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没有发动机,郑和是如何横穿印

2023/10/7 来源:不详

清朝入关的时候,八旗的骑兵还是不错的,清朝对陆军的重视很大,对骑马射箭等传统的项目也注意训练。可是要说到海军,清朝就不如明朝了。明朝的海军十分的强悍,下过西洋,击败过葡萄牙和荷兰,当时荷兰可是有海上马车夫的美称。那么明朝海军的铁血基因来自于哪里呢,很显然来自于朱棣。朱棣靖难之役后,组建了强大的海军,命令郑和组建强大的舰队出远洋,和其他国家交流。而郑和的舰队最远到达过米息和木骨都束,这两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埃及和索马里。

年前,明朝永乐三年(),以强盛的综合国力为后盾,永乐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统率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开始了伟大的航海活动。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七下西洋,持续28年之久,“云帆高张,昼夜星驰”,航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标志明代中国外交达到了鼎盛,达到了中国古代航海外交的巅峰,在中国古代外交关系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轮船一响,黄金万两,如果没有雄厚的财政支持,郑和没有能力下西洋,更没有能力下七次西洋。郑和之所以能够频繁的下西洋,侧面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大明确实有钱,家底厚!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到机械时代,大量的机械产品被发明创造,它们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用品。发动机发明之后,大大提高了交通工具的效率,马车变成了汽车,木船变成了轮船,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变,人们的品质生活也发生了改变。而世界上第一个发动机是年发明出来的,这个时间距离大明有四百年。大明没有发动机,那么郑和的轮船是怎么不远万里远航印度洋,还跑到了非洲?

动力,来自于风。暨——利用季风,首先,出海的时间选在东北季风到来的季节。船队往返的时间是两年,刚好和季风的节奏一致。以内郑和出海的海面,主要以东海北风为主,属于东北季风,郑和去的路程是顺风,对洋流和季风的应用,是他们船队成功远洋的原因。比如,当侧风时,船员们就调整帆。通过转动帆的角度,把风对船施加的力,分解为船头前进方向和前侧方向的力,推动船体。当逆风时,调整船体和船帆的角度,分解为两个力,一个往侧面推,一个力往船头方向,侧面的力由于船体吃水的阻力被抵消,另一个力也推动船体向船头方向前进。

一名优秀的水手可以使用来自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风力,而这种技术正是保证大明船队远渡重洋的基础。在那个尚未出现发动机的时代,风力几乎是海船唯一的动力。当然在有些风平浪静的海域也有使用人力摇桨的,比如罗马帝国在地中海的桨帆船,但中国南海和印度洋的海况条件显然比地中海恶劣得多。而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郑和水手们的高超素养。

不管当初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什么,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的航海远行,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它不仅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洋探险活动,而且建立了以明朝为核心的东南亚政治体系,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激励了更多国家开始进行海上探险。而郑和船队当初在航海过程中运用到的智慧,对今天的海洋航行,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