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海拔高且落差较大,地形地貌较为复

2023/11/26 来源:不详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导语:黄河起源地在青藏高原北部雪山,而黄河源区则横跨青海、四川、甘肃三个省份。黄河源区海拔高且落差大,地形地貌较为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源区处于东亚夏季风边缘地带,受夏季风影响强烈,气候变化剧烈。由于上述原因,黄河源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黄河源区则位于其东部腹地,源区流域面积较大,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1、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有“第三极”和“世界屋脊”之称,黄河源区则位于其东部腹地,是我国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本文所指源区为黄河干流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流域。黄河源起雅拉达泽山,东接阿尼玛卿山,南接巴颜喀拉山,北接布尔汗布达山,经过岷山而后绕流西北,最后抵达唐乃亥。

黄河的源区位于95°50′45″E~°28′9″E和32°12′11″-35°48′7″N之间,源区面积约为12.2万km2。源区内河流和湖泊较为发育,拥有黑河、白河两条支流,分布着扎陵湖、鄂陵湖淡水湖泊。黄河源区约占整个黄河流域面积的15%,却贡献径流量约为35%,因此有“黄河水塔”之称。

在行政区域上,源区经过青海、四川和甘肃三省,包括青海省内的玛沁县、泽库县、久治县、玛多县、甘德县、河南县、同德县、共和县、贵南县、泽库县、兴海县、和达日县,四川省内的若尔盖县和红原县,以及甘肃省内的玛曲县。

2、地形与地貌

黄河源区流域面积较大,受内部降水、冰川、水流、蒸散以及风力影响,流域内物质经过风化、剥蚀和堆积等外力作用,形成复杂的地形地貌。黄河源区地势起伏不平,总体为西高东低分布,海拔高度在~m范围内,最高海拔在玛卿岗日,为m;最低海拔在唐乃亥处,为m。

源区内分布着湖泊、沼泽、冰川、湿地和草原,其中主体为草原。源区地形开阔,河流切割浅,高原面保存完整,根据地貌特征,主要为高山、河谷、湖泊、冻土和冰川地貌。其中,阿尼玛卿山冰川面积约为.6km,大小冰川40多条,是天然的固体水库。源区内地形高寒,气候严寒,岩石破碎,地下水入渗,地下水资源丰裕。

黄河源区生态系统主要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水域系统和其他难利用土地系统。黄河源区的植被类型较多,主要包括高寒草原、高山灌丛、高寒草甸、沼泽和常绿针阔叶林。源区内75%的面积为高寒植被,其中高寒草甸最多。黄河源区所处地质年代较轻,植物种类较少,植被寒旱化和高山化突出。

植被主要以多年生草为主,种类主要为菊科、豆科和禾本科。黄河源区内的湖泊和湿地是动物类群的主要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修复困难,动植物资源将受到威胁。黄河源区位于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过渡带,区内分布连续多年冻土、片状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冻土融化明显。

自80年代后,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多年冻土下界上升近50~80m,玛多县北部多年冻土下边界海拔从m升至m。从黄河源区内成土环境来看,南部主要为高山草原草甸土、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荒漠草原土。

内部主要为灰棕漠土、棕钙土和栗钙土。具体来看,黄河源区土壤共分为36个亚类,分属17个土类,7个土纲。自然因素下,源区内质地粗、土层薄、土壤密度小、化学作用弱、微生物活动少、潜在养分高、但速效养分不足、钾元素丰富,磷、氮元素匮乏。

3、气象与水文

在气候上,黄河源区是寒冷的,半潮湿的,具有典型的青藏高原气候系统特征,属于亚寒带半湿润地区。源区内部可划分为3个气候区域,东南部的湿润气候区、西北部的干旱气候区和中部的半干旱气候区。

总体来看,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源区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地域差异大,降水日多、降水强度小,水热分布差异明显,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变幅大、年变差小等特点。

