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挽,走出光明大道
2022/8/17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s://www.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原标题:
发挥山水相连独特优势,广西、云南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山海相挽,走出光明大道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董文锋魏恒陈贻泽云南日报记者张若谷韩成圆刘子语
“发车!”随着中老两国领导人下达指令,12月3日下午,“绿巨人”复兴号和“澜沧号”动车组相向而行,同时驶出中国昆明站和老挝万象站。
钢铁巨龙纵贯山峦、横穿江河,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的世代友谊,一路飞驰。
此刻,往东千里之外,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装卸一派繁忙。在这里,来自东盟国家的货物“下船即上车”,不仅直通中国内陆,更可搭乘中欧班列直达欧洲,海铁联运无缝衔接。
中老铁路,泛亚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二者都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带一路”跨境互联互通重大项目。
“这不仅体现中国对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视,也表明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朝着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步伐。”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说。
从建立对话关系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关系走过30年,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作为中国仅有的两个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的边疆省份,广西、云南一左一右,如同热情张开的臂膀,与朋友紧紧相拥。
互联互通: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老挝,这个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因地势高、山地多,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中老铁路建成前,老挝仅有一段长约3.5公里的铁路连接泰国。如今,老挝终于告别没有火车的时代,万象到昆明,朝发夕至,最快10小时可达,老挝人民的铁路梦得以实现。
中老铁路沿线地质构造复杂,修建难度极大。新建云南玉溪至磨憨段、老挝磨丁至万象段铁路施工过程中,包括来自广西、云南的建设者克服各种困难,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贯通座隧道,建成座桥梁,新建隧道、桥梁总长达公里。一条与山川同美的黄金线路,开始造福沿线人民。
首趟客运列车发出后,中老铁路首列国际冷链货运专列也正式开通。12月4日11时许,一列满载云南特色蔬菜的冷链集装箱列车从昆明腾俊国际陆港驶出,沿中老铁路一路向南飞驰,于次日抵达老挝万象南站。
卸货后,返程冷链运输专列装载上泰国、老挝的热带水果等特色产品,回运到腾俊国际陆港,并配送至北上广等城市,实现国际冷链公铁联运闭环运营。
“这是一个值得自豪的时刻,老挝各族人民终于梦想成真。”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大众传媒司资深官员普万·占它米塞说,老挝拥有了现代化铁路,从“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铁路一通,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世界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老铁路有望使万象与昆明之间的运输成本下降40%至50%。
泰国东北部边贸重镇廊开府与万象仅一河之隔。为对接中老铁路,泰国政府近期出台一系列规划,包括在廊开新建铁路专用桥,在廊开火车站附近建设进口商品检验和物流转运中心等。未来5年,泰国廊开和老挝之间的火车货运班列将由目前每天往返4趟增加至24趟。
30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成就,得益于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得天独厚的条件,更离不开双方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正确历史选择。
4年前,在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的支持推动下,广西、重庆、云南等西部省区市携手东盟国家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云南通达世界各地。如今,北部湾港可通达所有东盟国家主要港口,海铁联运班列覆盖全国13个省(区、市)。刚刚开通运营的中老铁路,再次为新通道拓展出全新的物流线路。
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对东盟进出口达.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拉动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新通道已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往来的大动脉。
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表示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
一个月后,在云南参与投资建设下,老挝首都万象至中老边境磨憨磨丁口岸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通车,老挝结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今年8月,中缅新通道试通首发成功,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通往印度洋最便捷的陆海通道;今年9月,印尼雅万高铁建设所需约3.81万吨钢轨,全部从广西北部湾港运抵……中国与东盟日益紧密地连在一起。
“以中老铁路为示范和辐射,各方还将研究启动中老泰连接线建设,以便南下同马新铁路网联通、北上同中欧班列对接,真正实现翻山越岭、通江达海。”中国驻老挝大使姜再冬表示。
减贫帮扶:
演绎新时代国际“山海情”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经过持续奋斗,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脱贫路上,中国积极同东盟国家分享减贫经验、开展减贫合作,演绎了新时代的国际“山海情”。
年12月7日,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启动会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广西、云南分别承担老挝、缅甸两国项目。
“种植大棚蔬菜让我全家过上好日子。”老挝万象市塞塔尼县金花村村民威尔康说。
过去,金花村村民靠种植一年一季的水稻为生。广西减贫专家调研后发现,万象及其周边蔬菜市场长期供不应求,便帮助金花村建起“避雨、避晒、避虫”的蔬菜大棚,制定轮流租用、贫困户优先的大棚管理机制,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并帮助联系蔬菜经销商。
种上大棚蔬菜的农户,如今每年纯收入折合人民币一万元左右,是原来的两倍多。金花村从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发展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基地。
在缅甸内比都市敏彬村和埃羌达村,这几年,村里的路宽了,灯亮了,村民们免费喝上了干净的水,参加了技能培训班,在家门口就有不错的收入,孩子们也有了新教室。带来这些变化的,是来自云南的减贫专家。村民们把平日里舍不得喝的矿泉水送给中国专家,表达对“胞波”最质朴、最真诚的感谢。
