加入这一协定,协定至5年有效,史称第一次三皇同盟。8年柏林会议后德俄关系恶化,俾斯麦为了防止俄、法联合使自己两面受敌,而俄国也想联合德国在近东和两海峡与英国抗衡。因而在年6月18日俾斯麦与俄、奥两国大使在柏林又签订三国协定,为期年。年续订,年废除,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协定规定缔约国之一与第四国作战时其他两国应守善意的中立,并尽力使冲突局部化;对土耳其欧洲领土的任何改变须经三国共同协议,三国承认封闭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原则,务使土耳其不得将海峡供任何交战国作军事活动之用。另外三国又签订一项附加的协议书,规定奥国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保留随时吞并之权;三国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协定和协议书是秘密的,年才被披露。年协定期满,因俄、奥在巴尔干冲突加剧而未再续订。同年俾斯麦另与俄罗斯订《再保险条约》,此约维持到年。根据年的三皇同盟的续约,奥匈帝国同意俄国把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合并,而作为回报时俄国将同意奥匈帝国对波斯利亚和黑塞哥维亚的兼并。
(六)保加利亚自从8年《柏林条约》给与保加利亚自治公国地位后俄国一直没有建立对保加利亚的有效控制,而俄国一手扶持起来的保加利亚的君主——亚历山大大公更是受够了俄国官员的指手画脚,因此他决心彻底的摆脱俄国的控制,所以俄保关系处于微妙状态。而在年9月18日东鲁米利亚爆发农民起义,驱逐住在当地的土耳其官员,并自行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由于俄保关系已经恶化,所以俄国决不能应许一个不听命于俄国、统一的保加利亚存在。因此在年10月在君士坦丁堡举行的列强大使会议上,俄国代表一改过去支持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合并以及建立“大保加利亚”的建议,转而谴责保加利亚破坏柏林条约的现状,所以俄国提出恢复8年的《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即禁止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保持东鲁米利亚原来的半自治的地位。俄罗斯的提议能不能成为现实,关键取决于同属三皇同盟成员的奥匈帝国的态度。虽然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在争夺巴尔干问题上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同时奥匈帝国也为俄罗斯失去对保加利亚的控制而幸灾乐祸,但是奥匈帝国也不想把事态扩大化,以免起义波及到自己。因为在奥匈帝国的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所以奥匈帝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是支持俄罗斯的建议。而三皇同盟中的主导者德国,因为出于维护三皇同盟的目的也是支持俄奥合作的。
(七)英国却明确的表示反对俄罗斯的这项建议,英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保加利亚,以遏制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为达到这个目的的英国积极鼓动保加利亚与土耳其的和解,英国的计划是东鲁米利亚在名义上仍归土耳其所有,由土耳其的苏丹任命保加利亚的亚历山大大公为东鲁米利亚的总督。在英国积极的外交斡旋下终于在年2月土耳其苏丹正式任命保加利亚的亚历山大大公为东鲁米利亚的总督,这等于承认亚历山大在保加利亚的合法地位,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将彻底失去在保加利亚的控制权。所以不甘失败的俄罗斯政府策动保加利亚的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黜亚历山大大公并派出特使考尔巴斯将军对保加利亚进行高压统治。面对俄罗斯的倒行逆施时保加利亚的摄政当局在英奥两国的支持下给与坚决的抵制,年7月另立萨克森科堡的斐迪兰为新的保加利亚大公,从而使俄罗斯重新控制保加利亚的企图彻底破产,保加利亚危机的后果直接导致三皇同盟的最终解体。三皇同盟是俾斯麦为了防止在普法战争之后,战败的法国寻求俄奥两国的支持,以便向德国复仇而建立的。令俾斯麦始料不及的是俄奥两国在巴尔干问题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俾斯麦非要强求的俄奥合作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奥地利已经看出通过三皇同盟来遏制俄国在中南欧的扩张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俄奥关系的破裂和三皇同盟的解体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八)这也暴露俾斯麦体系一个先天而致命的缺点,就是俄奥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保加利亚危机指的是19世纪后期年保加利亚的统一问题和欧洲列强争夺在保加利亚的势力范围而引起的一场巴尔干政局的危机,8年柏林会议后巴尔干政局仍以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俄、奥对立为主要特点。年9月东鲁美利亚起义驱逐奥斯曼帝国行政长官,宣布合并于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9~在位)批准东鲁美利亚的请求,保加利亚公国国内亲俄与反俄势力一直进行着斗争。东鲁美利亚起义由反俄势力领导,因而俄国一反过去赞成该地区与保加利亚合并的主张,谴责亚历山大大公撕毁柏林条约。同时东鲁美利亚的事态有向保加利亚人占人口半数以上的马其顿蔓延之势,这又引起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王国的惊恐。年10月各有关国家在君士丁堡举行大使级会议,德、奥、法、意支持俄国的方案即由奥斯曼帝国收复东鲁美利亚,修改该地境内的法律。
(九)英国反对并提出由奥斯曼帝国苏丹任命保加利亚大公为东鲁美利亚行政长官,并使保加利亚保持事实上的统一。斯时塞尔维亚在奥匈的支持下,借口维持巴尔干的均势向保加利亚索取补偿。年11月14日塞尔维亚向保加利亚宣战,入侵保加利亚境境内。保军反击获胜,追逐塞军,直逼塞京。11月28日奥匈帝国以奥军参战援塞尔维亚威胁保军无条件撤出塞境,保加利亚被迫接受以恢复战前状态为基础的议和条件。其后在英国策动下奥斯曼帝国与保大公亚历山大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意采取英国的建议,由保大公兼任东鲁美利亚的奥斯曼帝国行政长官。沙皇虽然不得不同意土保协定,但对亚历山大一世大公余恨未消。年8月21日依靠俄国支持的一部分保加利亚军官废黜亚历山大大公。此举引起保举国不满,部分军政界人士发动反政变敦促亚历山大大公复位。沙皇政府反对,扬言要占领保加利亚。9月7日亚历山大大公被迫弃位出走,年7月7日保加利亚议会选出亲奥、德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斐迪南一世(~在位)为大公,保加利亚危机平息。俄国在这场国际冲突中遭到失败,丧失7~8年俄土战争后在保加利亚取得的政治优势,奥、德势力在保加利亚站稳脚跟。
德奥同盟
(一)19世纪70年代近东危机爆发,5年在奥斯曼帝国北部的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两省爆发基督教徒起义,起义得到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同情和支持。奥斯曼帝国派出军队镇压,但收效不大。巴尔干局势引起俄、奥匈、英、德欧洲列强的注意,俄国支持泛斯拉夫运动,赞成巴尔干斯拉夫独立,以达到它在远东的目标,就是废除年《巴黎和约》的限制、控制君士坦丁堡和确立有利于俄国的海峡体制。1年俄、土、德、奥、英、意、法七国在伦敦签订公约,废除《巴黎和约》所规定的黑海中立条款,再次确定封闭海峡、禁止外国军舰通行的原则,并同意土耳其有权在平时对友好和同盟国家的军舰开放海峡。英国与奥匈主张维持奥斯曼帝国现状,围绕近东危机各国展开一系列外交努力。近东危机是指发生在地中海东部、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一带的国际冲突及纠纷,因统治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在十九世纪时已衰弱不堪,国内不同信仰的少数民族乘机争取独立,因此自十九世纪开始巴尔干半岛上不断出现叛乱和镇压。近东巴尔干问题本来是斯拉夫民族反对土耳其的奴役、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的解放运动,但由于大国的插手使巴尔干的矛盾变为一场愈演愈烈的国际斗争,在这个血腥斗争过程中欧洲列强以一己私利加以干预,把地区问题提升至国际事件。所以近东问题成为十九世纪一大课题,巴尔干半岛日后更成为“欧洲的火药库”。一连串的国际危机亦因“近东问题”而发生及扩大,如希腊独立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柏林会议,甚至于波斯尼亚事件及两次巴尔干战争,年萨拉热窝的暗杀事件更直接把欧洲(及全世界)卷入世界大战的旋涡内。