黄河源区水汽来源复杂,四季不尽相同。春季和冬季的水汽主要由中纬度西风输送;夏季水汽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南海,受东亚季风和印度洋季风影响;秋季水汽来自西太平洋。源区年降水量季节分布差异大,75%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两季。在6-9月份,季风活跃,水汽从高低通道进入研究区。

在高通道上,印度洋的西南气流中的水汽经“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输入,越过巴颜喀拉山脉,西风带冷峰云系与热带云团汇合;在低通道上,西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输送,而后受偏南气流影响进入达川西,最后借助高原东-北边缘的东南气流向研究区输送。水汽主要从若尔盖、玛曲和久治进入源区,这一带区域为高值降水区。

最后,高低两条通道输入的水汽,形成稳定降水天气。因而降水量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分布都不均匀。气温年际变化小,四季不明显。受海拔、地形和纬度的影响,源区气温主要呈现西北向东南递增分布,并且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源区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供给。

在对唐乃亥水文站径流量的分割中,源区内降水和基流占比依次为63.5%、26.8%,其余部分则为冰川冻土融水所增径流量。但是,不同区域径流主要来源有所差异,曲什安和切木曲河径流量中的冰雪融水比重高达60~70%。

黄河源区主要产流区在若尔盖高原、玛曲、久治和达日,这一带降水丰富,唐乃亥站50%以上的径流来自这一地区。源区内降水和气温变化对径流影响明显,降水量的增加与减小,影响产流能力;气温上升造成的蒸发量增多,会减小径流量,但是气温升高导致的冰川冻土融水,则会增大径流量。

黄河源区地理位置独特,特有的水源涵养功能对源区生态,甚至整个黄河流域影响深刻。受气候作用,研究区内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自然条件及其恶劣,外加人类活动影响,源区生态环境退化,出现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湿地湖泊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等现象,其生态环境正在经历巨大变化。

了解黄河源区的降水变化,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影响因素较多

1、一致性

根据-年黄河源区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利用启发式分割法对研究区及其子区域的年降水量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从整个区域来看,年降水序列一致性良好,不存在突变点。对黄河源区年降水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年期间,降水没有突变点。

2、趋势性

在对整个黄河源区及其子区域的降水量变化趋势的分析中,结果表明:整个黄河源区在-年期间内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但是这种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总体来看,整个源区降水量为增加趋势,但是不同子区域的变化情况并不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出,黄河源区-年降水量增加。

对源区-年降水变化研究中发现,源区降水呈现出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对源区-降水序列的趋势计算结果为增加趋势。子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这可能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包括经纬度、海拔、地形地貌等因素,均会对降水量产生影响。

3、周期性

在对整个区域年降水时间序列的周期研究中,从高频到低频,分解出5个不同尺度的模态(IMF1~IMF5)和1个趋势项(IMF6),反映出黄河源区降水量在时域中的复杂变化。第一模态IMF1具有振幅最大、频率最高和周期最短的特点;第二模态到第六模态的振幅不断减小、频率不断降低、周期不断变长。

趋势项的变化曲线为波动向上,这与本文中整个区域年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的结果一致。与整个区域的分解结果类似,子区域同样分解得到5个模态和1个趋势项。从IMF1到IMF5的振幅和频率依次降低,周期依次增长。

4、空间分布

在-年期间,整个研究区的多年平均降水在.90~.04mm范围内,其中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降水量逐渐增加。研究区西部降水量较少,而在东南部降水量较多。研究区降水主要源于印度洋水汽,随着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进入青藏高原,低涡和切变活动比较频繁,而黄河源区自身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有助于气流抬升,外加沿途水汽输送补充较少,在地形和西南季风的综合作用下,降水量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结语:对于整个区域,降水在春季和冬季呈现出显著增大趋势,但是在夏季和秋季则呈现减小趋势,致使秋季的趋势更为显著。源区春、冬季降水显著增加,但是夏、秋季降水下降。降水受到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因而源区各个季节降水有较大差异。地形条件、气候系统和水汽条件对降水的影响机理较为复杂。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