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方法指导
2023/5/19 来源:不详“开放性”题目是“试验田”,今后还会变,但方向不变,即能力考查不变,可能会突出政、史、地结合的特点。
一、“开放性”试题的题目类型
1.问题设置的角度
(1)观点类:提取、评析、探讨、论证。
(2)信息类:提取、区分、修改、补充。
(3)论文类:自拟主题并阐述、论证。
2.材料呈现的角度
(1)纯文字类。
(2)特色文字类:表格、目录、框架、公式。
(3)图片类:地图、建筑、人物。
3.有无限定的角度
(1)无限定词类。
(2)有限定词类。
二、“开放性”试题的“开放”趋势
评(析)材料观点
↓
提取说明材料信息
↓
修改说明材料信息
↓
探讨论证材料观点
↓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
“开放”的空间、力度越来越大,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例1:(课标Ⅰ,42)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例2:(课标Ⅱ,42)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例3:(课标Ⅲ,41)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例4:(课标Ⅰ,42)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例5:(课标Ⅱ,42)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例6:(课标Ⅲ,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例7:(课标Ⅰ,42)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例8:(课标Ⅱ,42)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例9:(课标Ⅲ,41)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例10:(课标Ⅰ,42)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例11:(课标Ⅱ,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列支柱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例12:(课标Ⅲ,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三、“开放性”试题
典例1 (课标Ⅱ,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钟表的演变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解读题干,弄清题目要求(试题类型)
2.根据要求拟定论题、提出看法或观点
(1)仔细阅读材料, 限度地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2) 链接所学,提出观点、看法或拟定论题。
(3)选定合适观点,即有史实依据做支撑的观点。
3.进行阐述、论证或说明,实质是历史解释
(1)选用的史实论据与观点必须构成逻辑因果关系。
(2)重史实,轻论证,切忌无史实依据地空发议论。
(3)论证过程务必言简意赅,切忌过度的解释论证。
4.答案布局
方式一:三段论。 自然段写明观点、看法;第二自然段为具体论证过程,每个史实的论证前边标上序号,序号必须突出,一般选用两三个史实论证;第三自然段为总结升华,前后呼应,充实完满。
方式二:五段论。 自然段为观点、看法;第二、三、四自然段为运用史实论据具体论证、阐释或说明, 选用三个史实做论据;第五自然段为总结,前后呼应,充实完满。
论题只要答出物理学的发展与钟表、科技进步与钟表、工业或经济发展与钟表、钟表与民众社会生活、钟表技术的发展进步等均可。
具体给分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种情况:论题给3分;一个史实给3分,有两个史实给6分,有论证再给3分。
第二种情况:论题给3分;只有史实没有论证,一个史实给3分。
第三种情况:没有论题或论题与材料没有关系,不管答得怎么样,最多给3分。
(仅供参考)
论题:计时工具随科技、社会进步而发展普及。
简述:物理学的发展推动计时工具由依赖自然向机械化飞跃;游丝的发明、原子钟的出现,使计时工具的精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时工具功能多元化。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加快了钟表制造业的发展,使计时工具逐步普及。总之,计时工具的发展、普及是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典例2 (课标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历史,属于创新型题型,以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为试题材料,要求提取其中一个情节,概述和评价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现象。这种题型通过选取历史事件中的一个“小切口”,考查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同学们平常所练习的模拟题往往是对往年题型的大量重复训练,应对新题型的能力相对欠缺。
新题型的突破口是审题,本题的作答思路如下:
1.解读题干,搞清楚题目要求
(1)提取小说梗概中任一情节。
(2)写出与该情节相关的历史现象。
(3)概述该历史现象的大概经过。
(4)评价历史现象,即说出该历史现象产生的影响。
2.解读材料, 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1)《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年,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
(2)鲁滨逊渴望航海冒险,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去非洲贩卖黑奴。
(3)鲁滨逊通过阅读《圣经》无师自通。
(4)整个小岛是鲁滨逊的个人财产和领地。
3. 链接所学知识,拟定合适的论题,选取合适的史实做论据
论题可选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宗教改革等。
示例一:
①情节:鲁滨逊在航海中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后来小岛成为他的个人财产和领地。
②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的新航路开辟。
③概述:在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雄踞在东西方交通要道上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过往商客征收重税,引发了严重的商业危机。欧洲人开始了探索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在达·伽马、哥伦布等航海家的努力下,15世纪末16世纪初,通向东方的两条新航路开通了。
④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打破了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孤立的状态,使全球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标志着全球化的开始。
示例二:
①情节:鲁滨逊阅读《圣经》,无师自通,宗教信仰成为支撑他在荒岛生存下去的重要力量。
②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宗教改革对人的重要影响。
③概述: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天主教会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年,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倡导简化宗教仪式;认为人人都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对话。
④评价: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加强了世俗王权;进一步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有助于把人从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典例3 (课标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 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作为高考历史试题改革的“试验田”,19年的试题似乎又在尝试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从反映的时代热点来看,对应的是中美 。当同学们阅读题干即问题设计后,初步的印象是,没有什么新意,本题就是一个“论证别人观点的题”,特别是对前几年的论证观点题有过研读的同学,从直观上认为顺利拿下本题不成问题,答题模式上,无外乎就是提炼观点、找史实论据、具体论证、收尾总结。但是细读材料后,立刻就感到和刚才看题干有很大的反差,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对钱穆说的这些话,比如“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偏激的虚无主义”等,感觉不好理解,有点懵懵懂懂的。
二是材料说的每一个观点看似独立,但好像又有密切联系;究竟要评析哪一个观点,举棋不定。
三是每一个观点感觉都很好,但要具体论证起来,史实论据却不易找。
综上,本题的作答思路如下:
(1)分析解读题干,明确具体要求,知道作答步骤。
(2)认真解读材料,明确题干材料的意思。
(3)联系基础知识,寻找恰当的史实做论据。
(4)论证过程言简意赅,表述清晰,符合逻辑;收尾总结,前后呼应。
1.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1)评析就是评价分析。
(2)评析材料中一个观点亦可,也可就整体来评析。
