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波条约西方列强争夺加剧
2023/2/27 来源:不详英波条约:西方列强争夺加剧
关键词:恺伽王朝定都德黑兰、俄伊战争
前因
恺伽王朝定都德黑兰:年,恺加王朝首次定都德黑兰,伊朗再次得到统一,曾经风光无限的帝国,想要再次登上世界大国的舞台。
▲恺加王朝后果
俄伊战争:年,为了吞并伊朗,进而拿下印度洋的出海口,俄国对伊朗发动了战争,由于英国拒绝履行互助承诺,伊朗最终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俄伊战争过程始末
一、拿破仑征战欧洲
年,在英国的威逼利诱下,伊朗和英国签订了针对法国的《英波条约》,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为伊朗带来和平,反而加剧了西方大国在伊朗的争夺。
在欧洲大国中,最先想要占伊朗便宜的是英国人,十八世纪末,英法争霸的戏码在欧洲大陆上频繁上演,拿破仑横空出世后,英法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拿破仑不仅要击败欧国国家,还要夺取他们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
而在殖民地方面,英国的最多。面对拿破仑逼人的气势,英国人必须想办法来保护自己的海外殖民地。
▲最恨拿破仑的就是英国二、伊朗成为了英国和法国的必争之地
英国人在海外最重视的殖民地是印度,拿破仑当然也想要得到这一块宝地。从地理上看,英国在欧洲北部,远离欧洲大陆,法国在陆地上比英国更方便进入印度。英国人也很清楚这一点,于是,英国人把目光投向了伊朗。
原来,法国要想进攻印度的话,必须通过伊朗来进入印度,因此,伊朗就成为了英国和法国的必争之地。
年,英国人率先采取拉拢举动,马尔科尔姆作为代表到伊朗,想要和伊朗国王法塔赫签订条约,让伊朗保证不让法国取道伊朗进军印度。按理说,法塔赫对于英国人的意图十分清楚,也明白如果跟英国签约,那就意味着直接与法国对立。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横扫欧洲,几次反法同盟都没战胜法国,伊朗没必要与法国过不去。
精明的英国人选择了一个有利于签约的时间。当时,伊朗和俄国围绕格鲁吉亚地区的控制权问题,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俄国人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通过格鲁吉亚,进一步控制伊朗,以此获得印度洋的出海口。俄国人三番五次挑起战端,已经让法塔赫烦躁不已,但气归气,国家实力完全处于下风的伊朗,只能忍气吞声。
▲伊朗未来的命运也很明确三、法塔赫同意与英国签订条约
往左是一巴掌,往右是一拳头。这一次,面对英国抛来的橄榄枝,法塔赫虽然也不愿意,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现在不同意英国的条件,那到时候伊朗就要同时面对北部俄国,以及南部英国在印度驻军的威胁。
这时候,英国大使马尔科尔姆也使用了一点小伎俩。他看到法塔赫始终犹豫不决的态度后,采用收买、贿赂的手段,用大量金钱为诱惑,来促使法塔赫同意与英国签订条约。
同时,马尔科尔姆还许诺,如果俄国侵略伊朗,英国也会出手帮忙。此外,如果法国进攻伊朗,英国也会提供军需物资,帮助伊朗。
既收下了钱,也得到了欧洲大国的互助保证,法塔赫终于同意与英国签订条约。年1月,《英波条约》正式签订。
▲《英波条约》四、俄国入侵伊朗
条约确实为伊朗提供了一些保证,但谁都明白,英国人只是想要达到打击法国的目的,至于对伊朗的承诺,那只是英国的外交手段而已。因此,这份条约的签订,并没有换来伊朗的和平,反而是激发了西方列强在伊朗的争夺。
《英波条约》的第一次检验,就失败了。当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下令侵略伊朗时,伊朗军队兵败如山倒,法塔赫立刻派人前往英国请求支援,令人失望的是,英国人对条约上的义务推推拖拖,就是不想援助伊朗,还借机还要再讹诈伊朗一次。
法塔赫这下算是彻底明白了,英国人这是卸磨杀驴,翻脸不认人!就这样,刚刚签署三年的《英波条约》,已经名存实亡了。
▲亚历山大一世此时也是个风云人物欧洲其他国家看到伊朗的处境后,觉得这是一个争夺中东控制权的好时机,于是,大家都加紧在伊朗攫取利益。
法国的做法十分残暴,几乎就是把英国的套路重新来了一遍,并且,法国的承诺比英国更好,两国甚至还签订了同盟条约。然而,法国翻脸的速度比英国更快,仅仅两个月,当俄国再次入侵伊朗时,法国对来自伊朗的求助,没有任何反应。
然而,这也只是列强争夺伊朗的第一轮,此后,伊朗被大国当球踢,来来回回,一次次被抛弃。
▲伊朗沦为大国竞争的棋子结论:
《英波条约》的签订开启了西方列强在伊朗的激烈争夺,伊朗彻底沦为大国竞争的一枚棋子,伊朗复兴大国的梦想,也就此被扼杀在摇篮里。
《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史》《中亚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