(二)在各种斡旋无果下7年俄国向奥斯曼土耳其宣战,俄土战争爆发后英国积极进行外交活动来阻止俄国占领君士坦丁堡。8年土耳其被迫与俄国签订《圣斯特法诺和约》,和约规定:土耳其承认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完全独立;俄国获得比萨拉比亚西南部分;土耳其保证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实行改革;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自治公国,其疆域包括保加利亚、东鲁米利亚全部及马其顿大部分,由俄国军事占领两年。《圣斯特法诺和约》使俄国大大扩张在巴尔干的势力。8年商讨解决近东危机的会议,德、俄、英、奥匈、法、意、土耳其参加会议。俄土战争后双方签署《圣斯蒂法诺和约》引起英、奥两国的强烈不满,两国逼迫俄国同意召开国际会议重新审议和修改这一和约,俄国被迫做出重大让步,接受《柏林条约》来取代《圣斯蒂法诺和约》。其实质是列强共同瓜分土耳其和大国权力的再分配,并迫使俄国吐出已经获得的部分战利品,加剧俄国与德奥的矛盾。柏林会议结束后英、俄、奥三国的势力在近东形成一种新的均势,近东危机暂时缓解。柏林会议标志着俄奥协调的失败,欧洲君主联合的三皇同盟动摇,德俄关系也倒退。俾斯麦先着手巩固德奥关系,以此迫使孤立的俄国放弃反德立场回到王朝欧洲联合的大陆上,即使俄转而寻求法国支持,德奥同盟也可进行抗衡,奥也有意与德国签订共同抵制俄国侵略的防御性条约。
(三)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中德奥加强抑制俄国侵略的力量,对德国而言如法国进攻德国可获得奥善意中立,如俄法联合进攻德国可获得奥援助,又不需要承担奥主动进攻俄国时的援助义务,从而避免自己因奥扩张政策而卷入与俄国战争,德国从一开始就取得对该同盟的主导权。德奥同盟条约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反对俄国的密约,9年10月7日在维也纳签订。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受到俄国攻击时另一方须全力支援,并不得单独议和;如果缔约国一方受到俄国以外的国家攻击,另一方保持善意中立,但如果该进攻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协同作战直至共同议和;条约有效期为五年,经协商可予延期和修改;缔约双方对条约保守秘密。这个条约年公布,是德国建立军事集团的开始,后不断续订,至年一直有效。德奥同盟是9年10月7日德国与奥匈帝国签署的条约,双方承诺在任何一方被俄罗斯帝国攻击时另一方会相助;如果攻击者是另一个欧洲国家,另一方则慷慨地保证中立,此中欧洲国家在法俄同盟成立后尤其指法国。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偏袒奥匈帝国和英国,使沙俄失去战胜土耳其所获得的权益。会后德国借口检疫禁止俄国牲畜入口,又提高粮食进口税,使俄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德俄关系急剧恶化
(四)俾斯麦觉察到法俄接近的迹象,为应付东西两线可能的进攻,选择奥匈帝国为伙伴。奥、俄在巴尔干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俄国对君士坦丁堡所造成的威胁也把奥匈帝国推向德国。9年秋俾斯麦开始积极筹备反俄的德奥同盟条约,9月21日俾斯麦前往维也纳同奥匈帝国首相安德拉希谈判,9月24日签订关于筹备缔结盟约的初步秘密议定书,规定结盟的一般原则。10月7日德国驻奥匈帝国大使劳斯亲王和奥匈外交大臣在维也纳签署了这个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的进攻,他方应以全部兵力援助,并不得单独议和;一方遭到第三国(指法国)进攻,他方应采取善意的中立;如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支持,缔约双方应共同作战;条约的有效期暂定为5年;缔约国双德奥同盟条约成为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成了当时欧洲国际关系的轴心。后来的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是德奥同盟的扩大,然而德奥同盟带来的严重后果则是法俄同盟的成立。德奥同盟条约实际上成了欧洲列强分裂为两大对峙的军事同盟体系的开端,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基本因素之一。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首相俾斯麦希望显示国家爱好和平、令欧洲维持现状的形象,以确保德国能和平扩张。然而8年俄土战争结束,俄罗斯帝国击败奥斯曼帝国,借着《圣斯特凡诺条约》企图在巴尔干建立大保加利亚以期扩张。
(五)虽然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是三帝同盟的成员,但因为此事件而产生嫌隙,德国也是成员国,并因此想修补奥俄关系。俾斯麦召开柏林会议邀请欧洲列强解决巴尔干问题,会后达成的柏林条约,令俄罗斯帝国失去大部分在圣斯特凡诺条约的所得,并让奥匈帝国管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虽然俾斯麦在这次会议中扮演诚实的掮客之角色,但德俄关系仍然变差,基于俄国认为被德国出卖。因为俄国在俄土战争中损失甚巨,最后却得不偿失,还要眼巴巴看着竞争者奥匈帝国坐收渔人之利,因此第一次三帝同盟瓦解。德国于是跟奥匈帝国秘密结盟,视俄国为假想敌。而另一方面俾斯麦仍然希望与俄国交好,年德奥俄三国再度结盟(第二次三帝同盟),但同盟在年因保加利亚危机而崩溃,俾斯麦最后在同年企图以再保险条约靠拢俄国。年已经登基两年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正式主政并令俾斯麦辞职,他认为俾斯麦同盟制度过于反复,故此废除《再保险条约》,专注维持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年三国同盟。德奥同盟从9年开始,一直到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双方都战败投降为止。通过《再保险条约》与先前的《德奥同盟条约》两相呼应,俾斯麦又重新确立对俄奥的双向抑制。
(六)俾斯麦借此向俄奥表明德国将始终与被进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对抗侵略,谁破坏欧洲和平谁就是德国的敌人。但是俾斯麦还必须正视另一个危险,俄国如果挑动奥匈帝国率先发动进攻,德国将怎样应付。围绕《再保险条约》签订问题俄国内部的争斗时沙皇立场的动摇,条约签订后俄国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对德国无休止的索求,使得俾斯麦对条约的价值大打折扣。他对沙皇和德俄友谊的信心,从此不可挽回地动摇。年7月在违背沙皇意愿的情况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选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国诉诸武力的可能增强,俄国报界充斥对德国的谩骂。8月戴鲁莱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礼之机再次访问俄国,俾斯麦对时局深感忧虑,俄国既已靠不住,德国必须另谋出路以防万一。5月法俄共同迫使苏丹放弃英国特使沃尔夫与土耳其达成有关英国从埃及撤军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势引起英德的共同警觉。索尔兹伯里担心如果奥匈帝国因得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国妥协,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时期对英国极为不利的孤立被动局面。俾斯麦趁势将《德奥同盟条约》文本送交伦敦,并在11月22日致信索尔兹伯里。