(3)评析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2.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结论不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简单重复,必须是理解之后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2)持论有据指的是自己写的结论,必须有史实论据支撑。
(3)用史实论证自己得出的结论指论证必须充分。一方面指史实论据要充分,要有两到三个史实做论据,另一方面指论证过程要符合逻辑推理,也就是说所选用的史实论据必须可以支撑所得出的结论,要有充分的说服力。
(4)表述清晰指的是论证过程要求语言简练,意思清楚,言简意赅,切忌滔滔不绝,过度解释。
历史研究中强调要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考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只有如此,才能得出更接近真相的历史,才能对当时的人物、事件有更准确的认知和理解。本题的材料出处特别注明了时间“”,时值中国的抗战时期,钱穆先生所写的《国史大纲》肯定深受当时的背景影响。我们将题干所给材料置于抗日战争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去分析研究,就能更好地理解钱穆先生所说的意思,解读起来也就比较容易。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强调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必须了解本国历史。
解释:年的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钱先生撰写《国史大纲》,强调民众必须了解本国历史,特别强调知识分子要了解本国历史。通过了解本国历史上的文明、抗争和奋斗,来振奋民众们的抗争精神、爱国精神,使大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维护民族权益与民族独立。尤其是知识分子,更应该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发挥呐喊、引领的作用。
答案示例
观点:国民必须了解本国历史。
论证:(1)明朝的戚继光本着“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爱国情怀,组织戚家军多次打败侵犯中国的倭寇,维护了民族的权益和东南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年,郑成功率军进攻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最终收复了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3)康熙皇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了进犯中国的沙俄侵略者,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保障了东北边疆的安定,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结论:抗战期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钱先生提出国民要了解本国历史,正是要通过历史上这些反抗外来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来激励中华民族,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人对抗击侵略的信心以及斗志,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对本国历史了解的人,一定会对本国历史心怀温情与敬意。
解释:温情,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温柔、温暖的情感,可以说是一种爱,一种深爱;对本国历史心怀温情,就是要发自肺腑地热爱本国历史。敬意,就是尊敬之意,对本国历史心怀敬意,就是要尊敬本国历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方面本国历史就是一部祖先的艰苦奋斗、英勇抗争的历史,就是一部祖先伟大创造、开疆拓土的历史,唯有热爱和尊敬祖先创造的历史,才能珍惜今天拥有的每一寸山河,才能坚决捍卫民族权益,才能更好地团结国人,努力抗战,保家卫国。
答案示例
观点:国民须对本国历史心怀温情与敬意。
论证:(1)公元前年,秦国结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 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奠定中国疆域的初步基础,使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制、隋唐建立并发展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元朝建立的行省制等,既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古代政治文明的伟大贡献。
(3)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扩展,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火药及火药武器,“将骑士阶层炸得粉身碎骨”,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造纸术和印刷术给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结论: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造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有助于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加懂得珍惜中国的每一寸山河,从而坚决捍卫民族权益,努力抗战,保家卫国。这便是钱先生提出要国民对本国历史心怀温情与敬意的主要用意。
跟踪训练
1.(·海原县 中学高三其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学者提出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陷阱理论”
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的陷阱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求:可以针对某一种理论或材料整体提出明确的看法,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示例︰论题: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阐述: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让各国意识到建立有效的机制稳定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非常必要。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又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上述国际组织一直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与日俱增,改变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地区层面,上合组织正有效维护欧亚地区安全。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材料所列观点大致强调的是全球治理的对抗性冲突,进而进入“陷阱理论”,关于这一观点学生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如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关于阐释可从二战后政治、经济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的表现及意义进行分析即可, 进行归纳总结。
2.(·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说明有理)
示例一
主题:农业文明时代人口增长呈现出迅速增长的特点。
说明:在农业文明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能力增强,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抵御自然灾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时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使得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因此,农业文明时代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示例二
主题:工业文明时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平稳增长的特点。
说明: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使有限的土地面积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从而刺激了人口的不断增长;同时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因此,工业文明时代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
根据题目要求“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结合图片信息,可提出主题:农业文明时代人口增长呈现出迅速增长的特点。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能力;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人类抵御自然灾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使得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等角度分析说明。(选取其他主题,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即可。)