“精准扶贫政策确保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减贫经验。”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本·滨瀚评价说,中国在创造人类减贫奇迹的同时,还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在越南、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一批批来自广西、云南的中国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农业合作示范区,极大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力和粮食产量,帮助当地人民从“靠天吃饭”变为科学、高效、高品质生产。云南玉米专家番兴明、广西水稻专家吕荣华,分别荣获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杰出贡献奖、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事业勋章奖。
“加强减贫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均衡包容发展。”11月22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命运与共共建家园》的重要讲话,再次为东盟各国人民带去福音。
合作抗疫:
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遇到喜事共庆贺,遇到难事互帮衬。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与东盟守望相助,为国际合作抗疫树立典范。
柬埔寨首相洪森踏雪而来,成为首位在疫情期间访华的外国领导人,感动无数中国人;泰国总理巴育专门录制视频,为中国加油打气;马来西亚第一时间捐赠万只手套,支援武汉抗疫……在中国人民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东盟国家给予了宝贵支持和无私援助。
广西、云南与越南边境省份近年来建立多层级沟通协调机制,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去年前两个月最紧张,防疫物资凌晨一两点到达口岸查验是常态。月黑风高,我和越南同行在北仑河桥上相互问候鼓励。”广西防城港东兴市口岸服务中心主任陈晓说,东兴实现长时间境外疫情零输入、零输出、零传播,率先恢复互市贸易。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在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后,中国也向东盟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提供物资和技术援助,及时开通双方人员和物资往来“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
年3月23日,为协助柬埔寨应对疫情,7名来自广西的抗疫医疗专家乘包机抵达金边。一起抵达的,还有N95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红外线体温枪等柬埔寨急需的抗疫医疗物资。
这支由中国向东盟国家派遣的首支抗疫医疗队,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洪森首相在社交媒体账号上直播医疗队抵达过程,吸引超过60万柬埔寨网友观看,他们纷纷点赞,向中国表示感谢。
今年11月17日,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新冠疫苗运抵金边国际机场。至此,柬埔寨疫苗接种率已接近90%,为恢复经济社会生活增添了底气。“只要疫情一天不结束,中国对柬的抗疫援助就一天不会停止,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将始终与柬人民站在一起。”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说。
疫情肆虐之时,云南也多次向老挝、缅甸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援建核酸检测实验室。
今年10月以来,老挝疫情出现反弹。11月25日,中国政府向老挝援助新冠疫苗及抗疫物资交付仪式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随后,中方援助的疫苗及抗疫物资从云南磨憨口岸、勐康口岸启运前往老挝。
截至今年8月,中国已向东盟十国提供了1.9亿多剂新冠疫苗,中国疫苗成为东盟构筑“免疫长城”、弥合“免疫鸿沟”的重要依靠。
不惧山海,共克时艰。中国与东盟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互利共赢:
跨越山海系牢经贸纽带
把泰国厨房“搬进”中国,是贯穿泰国姑娘陈美妮旅居广西南宁11年的事业主线。在她开办的“泰上头”东南亚美食馆,原汁原味的泰国原料为食客带来了独特的泰式美味。
“10年前跑遍本地菜市找不到称心的新鲜柠檬,现在随时随地采购各种东南亚食品调料。”在陈美妮看来,细微的生活变化,折射出中国与东盟日益密切的经贸合作。
从年首届昆交会举办,到中国—南亚博览会、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到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8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云南,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找到了东南亚合作伙伴,东盟国家客商也扩展了更加广阔的中国市场。老挝啤酒、柬埔寨芒果、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如今,这些东盟商品对国内消费者来说,早已不再陌生。
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并于年推出“升级版”。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已取消种产品关税,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给区域经济注入强大活力,惠及亿万民众。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试验田,让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更为密切,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说。
三十而立,中国东盟合作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年,中国与东盟对话进程正式开启。那一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仅仅79.6亿美元。
年,双边贸易额在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背景下逆势增长,达亿美元,实现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性突破。
今年9月11日,海关总署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首次发布的中国—东盟贸易指数显示,年中国—东盟贸易指数为.09点,较年上涨19.64%,较年上涨.09%。
“中国愿同东盟把握大势、排除干扰、同享机遇、共创繁荣,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落到实处,朝着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步伐。”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擘画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蓝图。
受益于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澜湄合作论坛等平台,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升级:从最初的货物贸易“长”、投资和服务贸易“短”,到现在各种贸易形式齐头并进;从最初的以农产品、大宗货物为主,到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合作方兴未艾。
年8月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日挂牌。年9月,双方签署《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制度创新框架协议》,联动探索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随着中国东盟共同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功签署并即将于年1月1日生效实施,广西和云南再次迎来新机遇。
回望30年,这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的30年,是中国和东盟把握时代机遇、实现双方关系跨越式发展的30年。双方摆脱阴霾,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了更好生活。
云南依山,广西傍海。得益于与东盟山水相连的独特区位优势,两省区满怀开放合作的热情,共赴山海,携手逐梦,奔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