(七)信中表示:“如果奥匈帝国之独立受到俄国侵略的威胁,或者英意遭到法国入侵的危险,德国始终有责任采取进入战线的政策。”在英国确认德国对奥匈帝国支援的程度后,年12月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基本上排除俄国占领保加利亚,或挟持苏丹控制土耳其海峡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帝国挑衅将遭到英奥意围攻,在这一背景之下俄国开始退却。年1月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为非法,遭到英奥意的联合抵制。4月土耳其满足俄国的要求。俄国挽回一部分面子,此后保加利亚问题也就不了了之。《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造成英奥意与法俄在近东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牵制之势,同时又阻遏法俄结合,保证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然而俾斯麦的体系却包含着极大复杂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对德国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质上是脆弱的,因而他的外交归根结底仍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作为现实政治大师的俾斯麦将外交艺术发挥到极至,现实政治促成德国的统一和巩固,俾斯麦对现实政治的迷恋,却最终使统一后的德国自食其果。尽管随着德国的统一,俾斯麦由现状的破坏者转变成现状的维护者,但形势已今非昔比。
(八)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他鼓吹的君主团结原则已失去维系力,对强权赤裸裸的追求已成为各国维护自身安全与利益的基本手段,国际关系增添新的不稳定因素,“卡托科夫的攻击”就是对俾斯麦富有讽刺意味的回敬。《德奥同盟条约》规定:如果两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另一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如果其中一国遭到除俄国以外的另一国家进攻,双方应互守善意的中立;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则应共同作战,直到双方议和为止。《德奥意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应以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如果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9年10月建立的德奥同盟是在德俄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德国为了维护普法战争结束后对自己有利的欧洲格局而与奥匈帝国签订的双边条约。年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这一条约的本质也发生根本变化,因此把9年的德奥同盟说成是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的外交工具是不确切的。19世纪后期德意志通过一系列王朝战争获得统一,国内市场形成一体,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到了19世纪末德皇威廉二世抛弃俾斯麦时代的“大陆政策”,大力扩张殖民地并扩建海军,试图挑战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来重新瓜分世界,此即”世界政策“。
(九)世界政策为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随着实力的膨胀后从谋求欧洲霸权转变为谋求世界霸权,抛弃“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制订和推行世界政策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它于年1月宣布“德意志要成为世界帝国”。威廉二世曾公开宣扬其对外政策的新路线,即大力扩大殖民地和积极扩建海军,威廉二世宣布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窄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它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获取“阳光下的地盘”即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极力鼓吹对外扩张的外交大臣伯恩哈特·冯·皮洛夫在年12月的一次演说中声称:“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梯尔比茨坚持认为德国的工业化和海外征服就像自然法则那样不可抗拒,世界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东亚、非洲和中东,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德国在整个世界跟英国争夺。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国同盟
(一)英国是俄国在近东及亚洲的主要敌人,俄国有意与德奥订立条约以保障其近东利益,摆脱孤立的地位。年在柏林俾斯麦与俄奥两国大使签订《三皇同盟条约》,条约为期年,年续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之一同第四国交战时其余两国应对盟国保持善意中立并努力使战争局部化;对土耳其欧洲部分领土现状的任何改变必须经三个缔约国共同协商;缔约国承认封闭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是一个具有普遍约束性的欧洲原则,土耳其如违反这一原则将被视为与受害国处于交战状态,并失去《柏林条约》保证其领土安全的权益。另外三国又签订一份附加的议定书,议定书规定:奥匈对波黑两省保留随时合并的权利;三国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合并。《三皇同盟条约》签订时内容保密,直至年它的具体条款才被公诸于世,年条约期满后由于俄奥在巴尔干的冲突加剧而未能续约,年德俄奥同盟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意大利扩张的目标是伺机从奥手中夺回原属于意大利的特兰提诺和的里亚斯特,将临近意大利的北非纳为自己的殖民地,但是难以实现。意大利德普雷提斯内阁决定与德奥结盟换取支持,俾斯麦对法俄接近迹象担心三皇同盟不足以保证德国的绝对安全,赞成与意大利结盟。年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的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如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援助意大利;如德国遭到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如俄奥发生战争,意大利将恪守中立。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同盟的正式形成,此外年三国还续订《三国同盟条约》。