3.(·黑龙江大庆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20世纪后半期,世界注意力的焦点由那些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国家的重建,转到了设法结束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人所忍受的贫穷、愚昧和不公正,至今已近五十年了。
可是,当我们走进新世纪的时候,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跨越到 世界,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依然远远落后。当人们看出,解决不发达问题之难超出了发展问题专家们当初的料想时,有两种解释开始在穷国的大学和政界以及富国的大学里占主导地位,这就是殖民主义论和依附论。在他们看来,帝国主义在国民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它们的不发达状态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解释。有些国家,如拉丁美洲的国家,已独立一百来年而仍被称作“第三世界”。在他们看来,帝国主义表现形式是造成它们对列强的“依附”,这种“依附”论认为“周边”的穷国受到“中心”的资本主义富国的欺压。无论是殖民主义论还是依附论,今天都没有多少人相信了。现在一些学者、政治家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上的价值观和态度在促进或阻碍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文化研究有了复兴。有人提出了一个以文化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或人类进步的范式。
——摘编自(美)塞谬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示例:价值观与人类进步有密切联系近代历史上,人类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进步往往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变革,14—15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旗帜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思想文化的准备。年加尔文在《基督教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做辩护、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18世纪启蒙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构建“理性”王国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思想观念和文化的更新与变革,立足于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构建和谐共赢的多元世界。(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赋分)
4.(·江西南昌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布罗代尔在扩大时空范围与历史领域的同时,对历史进程提出某种决定论的解释。对他来说,历史无非是“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时段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与这三种时段相适应的概念,分别称为“结构”、“局势”、“事件”。所谓“结构”,是指长期不变或者变化极慢的,但在历史上起经常、深刻作用的一些因素,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所谓“局势”,是指在较短时期(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至一二百年)内起伏兴衰、形成周期和节奏的一些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现象,如人口消长、物价升降、生产增减、工资变化等等。所谓“事件”,是指一些突发的事变,如革命、条约、地震等,布罗代尔认为,这些“事件”只是“闪光的尘埃”,转瞬即逝,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则批评他忽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抹煞阶级斗争的地位与作用。有的历史学家指责他把“群众历史”变成“被动历史”。
——摘编自张芝联《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史学方法》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示例1:观点: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深刻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评析:我赞同材料中“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深刻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观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就是很好的证明。
从从地理环境看、英国地处大西洋、靠近欧洲大陆、交通便利、极其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也为后来的蒸汽机提供了必要的燃料;从文化传统来看、英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尊重人性、追求科学、崇尚理性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氛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
观点:据材料“所谓‘结构’,是指长期不变或者变化极慢的,但在历史上起经常、深刻作用的一些因素,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可归纳其观点为: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深刻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评析:表明观点。如我赞同材料中“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深刻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观点。例如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就是很好的证明。结合所学可从从地理环境分析、英国地处大西洋、靠近欧洲大陆、交通便利、极其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也为后来的蒸汽机提供了必要的燃料;从文化传统分析、英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尊重人性、追求科学、崇尚理性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氛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等。
5.(·河南三门峡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一个含混而不确定的名称,中国人的“西方”观念要追溯到汉唐时期的“西域”和宋元明时期的“西洋”。“西域’’最早是指匈奴统治的区域,后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与西域相联的一个名称是“西天”,该名称可能出自唐代玄奘“西天取经”。“西洋”在五代时大体上指今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周围海域。明代有了广义“西洋”、狭义“西洋”之分。
狭义“西洋”包括郑和所到的今天的东南亚、印度洋至波斯湾、北非红海一带;广义指象征整合意义的西洋,即海外诸国、外国。接近近代地理概念上的“西方”是伴随欧洲传教士东来而出现的,与“西方”相联的“西学”“西医’’“西历”“西国”等一些词也相伴而生。晚清以降,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渐次扩大到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地理范围也由欧洲扩展到美洲、澳洲。二战以后出现的东西方冷战,这里的“西方’’则是一个意识形态共同体的指称。冷战结束以后的“西方’’也不包括俄罗斯和其他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独联体国家。
——摘编自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关于“西方’’名称内涵的演变。(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示例:
观点:从“西域”到“西洋”,反映了对外交流路线的变迁。
阐述:汉唐时期,经济和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期作为政治中心,沟通“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主要路线。唐宋以后,由于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长安、洛阳失去政治中心地位,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沟通与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等“西洋”区域联系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路线,“西洋”的称呼日渐流行。
综上,从“西域”到“西洋”,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西方”空间认识的扩大和变化,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范围和途径的变化。