(二)三国同盟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国和奥匈帝国。经过谈判在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阵营,三国同盟瓦解。1世纪以来日耳曼就分裂成几百个小国,因为一盘散沙而羸弱不振,而普鲁士最初只是德意志诸邦国中的一个小邦且地域狭小,主要是霍亨索伦王朝在小渔村柏林附近的一些领地。在政治上普鲁士也没有多少话语权,到19世纪下半期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治理下迅速强大起来,开始统一日耳曼联邦的进程。法国不愿意看到日耳曼的统一出来干预,因而于0年爆发普法战争,战争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19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抛弃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开始推行对外扩张的“世界政策”。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窄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德国的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坚持认为德国的工业化和海外征服就像自然法则那样不可抗拒。威廉二世实行的“世界政策‘引起英国的恐慌,因为大英帝国的生存基础就是世界性贸易和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德国的扩张将损害英、俄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利益。
(三)普法战争以后德国与法国结下不解之仇,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采取结盟政策来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和奥匈帝国、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巴尔干半岛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加上俄国内心也不希望德国强大起来,德国最终选择奥匈帝国作为盟友,缔结德奥联盟。与此同时俾斯麦又看上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有利益冲突的意大利,这样德奥意三国结成同盟,这个同盟条约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同时存在成为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年和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三国协约,意大利改善同法国的关系。三国同盟条约主要内容: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条约有效期5年,年、年、年、年4次续订,并增补一些义务条款。
(四)年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问世,马汉认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安全都与海权具有密切的关系,海权不仅能够决定海上和陆上战争的胜负,而且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他的理论受到各海军大国的欢迎,对对激烈的军备竞赛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英国为了保持自己的海上优势,从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德国不甘落后也于年也开始建造”无畏“舰。倍感压力的英国不得已,遂采取”以二对一“的海军政策以应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争夺焦点是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洲地带,是三大宗教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曾先后属于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自古以来就是强者逐鹿、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中众多民族、各种文化在此冲突、交融,积累极为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0日俄国总动员,准备出兵支援塞尔维亚。德国以此为借口于8月1日对俄宣战,8月日德国又以法国飞机入侵为借口对法宣战。
(五)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就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的两个军事集团开始战争。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与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开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战争之一,最终三国协约战胜三国同盟,战胜国为对战败国如何处置开始召开凡尔赛会议,最终确定《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共15部分条,除第一部分是《国际联盟盟约》外其余全是处置德国的条款,并且十分苛刻。根据条约规定德国要丧失掉原有领土的1/8和人口的1/10以及16%的煤产地、半数的钢铁工业和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军事工业和军队组成等方面也颇受限制。德国总共被要求赔款亿金马克,在此之前应先交付亿金马克等,并且德国要负担其境内外国占领军的维持费用。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阵营,三国同盟瓦解。巴黎和会上意大利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最高会议就由美、法、英、意、日五强首脑和外长组成,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其讨论决定。
泛斯拉夫主义
(一)泛斯拉夫主义产生于19世纪初,最早出现于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的知识分子中。当时西斯拉夫人和南方斯拉夫人的民族意识正在形成之中,他们中的学者和诗人热心研究斯拉夫各民族的民歌、民间传说和乡村方言,以证明斯拉夫各民族在种族上的亲缘和语言文字方面的相近,试图表现一种共同的斯拉夫意识。斯拉夫各民族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除了自身民族意识的发育外,与受到不断成熟的西欧民族意识的感染分不开。在与西欧民族的交融沟通中斯拉夫各民族(尤其是斯拉夫小民族)“我们”意识非常强烈,与生机勃勃的西欧国家“他们”相比自己处于政治上的弱势地位,因而感到斯拉夫各民族有必要成为一个整体,以弥补不如“他们”之处,并使斯拉夫人有一个新的力量源泉,激发“我们”的民族精神。泛斯拉夫主义有意识地将寻求种族血亲和文化同源引向对斯拉夫民族的集体认同,既是对19世纪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民族意识不断成熟和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客观历史进程的反应,也是斯拉夫人民政治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以种族和文化相亲为起源的泛斯拉夫主义不可能不上升为政治要求。如果说初始的泛斯拉夫主义是一种民族文化思潮,那么泛斯拉夫主义很快就转入民族政治运动,而民族问题成为泛斯拉夫运动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斯拉夫人最初生活在波罗的海南岸,后来逐步迁移到易北河流域、东欧平原和巴尔干半岛。到7世纪时斯拉夫人分为西斯拉夫、东斯拉夫、南斯拉夫三大族群,后来逐步演化成今天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保加利亚人。斯拉夫族群从未建立过统一国家,只有保加利亚人曾建立过包括斯拉夫民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人建立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斯拉夫人国家。19世纪初期特蕾西亚女皇的开明政策使奥地利境内的斯拉夫人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东征的法国军队建立起华沙大公国使被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三方瓜分的波兰重新统一,拿破仑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建立起来的伊利里亚行省第一次将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三大南斯拉夫人民族一起治理,并在当地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文化改革,促进南部斯拉夫人民的觉醒。这一时期泛斯拉夫主义开始萌生,其之所以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9世纪初期约翰戈特弗列德赫德尔在他的著作《人类历史与哲学思想》中将斯拉夫人描绘成平静和热爱自由的种族,说他们讨厌战争而钟爱艺术,这给被欧洲各民族视为野蛮人的斯拉夫人给了精神安慰,斯拉夫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自己的民族;俄国的崛起让斯拉夫人感受到民族的强大,拿破仑战争中欧洲列强纷纷败北,偏偏俄国取得胜利,无疑增强整个斯拉夫民族的民族意识;奥地利帝国境内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的扩张政策让斯拉夫人感到威胁,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土地上肆意排斥和挤压斯拉夫人,以图建立大德意志联邦及推行马扎尔化政策。
(三)华沙大公国是拿破仑一手扶植起来的一个波兰人国家,在年—年存在。首都为华沙,通用波兰语,普遍信仰罗马天主教。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建立“华沙大公国”,波兰人翻身得解放。华沙大公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拿破仑写入国歌的国家,尽管比起波兰立陶宛联邦时这个新国家显得小得多(其领土仅仅包括原先普鲁士所瓜分得到的那一片领土,在年又增加被奥地利所控制的那部分),但是它的诞生给了波兰人希望。年耶拿之战普鲁士惨败,国土被法军占领,法国出于削弱普鲁士和牵制俄国的考虑,强迫普鲁士让出以前瓜分的波兰领土,建立起华沙大公国。由于波兰的一大半领土还被俄国和奥地利占领,因此并未完全复国,不能称"波兰王国“。年耶拿之战中普鲁士惨败,其国土被法军占领,法国出于削弱普鲁士和牵制俄国的考虑,7月7日和7月9日分别同俄国和普鲁士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强迫普鲁士让出以前瓜分的波兰领土(波兹南和华沙),建立起华沙大公国,又把奥地利原来的波兰占领地加里西亚交给华沙大公国。由于波兰的一大半领土还被俄国和奥地利占领,因此并未完全复国,不能称“波兰王国”。华沙大公国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居民万。年7月22日拿破仑在德累斯顿签署华沙公国宪法,宪法规定萨克森的韦廷王朝为华沙公国的世袭王朝。华沙大公国大公由拿破仑的附庸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兼任大公,政府由波尼亚托夫斯基元帅领导,军队由拿破仑的爱将达武统帅。
(四)拿破仑越过华沙大公国名义上的元首萨克森国王,放手进行组织华沙大公国的工作,正如拿破仑在意大利王国和威斯特伐利亚王国一样。拿破仑将帝国的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拿破仑法典》、《政教协议》等帝国制度照搬到华沙大公国,波兰人翻身获得解放。年奥地利和普鲁士结成第五次反法同盟,随着瓦格拉姆战役奥军的失败,奥法签订申布伦和约,奥地利将新加利西亚、扎莫希奇和克拉科夫割让给华沙公国。华沙大公国面积扩大到15.1万平方公里,人口4万。年10万波兰大军追随拿破仑侵入俄国,是除了法国外出兵最多的国家。在拿破仑看来除了法军只有波兰军队最可靠,因为波兰是为自己民族的生存而战,拿破仑甚至把入侵俄国的战争称为“第二次波兰战争”。华沙大公国是在拿破仑的支持下成立的,随着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失败,华沙大公国失去继续存在的外部保障。华沙大公国政府由波尼亚托夫斯基元帅领导,军队由拿破仑的爱将达武统帅,自然拿破仑倒台后这个国家也即将灭亡,国土重新被俄奥普三国瓜分。年5月22日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正式放弃华沙大公的称号,华沙大公国被再次瓜分,公国西部的波茨南省和比得哥煦省合并为波森大公国,加上格但斯克和托伦并入普鲁士。奥地利得到塔尔诺波尔和维利乞卡盐矿区,克拉科夫及附近地区成为克拉科夫自由市,由俄普奥三国共同保护。华沙公国剩下的大部分土地建立波兰王国,国王由俄罗斯沙皇兼任。
(五)奥地利境内的斯拉夫知识分子面临民资灭亡的危险境地,在捷克诗人多布洛夫斯基号召下开始研究斯拉夫语言和文化的热潮。鉴于斯拉夫各民族发展程度不同,斯洛伐克诗人扬科拉尔喊出斯拉夫各民族“文化互惠”的口号,并因之成就“泛斯拉夫主义之父”的英名。在“文化互惠”思想的指引下斯拉夫各民族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复兴,增强民族意识并逐渐产生出追求民族独立于联合的政治诉求,这便是最早的“泛斯拉夫主义”。泛斯拉夫主义走向高潮是年,这一年欧洲迎来民族革命的高潮,被英吉利、法兰西、奥地利、普鲁士、奥斯曼、俄罗斯六大帝国统治与压迫下的各弱小民族纷纷掀起带有民族革命性质的独立运动或革命战争。斯拉夫人为了实现在中东欧建立统一国家的愿望也在四处奔走,流亡布拉格的斯洛伐克人提出召开一个斯拉夫人大会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帕拉茨基和萨法里克的赞同。大会在捷克首府布拉格如期召开,并给俄国驻奥大使送去邀请函,却被沉默拒绝。大会主要探讨斯拉夫人在奥地利帝国的重要性,奥地利境内斯拉夫人的关系,奥地利境内斯拉夫人与境外斯拉夫人,欧洲其他民族的关系问题。大会呼吁斯拉夫人联合起来,号召欧洲各民族平等看待斯拉夫人和斯拉夫文化,表达斯拉夫各民族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愿望。
(六)从年的布拉格大会通过的三份宣言书《给皇帝的请愿书》《对斯拉夫人的宣言》《对欧洲其他民族的宣言》可以看出早期的泛斯拉夫主义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主张斯拉夫各民族的联合,与会者们认为不论是捷克人、波兰人,还是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斯拉夫民族所面对的问题;对外主张平等交往和要求尊重,旧时期欧洲各民族对斯拉夫人和斯拉夫文化持以十分鄙视和不屑的态度,即便赫德尔的赞美使斯拉夫人一度重拾民族自信心,但是那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呐喊,并未改变欧洲各主体民族对斯拉夫人的不理性态度,斯拉夫人迫切希望得到欧洲国家的平等对待和尊重;不具有政治暴力性质,参加布拉格大会的斯拉夫各民族提出政治宣言,但是并没有提到暴力革命和威胁欧洲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波西米亚总督在会后向奥皇报告说斯拉夫大会没有追求不法的目标,也没有图谋任何抵触法律或与奥地利君主国的利益不相容的东西。尽管早期的泛斯拉夫主义者们没有任何抵触和力图反抗或者分裂欧洲各大帝国的政治诉求,但是泛斯拉夫主义仍然遭到欧洲国家的抵制,根源上还是害怕斯拉夫人联合起来对欧洲不利。
(七)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担忧哈布斯堡治下的斯拉夫人独立会阻碍其领土的扩张,英国担心俄国会借泛斯拉夫主义控制土耳其境内的斯拉夫民族甚至吞并巴尔干半岛,从而威胁自己在印度和西亚的利益。法国也害怕俄国和南部斯拉夫人的联手会使自己在非洲北部的利益受损,奥地利人认为泛斯拉夫主义一旦得势必然带来斯拉夫民族向欧洲中部的扩张,俄国将长驱直入中欧政坛,到那时整个欧洲都可以叫俄罗斯。欧洲国家的恐惧和抵制反而把原本并未打算与俄罗斯帝国联合的斯拉夫各民族推向俄国的怀抱,其实早在亚历山大一世时期就有人向沙皇提出由俄罗斯出面统一全部斯拉夫人的愿望,但是并未引起沙皇的兴趣。尼古拉一世一向仇恨革命,在他的眼里只要是不经政府同意擅自举行集会、游行活动都是革命,很自然地把泛斯拉夫主义与欧洲革命相提并论。虽然俄国君主们对泛斯拉夫主义持漠视或者抵制态度,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泛斯拉夫主义在俄国文化界激起研究热潮。希什科夫和乌瓦罗夫是俄国早期的从事泛斯拉夫主义研究的专家,他们让俄国社会认识俄国以外的其他斯拉夫人,继之而起的波戈金成为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的最早倡导者,泛斯拉夫主义在波戈金的引导下于19世纪上半叶走进俄国大地。
(八)要讨论进入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思想蜕变为俄国式的泛斯拉夫主义,首先要对泛斯拉夫主义主义、斯拉夫主义、俄国泛斯拉夫主义三者之间进行一个区分。一般认为泛斯拉夫主义指斯拉夫人追求自身独立与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联合,斯拉夫主义则是俄国理论界针对西方思想而提出的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俄国发展道路的理论。俄国泛斯拉夫主义与前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主张由俄国统一所有的斯拉夫人,这一理论显然与早期的泛斯拉夫主义有着根上的不同,与泛斯拉夫主义要求民族独立与联合的理念不同,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实际上是对俄罗斯以外的其它斯拉夫人的征服与统治。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者们费尽心思妄图说服斯拉夫人接受俄国统一全部斯拉夫人的理论,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已经背离早期泛斯拉夫主义者们追求的斯拉夫各民族阻力、平等、联合、互惠的精神本质,在俄国泛斯拉夫主义者们看来俄国应该成为所有斯拉夫人的统治者,而不是平等交往者。照他们的想法来的话中欧和东南欧被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斯拉夫人的政治理念应该改为由接受奥斯曼和奥地利的统治转为接受俄罗斯的统治,当然这对于俄罗斯以外的斯拉夫人是毫无意义的。
地中海协定
(一)保加利亚亚历山大大公力图摆脱俄国控制导致保俄关系紧张,年9月东鲁米利亚爆发反土起义,自行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不能容忍一个不听命于俄国的统一的保加利亚的存在,要求列强施加压力,迫使亚历山大大公解散保的合并。年10月君士坦丁堡会议中俄国建议恢复《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俾斯麦支持俄奥合作。年8月俄利用保国内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除亚历山大大公,但保摄政当局在英奥支持下对俄进行抵制。年保加利亚会议选出亲奥、德的斐迪南新大公,因此危机平息,挫败俄国重新控制保加利亚的企图,使俄国丧失7—8年俄土战争后在保加利亚的政治优势,是俄国外交上的失败。由于俄奥在巴尔干的冲突导致《三皇同盟条约》未能续约,保加利亚危机期间德法关系再次紧张,法国出现布朗热运动是德法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俾斯麦担心法国趁机进攻德国。为吓阻法国的俾斯麦采取加强德国军事力量的威胁手段,俾斯麦决定加强德奥意三国同盟关系以确保德国的安全,意也有意续订三国同盟条约以获益。年2月10日德意奥通过《三国同盟续约》,意大利在条件允许时若主动对法国开战将得到德国的援助,这使得三国同盟演变成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同盟。俾斯麦构建结盟体系的重要考虑,希望通过英意和英奥之间的协约联系,将英国也拉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英意在地中海存在着遏制法国的共同利益,英奥在巴尔干问题上也存在遏制俄国的相同立场。
(二)英国虽与法俄有利益矛盾但不信任德国,主张与意奥只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援助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年2-月英意奥以互相交换照会的形式达成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2月三国又以照会形式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德国虽没有参与这两个协定,但通过其盟国意奥的参与而间接地实现与英国的非同盟性联合。由于协定条款规定英国承担义务时的模糊性,又揭示英德合作的有限程度。俾斯麦希望与俄国订立协定,获得三皇同盟所规定的俄国杂法德战争时采取善意中立的保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有意从德国那里获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地中海协定是年英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以互换照会的形式订立的两次旨在维持地中海现状的协定,意大利和法国争夺北非,奥匈和沙俄争夺巴尔干,而法、俄都是英国在地中海的劲敌。德国宰相俾斯麦竭力鼓励英国和意、奥合作,力图把它拉进德、奥、意三国同盟(年)共同对付法、俄。年2月12日英、意约定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的现状,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政策,英国支持意大利在北非的政策。英、意要在共同利益问题上实行全面合作,但这种合作的性质必须由它们在实行合作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这意味着一旦意、法进行战争的话英国可不予意大利军事援助。奥匈于同年月24日、西班牙于5月4日先后加入该项协定,史称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三)在保加利亚危机期间驻君士坦丁堡的英、奥、意国大使协议合力支持土耳其抵抗沙俄的侵略,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年12月12日英、奥缔结协定,4天后意大利也加入。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保护黑海海峡和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及小亚细亚的宗主权,共同抵制俄国影响在土耳其的增长。并规定如果土耳其抵制俄国在上述地区的非法举动,国将立即就应采取的措施取得协议;如果它们认为土耳其串通或纵容俄国的非法举动,就暂时占领土耳其的一些地点,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协定中没有明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由于它坚持行动自由,没有同法、俄发生武装冲突。而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转向法、俄,协定丧失意义。地中海协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与欧洲国家建立的最接近于同盟的一种合作关系,对于英国摆脱外交孤立、维持地中海地区的"均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英国既想享受同盟恩惠、又不愿承担同盟责任的外交策略,使地中海协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隐患,也是日后地中海协定终结的根本原因。俾斯麦的外交是极其复杂的,他千方百计地要把法国孤立起来,在巴尔干问题上他一面采取冷静态度,拒绝支持奥国对俄国的强硬政策。另一面则积极促使英奥合作对付俄国以减轻德国对其同盟者的义务,他提醒奥国当局德奥同盟是一个防守同盟,只有在俄国进攻奥国时德国才有出兵援奥的义务。德国于巴尔干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而英国对它确实很关心,在不能确定英国参战以前切莫跟俄国开战。
(四)俾斯麦拉拢英国不只对付俄国也是对付法国,俄奥都是英国的劲敌而这两国恰巧又是德奥意的敌人,英国想推动三国同盟制服俄国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如果必须参加反俄的阵线的话它仅能答应同奥意两国走共同的政治路线,保全它在地中海和近东的利益,但不能签订任何军事同盟条约,这样的同盟显然对于意大利的好处很多。英国犹疑不决,俾斯麦用威胁的语言促使英国入伙。年2月12日英意交换照会,接着奥匈帝国国加入英意协定。英意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地中海问题,因而称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而《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则是对付俄国的。1年德国统一后欧洲进入俾斯麦主导的均势时期,依靠秘密条约、不断的谋略以及高度的不诚实为手段,俾斯麦成功地使欧洲各大国相互牵制。其中《第一次地中海协定》便是俾斯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此最终形成英奥意三国在地中海和近东联合抵制法俄的局面。它不仅挽救俾斯麦结盟体系,而且维持欧洲的和平,《第一次地中海协定》的目标主要针对法国。英意奥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是英国、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为维持地中海现状订立的协定,年2月12日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与意驻英大使科尔蒂以换文形式签订,规定一旦现状不能维持,英、意两国应采取措施,以使现状的变动对两国有利。
(五)一旦两国中一国与第三国发生冲突,两国将在地中海采取一致行动,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支持意大利在的黎波里与昔兰尼加的行动。月奥匈帝国也加入这一协定,成为《英意奥地中海协定》,5月西班牙加入。18俾斯麦趁势将《德奥同盟条约》文本送交伦敦,并在年11月22日致信索尔兹伯里。信中表示:“如果奥匈帝国之独立受到俄国侵略的威胁,或者英意遭到法国入侵的危险,德国始终有责任采取进入战线的政策。”19在英国确认德国对奥匈支援的程度后,年12月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基本上排除俄国占领保加利亚,或挟持苏丹控制土耳其海峡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挑衅,将遭到英奥意围攻,在这一背景之下俄国开始退却。年1月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为非法,遭到英奥意的联合抵制。4月土耳其满足俄国的要求,俄国挽回一部分面子,此后保加利亚问题也就不了了之。英意奥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奥匈帝国、英国与意大利为维持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现状签订的协定,年12月12日英、奥匈以换文形式签订,16日意大利加入。协定重申三国支持过去协定所确立的保加利亚自治,第三国(指俄国)不得在土耳其建立优势,土耳其也不得把海峡与小亚细亚的领土与主权让予其他国家。如果出现这种形势,英奥意三国为了恢复现状,可占领土耳其的任何地区,该协定是奥匈帝国在德国指使下采取主动订立的。
(六)年6月18日俄德签到《再保险条约》,自三皇同盟终结后俾斯麦借助《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实现对其结盟体系的调整。其目标就是要牵制法俄的力量并阻止法俄结合,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占据支配地位,但调整后的结盟体系仍很脆弱。通过《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俾斯麦基本上完成对联盟体系的调整,20年间欧洲没有发生过全面战争,这个时期欧洲列强在欧洲本土的直接冲突很少,欧洲体系相对稳定。威廉二世独揽大权,在具体的外交策略上偏重于反俄联英逐渐开始走向殖民扩张的道路。反俄联英的外交策略主要表现为德国拒绝续订《再保险条约》,年德国与英国签订旨在把英国拉入三国同盟的《赫尔果兰—桑给巴尔条约》,通过该条约德国获得年以来英国所拥有的赫尔果兰岛。作为回报时德国放弃对桑给巴尔岛的权利,从而极大地便利英国对东非的控制。但英国不想失去其对外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对三国同盟的承诺义务持保留态度。年威廉二世抛弃“大陆政策”,逐渐推行全球争霸的“世界政策”,导致欧洲军备竞赛加剧和相互敌对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七)年法俄秘密签订的协定,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全力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国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全力进攻德国;如果三国同盟国家动员其军队,法俄两国无需协商便立即动员其全部军队并调往边境;双方不得单独议和,不得泄露协定秘密;协定还规定两国保持经常性的军事合作、互换情报、不得单独议和、协定的有效期与三国同盟相同,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初步形成,标志着俾斯麦体系的解体。《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造成英奥意与法俄在近东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牵制之势,同时又阻遏法俄结合,保证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然而俾斯麦的体系却包含着极大复杂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对德国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质上是脆弱的,因而他的外交归根结底仍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在俾斯麦的时代欧洲大国关系日趋僵化紧张,德国的统一使中欧失去历史上的缓冲作用,它不再能为大国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提供警戒和补偿的空间,以至于彻底改变欧洲强权结构。均势外交所赖以运作的大国关系的松散性正在消失,标志便是9年德奥同盟的缔结。事实上德国已很难做出其他选择,俾斯麦的同盟正是对这一变化的本能反映,它反过来也巩固强化这一趋势。大国关系紧张是俾斯麦同盟成立的缘由,也是它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俾斯麦的外交风格集中体现自负与焦虑结合的心态,为了阻止敌对力量的联合,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保持大国关系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盟国间如果关系紧张他就鼓励合作,一旦它们和睦相处他就撤回支持并制造摩擦。
(八)然而俾斯麦的策略也许会为德国争得盟国,却也往往使德国失去朋友。当时的德国从本质上说是属于现状的国家,对于正在崛起中的德国时不诚信的恶名可能比好战更危险。欧洲国家对德国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国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麦的谋略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随着欧洲局势逐步紧张,一个充满敌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国际环境已初现端倪,与大国关系开始僵化紧张同步的是德国政策逐渐丧失平衡和弹性。年10月俾斯麦在给儿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奥一旦开战时不论谁是进攻方,德国都别无选择,只能站在奥匈一边投入战斗。俾斯麦在台上时尚可凭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消其政策的消极后果,在他之后便后继无人了。年俾斯麦去职,德国新当局放弃《再保险条约》,四年后法俄结盟,俾斯麦的欧洲秩序也随之崩解。一方面是尔巴斯使命失败,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结果,也是对卡尔诺基国会演说的回应。要想按俄国的意愿解决保加利亚问题,就得排除奥国的阻挠。奥匈的实力并不构成威胁,关键是德奥同盟。如果俄国要发动对奥匈的战争,或使俄国的战争威胁产生效果,必须预先阻止德国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国。有迹象表明俄国军方和泛斯拉夫派,通过著名报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卡托科夫从10月末起已对沙皇的决策倾向施加重大影响。为了牵制德国,沙皇有可能急剧改变其欧洲政策,法俄结盟的前景已隐约可现。俾斯麦同盟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布郎热运动为俾斯麦摆脱困境提供良机。
德属东非
(一)德属东非是德国在东非地区的殖民地,其领土约为现今的卢旺达、布隆迪、坦噶尼喀、以及莫桑比克北部等地区,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几乎是今日德国面积的三倍),首府是达累斯萨拉姆,使用德属东非卢比作为流通货币。德国于年在此地设立殖民地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比利时、葡萄牙均有派遣军队进攻此地,但直到年德国投降时协约国阵营都始终无法占领全境。德国投降后国际联盟于年依据凡尔赛条约分别将卢旺达及布隆迪交付比利时、洛伏马河以南地区交付葡萄牙、坦桑尼亚交付英国托管,结束德国4年的统治。年冯·索台被任命为德属东非的首任总督,他上任后逐步健全殖民统治机构,先后成立财政部、测量及农业部、司法部、卫生部和公共工程部。德国殖民当局对德属东非各地采取不同的统治形式,在沿海城镇及其邻近地区中各级政府由德国官员直接掌握和控制,在沿海地区和某些内陆地区中以德国人出任的地区专员为首。下设若干名“阿基达”(中层官员,通常由阿拉伯人担任),在阿基达之下又配备许多“琼贝”(村长,一般由非洲人担任)。在大部份内陆地区中部落酋长(有些是被保留下来的原部落酋长,有些则是由殖民当局任命的部落酋长)直接从属于殖民当局,上述地区的统治形式虽略有差别,但基本上属直接统治。
(二)德国官员代表殖民当局握有最高权力,殖民当局任命的一些中下层官员,如阿基达、琼贝和酋长们。虽有非洲人或阿拉伯人出任,但他们只是执行殖民当局的指令,主要任务是征税、为德国种植园提供劳动力、为公共工程征集劳工、监督农民种植当局规定的经济作物等。在德属东非东北部高原地区的布隆迪、卢旺达和布科巴,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地区的传统统治者和社会制度在形式上被保留下来,苏丹和酋长在一定范围内仍可行使某些权力。殖民当局向这些地区派驻一名驻节长官名为顾问,实则监督素丹和各级酋长进行间接统治。在经济上为把德属东非变成宗主国的工业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殖民当局采取一系列超经济强制措施,强行剥夺非洲居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年殖民当局宣布德属东非的全部土地归德皇所有,当局有权出卖、出租或分配这些土地,于是大批良田落入德国和欧洲的移民或公司之手。年仅萨达尼一地德国12家大公司占田就达12.5万英亩,而分配给非洲人的土地则大多是零星和贫瘠的土地。德国全力推行单一经济作物生产,为使东非殖民地生产其所需的农业原料,采取双管齐下的做法。积极鼓励和吸引德国及欧洲移民迁居东非,分给大量土地,支持他们开办种植园,大规模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德国移民或公司建立的种植园,占地面积一般都较大,如最早开办的两座棉花种植园占地面积均达00平方公里,至年德属东非已有橡胶种植园座、剑麻种植园54座、棉花种植园17座。
(三)殖民当局应用行政手段强迫当地农民种植橡胶、剑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因此德属东非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仅以剑麻为例,—年种植面积由公顷增加到公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剑麻、橡胶和棉花已成为当地主要出口项目,年剑麻出口值为万马克,橡胶为万马克,棉花也超过万马克。德国肆意掠夺当地人力资源,为了给德国或欧洲人种植园提供大批劳动力,殖民当局实行强迫劳动制,成年居民每年需无偿服役一个月。服役者大多被送往种植园,也有部份人在铁路等公共工程工地劳动。此外殖民当局还通过征税等手段迫使土著居民外出出卖劳动力,征收的税收名目繁多,为了交纳不断增加的税金,非洲居民或扩大经济作物生产,或外出出卖劳动力以换取现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垄断资本已成为德属东非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力量,当地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农业生产中传统作物生产萎缩,尤其是粮食生产不但不能自给,反而需要进口。年粮食进口已达.9万马克,大量西方工业品的涌入摧毁当地传统手工业。
(四)对外贸易逐步脱离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体系,德属东非经济被纳入殖民地经济的轨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比利时、葡萄牙均派遣军队进攻此地,但直到年德国投降时协约国阵营都始终无法占领全境。一战结束德国投降后国际联盟于年依据凡尔赛条约分别将卢旺达及布隆迪、洛伏马河以南地区以及坦噶尼喀交付英国托管,结束德国4年的统治。德意志帝国殖民地由霍亨索伦王朝的德意志帝国在19世纪后期建立,德国统一之前一些德意志政权也曾经短暂建立过殖民地,年奥格斯堡的银行世家安东·韦尔瑟和巴托洛梅乌斯·韦尔瑟(韦尔瑟家族)就尝试在今委内瑞拉的地方建立殖民地,年至年德意志人在委内瑞拉领土有一些特权。年10月5日勃兰登堡得到今毛里塔尼亚海岸上的阿尔金岛,并在年成为普鲁士的殖民地,但在年月7日为法国所夺。17世纪一些德意志邦国也短暂拥有过殖民地,勃兰登堡(亦即普鲁士王国)的勃兰登堡-非洲公司得到阿尔金岛、普鲁士黄金海岸(后来并入荷兰黄金海岸,在今加纳)和圣汤玛斯岛(今属美属维尔京群岛),波罗的海德意志人领导的库尔兰公国也在多巴哥岛和圣安德鲁岛(今冈比亚詹姆斯岛)建立殖民地。然而所有德意志邦国都未能与西欧的海洋强国竞争,哈布斯堡王朝当时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省份只有它在南尼德兰经营的Ostender-Kompanie,在印度短暂拥有科罗曼德尔海岸和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年-年),后来因法国反对而放弃领地。
(五)德国只是在1年由大陆国家普鲁士王国统一,故此她比西方的国家更迟走上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道路(所谓“太阳下的位置”)。0年前德意志邦国保持独立政治体制和目标,而德国统一前后的外交政策(包括奥托·冯·俾斯麦的政策)都集中于解决“德国问题”,纯粹追求德国在欧洲的利益。德意志人的海外贸易其实源远流长,早在汉萨同盟时期开始德意志人也有移民传统,东至俄罗斯和罗马尼亚、西至北美洲。德意志北部的商人和传教士也有兴趣到海外发展事业,19世纪末很多德国人都认为争取殖民地可以显示国力,又梦想建立公海舰队,那最终愿望成真并令英国感到受威胁。由于德国太迟加入争取殖民地的行列,它面对的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其他欧洲强国瓜分,在一些地区甚至已经开始去殖民化,例如美洲诸国。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都加速美洲国家独立。年德属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的赫雷罗人起义,但被德军打败。根据巴黎和会定下的条约日本得到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法国得到多哥和喀麦隆,比利时得到部分德属东非,而英国则得到德属新几内亚、纳米比亚、部分德属东非和萨摩亚。英国得到的领土很多都并入英联邦成员的领地,并成为它们独立后的领土。
#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